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妹,張 陽
(1.福建醫(yī)科大學體育教研部;2.福建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1]。黨中央十分重視國民健康,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印發(fā)。一個國家青年人的健康體魄是國家強盛的根基。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應引起重視,尤其醫(yī)學生以后將面對工作強度大的醫(yī)務工作,需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醫(yī)學院校應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2]。健美操和啦啦操都是融體育、音樂、舞蹈于一體去追求人體健康與美的體育運動。健美操分有氧健美操和競技健美操,啦啦操分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由于競技和技巧運動的難度要求,有氧健美操和舞蹈啦啦操運動在普通高校,更適合普通大學生,也更適合開展。在高校體育運動中,有氧健美操是廣為學生接受的傳統項目;舞蹈啦啦操則是較新興的項目,研究表明,舞蹈啦啦操運動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責任感建立[3-4]。但有氧健美操和舞蹈啦啦操兩者長期運動訓練對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報道為數甚少。本文以本校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觀察有氧健美操、舞蹈啦啦操運動處方的干預對學生體質健康的作用。
研究對象為2018級二年級體育課的女學生。隨機抽取30名為健美操組,30名為啦啦操組。研究前所有受試者簽署自愿、知情同意書。
健美操組:有氧健美操運動干預。啦啦操組:舞蹈啦啦操運動干預。兩組學生運動訓練,每周3次,每次80分鐘,連續(xù)18周。兩組學生實驗前先學習運動處方的基本動作和成套動作(見表1、表2),以保證實驗期的訓練質量。運動處方的方案制定是根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如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800米耐力跑的預實驗,反復修改,使其適合受試者。
表1 有氧健美操運動處方
表2 舞蹈啦啦操運動處方
健美操和啦啦操項目要求女學生具備較好的柔韌、爆發(fā)力和耐力素質。實驗運動處方的設計主要是針對提高這三個素質而進行。因此,根據國家《體質健康測試標準》,選取身高、體重、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800米耐力跑指標評估學生柔韌素質、爆發(fā)力素質、耐力素質。實驗結束后對學生統一測試,各項測試前學生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具體方法:
1.坐位體前屈:用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測試,測試2次,取最高值。
2.立定跳遠:測試2次,取最高值。
3.800米耐力跑:教師結合秒表進行測試,測試成績單位以“秒”計算。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兩組數據分布服從正態(tài)檢驗使用均數±標準差描述,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或校正t檢驗。不服從正態(tài)檢驗使用中位數與四分位間距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秩和檢驗(Mann-Whitney U檢驗),檢驗水準為雙側檢驗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學生在年齡、身高、體重指標上數據波動不大(P>0.05),表明實驗具有可行性。與健美操組相比,啦啦操組學生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800米耐力跑、指標上,成績顯著提高(P<0.05),見表3。
表3 不同運動形式干預下醫(yī)學院校女大學生素質指標比較(n=30)
研究顯示,舞蹈啦啦操運動干預較有氧健美操更顯著提高女大學生的柔韌素質、爆發(fā)力素質、耐力素質。有氧健美操和舞蹈啦啦操的運動處方均由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組成,其準備部分都以有氧耐力訓練為主,訓練強度、持續(xù)時間均達到有氧耐力訓練水平[5];結束部分也無明顯差異,以拉伸為主。兩種運動處方差異最大的是基本部分。有氧健美操是根據人體生理結構編排,動作以基本步劃和手位組成,成套動作簡單易學,能鍛煉頸、肩、腰、腹、腿等部位達到提升心肺功能的作用。舞蹈啦啦操的成套動作由徒手操化動作以及對柔韌與平衡、轉體、跳躍類具有一定難度的舞蹈類動作組成。與有氧健美操相比,舞蹈啦啦操手位技術是“快、準、控”的發(fā)力方式;步劃是變化快、移動平穩(wěn),對身體控制能力要求高;動作是以騰空、地面、墊上動作的組合為主,其空間層次變化多以及快速空間轉換均更有利于提高身體承載負荷的能力。因此相較于有氧健美操,舞蹈啦啦操在基本部分的強度大、難度大,對身體素質要求高。長時間舞蹈啦啦操訓練能使學生在速度、耐力、柔韌、彈跳的綜合素質能力各方面均能顯著提高,如其運動強度能顯著提升學生的800米耐力跑;訓練的跳躍動作多,可提高腿部爆發(fā)力和彈跳能力,進而顯著提升立定跳遠的成績;訓練的柔韌與平衡類拉伸練習有益于柔韌素質的提高,學生的坐位體前屈成績進步明顯。
本研究進展順利來自以下方面。(1)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有氧健美操、舞蹈啦啦操運動訓練,女學生參與積極性高。(2)每次的運動強度是以學生能完成為主:實驗過程時時監(jiān)控各組訓練情況及時調整運動量。(3)適宜的訓練時間:選17:00~18:20為訓練時間,該時間段學校沒有安排課程,便于學生堅持。(4)定期考核獎勵。
當然,校園普及舞蹈啦啦操存在一定困難。由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是針對大多數學生開展的易普及的課程,因此,對爆發(fā)力和柔韌性要求很高的舞蹈啦啦操課程只能是公共體育選修課程中的一門,學生很容易在不了解舞蹈啦啦操運動的價值和意義的基礎上,或者由于身體協調性和舞蹈啦啦操的運動幅度和畏難上而忽略這項運動。此外,還存在場地、專業(yè)教師缺乏等方面的困難。因此,要大力開展舞蹈啦啦操運動,還需要高校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