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對生殖、生命的信仰貫穿于整個社會活動之中,同時也對民間藝術的造型觀念產生巨大的影響。漸漸的人類開始對于大自然產生一種敬畏之情,認為萬物有靈,希望大自然中一切的生物都能生機勃勃,繁衍下去,同時也希望自己的民族可長盛不衰,所以有了生殖之神,生殖崇拜成為從古至今人們對生命的一種敬畏的表現。膠東花餑餑中關于慶生、延壽主題的花餑餑延續(xù)至今,人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有滿月禮、周歲禮百歲禮,祈求孩子安穩(wěn)健康,表達對生命的崇敬之情。
關鍵詞:膠東地區(qū);花餑餑;民俗文化;生命傳承
在膠東地區(qū),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關鍵時刻都有特定的儀式活動,尤以人生禮儀最為重要,即生命開始的誕生禮、結束少年時的成年禮、締結男女婚配的婚禮和生命終止的喪葬禮。這四個儀禮與出生、成年、生育、死亡這四個生命的生物學轉折點一一對應,而生物生命的轉折會引起社會地位的變化,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也會產生變化。膠東民間通過選擇不同的藝術題材和樣式,將花餑餑作為傳達情感的媒介和手段,賦予了花餑餑以內涵和象征的意義,使得花餑餑承載著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和禮俗功能,逐漸形成了延續(xù)至今的膠東花餑餑習俗,貫穿于膠東人成長一生中會經歷的不同階段。膠東地區(qū)鄉(xiāng)村花餑餑的存在將禮俗文化將“俗”變?yōu)椤岸Y”,其“俗”的社會意義凸顯,造物的觀念也油然而生。
一、花餑餑鄉(xiāng)村民俗文化之禮儀交際
花餑餑距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餑餑以面粉為原料,用簡單的工具,不僅可以捏塑成千姿百態(tài)的人物形象,還可以做成活靈活現的各種動物、鮮艷美麗的花草樹木。膠東花餑餑源自民間,植根于人民生活,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2]。花餑餑花飾內涵豐富,色彩鮮艷,造型千姿百態(tài)、粗獷生動、夸張變體,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可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寄托了膠東人民心愿的一種方式,貫穿了其生命成長的每一個重要階段。膠東地區(qū)的任何民俗活動都有其特定的儀式和符號,如逢年過節(jié),老人過壽,小孩滿月、過歲,婚喪嫁娶或獻奠祖先,各種生命階段的特定的儀式引發(fā)民眾的感受,不僅能夠獲得物質上的樂趣,也可獲得精神上的凈化,還能夠喚醒膠東民眾對其文化的記憶與感動,并將其傳承下去,并將這些儀式是以活態(tài)形式傳承至今。
二、花餑餑鄉(xiāng)村民俗文化之生日禮
(一)小孩滿月——健康快樂、長命富貴
小孩滿月之日,膠東民眾會制作“葫蘆”、“虎頭”和“長穗(歲)”之類的花餑餑造型。葫蘆,在我們華夏民族文化中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對葫蘆還有一種特別的熱衷之情,神話傳說中鐵拐李拿著寶葫蘆里面包羅萬象取之不盡。老壽星拐杖,上也要掛著寶葫蘆,也是長壽的象征,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個生日家家戶戶都會蒸葫蘆,寓意孩子像葫蘆一樣長得快永遠健康平安,表達了人們對孩子將來生活幸福健康快樂的美好祝愿。
虎頭,小孩過生日家里要蒸制老虎頭,小小虎頭寓意深希望小孩像小老虎一樣健壯,威武,聰明伶俐,茁壯成長。老虎頭是小孩看歡慶、過生日用的,寓意孩子將來像老虎一樣健壯;葫蘆寓意孩子像葫蘆一樣長得快、健康,同時也希望寶葫蘆將來能給孩子帶來財富;大老虎就是吉祥虎,希望孩子將來身體健康、虎虎生威;小孩看歡慶、過百歲、過生日要做句句花餑餑,句句類似紡錘形狀,呈棗核形,上面用花草或動物點綴,有長命富貴之意。小孩出生滿月的時候,通常會做一對“長穗(歲)”,然后在孩子懷里放一放,取長命百歲之意。小孩滿月寓意“健康快樂、長命富貴”。
(二)過周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小孩一周歲,膠東花餑餑是錦上添花的小玩意兒。花餑餑中的醒獅文化已經有千年歷史,它活靈活現,生機勃勃,不僅寓意著如意吉祥,還是健康,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坐在紅色福袋上的牛,叫福袋牛,寓意的美好可以從他的名字里體現出來。還有小柿子,事事如意;小葫蘆,福祿雙全;小玉米,金玉滿堂等諸多寓意,花餑餑造型寓意孩子過周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三)老人過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在膠東地區(qū),長輩祝壽時家里蒸的花餑餑多多是各式各樣的“壽桃”樣式。每逢老人生日都制作壽桃以表孝心,希望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大桃小桃簇擁在一起,寓意健康長壽、子孫滿堂。與小福壽桃緊貼一起的是石榴,富貴興旺及多子多孫的象征,石榴花開,花開富貴,吉祥喜慶,石榴字數笑口常開,晶瑩剔透叫人垂涎三尺,表達了人們多子多孫的祈求,和富貴興旺的美好祝愿。
三、花餑餑民俗文化之節(jié)日禮
膠東人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蒸春節(jié)花餑餑和大棗餑餑。大棗餑餑表面挑出鼻,插入紅棗,用來供奉祖先、財神、菩薩等天地眾神。五個棗餑餑疊放,臘月三十拜神,正月初三撤供品。過年還要蒸元寶、圣蟲、刺猬等花餑餑。元寶主要用于供奉財神,希望來年生意興隆、財源不斷;圣蟲放在糧囤面桶當中,直到二月二才分給孩子們食用。圣蟲的“圣”取其諧音“?!?,意味剩余,寓意五谷豐登、年年有余;刺猬口含紅棗,滿身硬刺,非??蓯?,放在米柜面缸中、錢柜衣櫥里,祈求財物增多、用之不盡。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也是燈節(jié),家家戶戶用豆面捏面燈。豆面燈的做法是:先捏出一個窩,周圍做上花邊,用棉線做成燈芯,倒入花生油,將燈點燃。燈座捏成十二屬相或者其它造型,生動多樣,面燈點燃后放在鍋臺、糧囤等處。元宵節(jié)期間會制作十二生肖的花餑餑祝愿生活蒸蒸日上,團團圓圓。
四、花餑餑民俗文化之新婚嫁娶
在膠東地區(qū)結婚辦喜事用的銅盆餑餑和壓箱底餑餑,這種花餑餑是由女方家做,結婚那天把銅盆餑餑用紅包袱包起來,隨著嫁妝一起帶到男方家里,代表女方家人美好的祝愿。銅盆餑餑要有一個荷花底座,底座上有四個四季花餑餑,代表四季平安祥和;或者是中間一個很大的花餑餑,兩邊是二龍戲珠,二龍黑黑的眼睛、彎曲的身姿代表未來二人世界的生龍活虎。龍鳳呈祥寓意小兩口男才女貌,非常般配,完美結合從而能夠心心相印,恩恩愛愛,幸福吉祥一生一世。
綜上可知,不論是在人生禮儀中還是在歲時節(jié)日中,膠東地區(qū)花餑餑因禮而設,造型各異、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的“大花餑餑”,便會在各家各戶飄然而至,寓意五谷豐登、吉祥如意、家業(yè)興旺……人的一生當中要經歷滿月、百歲、婚禮、壽禮、葬禮等禮儀,自然少不了蒸制一些面花禮饃,或饋贈鄰里親友,或祭祀供奉,皆取如意吉祥、祈福祛災之美好愿望。膠東人民常言道“揉出好日子,捏出新生活,蒸出幸福味。膠東地區(qū)的花餑餑始終承載著人們的民俗觀念與心理需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恩的心。膠東地區(qū)的花餑餑由民生食品到禮俗象征的轉變,為深入膠東地區(qū)的社會習俗及其民俗特征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蘊含著豐富的鄉(xiāng)村民俗文化以及生命傳承的喜悅之情。
參考文獻:
[1]賈聚光,遲甜甜. 有電倍有“面”兒——國網山東高密市供電公司電力賦能“花餑餑”食品產業(yè)鏈一體化發(fā)展紀實[J]. 農村電工,2022,30(04):9-10.
[2]郝晨曉. 生命態(tài)度—膠東花餑餑手作匠心的視覺傳播[D].華中師范大學,2020.
[3]王輝.膠東花餑餑的民俗與地域風格[J]. 中國藝術時空,2017,(06):63-67.
[4]孫瀟健,包雙梅,孫紹明. 山東萊州面塑“膠東花餑餑”田野調查——以面塑“圣蟲”為主要研究對象[J]. 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2022,19(02):51-63.
作者簡介:陳愛偉(1986—).女,山東濟南人,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財務管理研究;曲建美(2002—),女,山東威海人,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邢文昕(2001—),女,山東東營人,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屈亞楠(2000—),女,山東日照人,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基金項目:本文是2022年膠東地區(qū)花餑餑民俗文化振興研究(L2022Z0617033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是2020年濟南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課題編號:JNSK20B53)濟南市新型鄉(xiāng)村社區(qū)管理問題研究的后續(x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