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
1.我要為國家做貢獻,國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2.自己從來沒有“犧牲”的想法,為祖國工作,自己怎樣也不應看為是犧牲。
榜樣力量
新中國的核事業(yè)從無到有,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有許多默默奉獻的科學家,王承書就是其中之一。
1959年,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籌建了熱核聚變研究室。當時國內(nèi)在這一領域一片空白,錢三強找到王承書,希望她能專攻這一領域進行研究。面對陌生的領域46歲的王承書堅定地說出“我愿意”,帶隊登上了開往蘇聯(lián)的火車。僅僅過了兩年,王承書就成為了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并實現(xiàn)了我國在該技術(shù)上零的突破。
1961年,蘇聯(lián)撤走大量專家,讓高濃度鈾研究陷入瓶頸。這一次,錢三強又找到了王承書。核武器研發(fā)是機密中的機密,如果王承書接受了這項任務,不僅意味著她要再一次接受科研轉(zhuǎn)型的考驗,還意味著她要離開丈夫和孩子,就此隱姓埋名。王承書仍然毫不猶豫地說“我愿意”,告別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來到了大西北。
王承書曾說過:“條件是要人去創(chuàng)造的,我不能再等別人來創(chuàng)造條件,我要參加創(chuàng)造條件、鋪平道路的行列?!?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錢三強第三次找到王承書,希望她繼續(xù)隱姓埋名、從事核研究,而結(jié)果當然還是那三個字——“我愿意”。
關(guān)鍵詞
默默奉獻 功垂青史 不計名利
“人”為我用
被譽為“中國居里夫人”的王承書是一位奇女子,她一次次從零開始,為國家隱姓埋名30多年,用“我愿意”肩負起祖國的重托。“我愿意”三個字代表著王承書放棄了一切,再也看不到丈夫含情脈脈的雙眸,也聽不到孩子對母親的想念和呼喚。在這一刻,她不是誰的妻子、誰的母親,她是祖國的女兒,是人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