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船木和明//著 劉光華//譯
他已經(jīng)一籌莫展了。連續(xù)五年報考重點大學,結(jié)果都落第了。
因此,他對那份突如其來的、離奇古怪的宣傳廣告極感興趣:“特別向您出售最新開發(fā)的劃時代的新舊記憶相互交換的記憶器。”
傾囊買來的機器就像在郵購廣告上??吹降乃邔W習器一樣。說明書上這樣寫道:“人的大腦儲藏記憶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里儲存了各種記憶,因此就容納不下新的記憶。所以,要用這臺機器抹去不需要的記憶,在腦細胞上植入需要留存的記憶。所要抹去的記憶可由使用者任意篩選。”
他首先試著把那些無聊的笑話以及那些不知為什么清晰地殘存在記憶中的五歲前后的記憶,跟難懂的化學方程式進行了交換。
如同水滲入沙子一樣,知識令人吃驚地清楚地輸入大腦里。
由此開始,他抹去了過去的各種各樣的記憶,并換上了考試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知識。
無論你記了多少,都不會因此而滿足。臨近考試便常自責,后悔這呀那呀都沒記住,后悔記住了的沒理解透。
在機器的使用說明書上,還告誡使用者:“留神勿使用過度?!辈贿^他已經(jīng)不能顧及那種程度了,他在不斷地把過去的記憶換成備考的知識。
小學時代留下的和同學之間的愉快往事,換成了世界史中各國在各時代中的關(guān)系。
和父母去旅行留下的令人懷戀的往事,換成了在考試中或許只會出現(xiàn)一個半個的上千個英語單詞。
和初戀時的女孩首次約會時留下的酸甜苦辣,換成了在考試中或許會出現(xiàn)的文學史。
直到考試逼近之日,他還在不斷地把過去的記憶換成備考的知識。
判這張考卷的教授因其異常完美而感嘆。
“完美,沒見過如此完美的解答?!?/p>
這個學校的入學試題的難度一直居各校前茅,各學科的合格分數(shù)線每年平均在50分,近年來很少見到超過70分的答卷。
然而,教授剛判的試卷卻無可挑剔,應(yīng)得滿分。
“完美的解答,這是近乎完美的答卷。”教授滿腹疑云地幾番審視著答卷。最后,教授贊賞地去看答卷的最上方,卻什么也沒有。
教授直視著這張考號欄、姓氏欄均為空白的答卷,感到這是這份近乎完美的答卷中唯一的美中不足。
他離開考場一路往家走。連自身的記憶、自己是誰都和備考知識交換了。唯一沒有被交換的記憶只是到考場和回家的道路,憑此他還能一路往家走。
(選自《在宇宙中書寫》)
【劉老師點讀】
作品從學生最關(guān)心的現(xiàn)實——考試出發(fā),主人公為了好成績,不斷用舊的記憶,甚至連“自己是誰”的記憶都拿去交換了備考知識。在故事里,作者巧妙地運用記憶器說明書中的告誡“留神勿使用過度”,來點明不正確使用高科技必將產(chǎn)生負面效果。故事中的想象自然貼切,既符合時代特征,也符合人們認知;既超前新奇,又科學合理。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之下,同學們成長要擺正心態(tài),摒棄“唯分數(shù)論”,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能僅做一個忘記了自己姓名的“做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