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師:
您好!最近我感到現(xiàn)代文閱讀的題目越來越活,以前準備的答題模板都不夠用了。我該怎么辦?
劉梓軒劉梓軒同學:
你好!命題老師看到你的話,也許會偷偷一笑。不過站在我們考生的立場,題目變來變去,沒有答題套路,那就不好玩了。這里想跟你說的是,不管題目怎么變,命題老師也不可能脫離文本去命題。所以,答案雖在模板之外,但還是在文本中啊!我們來看一道很活的題:
小潔同學讀完本文,從圖書館借來《龍文鞭影》閱讀,卻產(chǎn)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斷標準,《龍文鞭影》真的可以歸入古代兒童文學作品嗎?請結合下面《龍文鞭影》的節(jié)選部分,向小潔談談你的看法。
名高麟閣,功顯云臺。朱熹正學,蘇軾奇才。
【注】①麟閣、云臺:漢代皇宮中的兩處建筑,朝廷在此畫像表彰功勛卓著的大臣如霍光、鄧禹等。②正學:合乎正道的學說。
這是2020年上海卷的一道題。學界對文學作品分類標準五花八門,或按讀者年齡分,或按讀者群體及內容分,或按內容分,或按表達體裁分,或按創(chuàng)作理念分,不一而足。這些我們也不必關心。答題時可從文本中尋找支撐自己觀點的依據(jù),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組織答案。如“不能認為只要是描寫兒童的作品,就屬于兒童文學”“不可否認,中國古代確實不存在‘兒童文學的概念,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判斷標準”“很多童謠被統(tǒng)治階級用來制造輿論,也有不少被用來向兒童灌輸封建倫常,這些童謠都不能納入古代兒童文學的范疇”“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龍文鞭影》……這類作品應歸人兒童文學的范疇”,等等。善于批判性閱讀的你,應該也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組織答案并不難。
高老師請來的孟一冬老師5949F033-9D18-4481-9537-19CDDAF93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