萬丹青
語文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語文的“聽、說、讀、寫”這四大要素,是學生學好語文閱讀的基礎。當下,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他們能有意識、主動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尤其在近年來,我校教師開展了“語文大單元讀寫結合”“長文短教”等課題研討,而為構建語文核心素養(yǎng)則成了我們日常教研的常態(tài)。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力,是一個期限長、任務重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成。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自己所任教的學段特點進行單方面的側重訓練。如低年級應該更加側重識字、寫字和課文朗讀訓練,中高年級則可加強朗讀訓練,同時把習作納入教學重點。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力,促進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
1. 讓朗讀成為兒童學習語文的基石
“朗讀之父”——吉姆·崔利斯在自己的《朗讀手冊》中,給“為什么朗讀”列出七條理由,使教師和家長認識到朗讀好處多多。其中,朗讀能夠輔助記憶,為學生建立詞匯基礎,在兒童內心植入閱讀渴求,這兩點不正是我們語文教學所需要達到的目標嗎?
教給學生正確朗讀的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很多課堂上,教師只是提出諸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暢”這樣空泛的學習要求。也許他們也沒有意識到這有什么不對。畢竟生字關已過關,朗讀不就是一個字一個字讀過去嗎?顯然學生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指導。教師聲情并茂的示范,或嚴謹,或活潑,或打動人心,因文而異,這樣的范讀足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欲望。
2. 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閱讀課外,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部編版每一冊教科書都安排“快樂讀書吧”,旨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且對閱讀書目做了引導。教師應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推廣者,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閱讀、交流、分享閱讀感受和收獲。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有目的地進行閱讀訓練,可巧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如三年級“快樂讀書吧”向學生推薦了童話名著,有《安徒生童話》里的丑小鴨片段,還有葉圣陶筆下的《稻草人》、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格林童話》等,通過文字簡潔的介紹,也許沒辦法一下子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對故事內容有詳細的了解,通過問題的設計,促使學生進行讀后思考和讀后交流。其次,閱讀文章遇到精彩處,可指導學生作批注、進行摘抄、反復誦讀,積累語言。
二、以實踐性學習聯(lián)結閱讀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1. 以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氛圍
小學語文書本中,所有的學習內容都是經過教育研究者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討才編入到小學教材讓學生進行學習的,都是為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考慮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和認識到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有多么大的影響。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掌握這節(jié)課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和情感思想,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吸收和消化掉這些內容,并能夠激發(fā)出他們自身的感情。比如,在小學二年級教材中有《小鷹學飛》這篇文章,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來對這篇文章的情景進行再現(xiàn),讓書本上的內容更加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并且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加深對這篇文章在內容和故事情感上的把握。在這個故事中主要有兩個角色:大雁和小雁。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后再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時,最好讓學生自己找同伴組成一對,這樣更有助于他們的表演??梢越o學生一兩天的準備時間,然后再拿出一節(jié)課讓他們進行表演,自由發(fā)揮,展現(xiàn)他們練習的成果,教師對表演好的小組學生進行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又比如在講解“狼和羊”的時候,教師可以選出班級里的兩位學生,讓其扮演狼和羊,學生此時一定都是興奮的,這肯定會使他們積極踴躍地報名扮演狼和羊,這樣就帶動其課堂的氛圍,并且被選中的兩名學生在上臺以后肯定會積極投入到表演當中,把自己的感情釋放出來,這樣也會使臺下的學生看得入迷,并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在課堂上進行課本上故事的情景再現(xiàn)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模式的束縛,有效地將書本上枯燥的知識和表演進行結合,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多的活力感和新鮮感。在學生享受表演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將課本上的知識提前進行了解和掌握,并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造、理解和想象,這樣將書本上的知識融會貫通且進行深一步的發(fā)掘,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膽量、自信心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想象力,豐富了學生的內心情感,這些都是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改變的。
2. 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活動
抓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喜歡玩耍的特點,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能夠滿足學生這種特點的多樣化的語文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者是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一方面可以較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實踐來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文學習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從而實現(xiàn)提高小學生語文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有很多的閱讀方式讓學生進行選擇,對文章進行充分的朗讀、分層次進行閱讀以及發(fā)揮自己的個性進行閱讀,學生要在其中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上閱讀課,并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體會文章中所要表達出的情感并深入了解文章的語言含義。另外,教師還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合作,將學生閱讀的文章加入自己的方法進行改編,并通過學生自己的方式在課堂中表演出來。學生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深入體會到所表演任務的感情,同時感受到事物中矛盾的存在和沖突,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內容的含義。此外,教師在執(zhí)教的時候還可以因地制宜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家鄉(xiāng)主題系列活動,例如“贊美我美麗的家鄉(xiāng)”“保護我心中的家鄉(xiāng)”等,讓學生通過在社會上的實際行動、調查和發(fā)現(xiàn)來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和同學們進行分享和交流,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還讓學生加深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強化了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在語文素養(yǎng)方面得到了升華。
3.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兩種方式:一是給學生自由的閱讀空間。沒有必要讓閱讀變得如此功利。一般來說,如果要求學生寫筆記和體驗,他們會感到負擔很重。二是允許學生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學生不一定要閱讀教師和家長指定的任何書籍,可以讓他們閱讀幾十本書中的兩本,這樣他們就會產生興趣。三是可以做成答題游戲、題目羅列成語文的相關知識。豐富學生聯(lián)想的能力,增強學生對于課文的記憶力。答題答對了,可以獎勵學生糖果或文具等。
三、結語
總之,在進入到新時代以來,各種事業(yè)、經濟、教育等都迎來了新的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是越來越嚴格,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推行無疑是給這樣的環(huán)境注入了新的動力。新時代的人才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和文化,還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完美的人格。所以,就需要小學語文教育擔負起為這個時代人才培養(yǎng)打好基礎的重擔和責任,在給學生教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