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寧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選擇40例患者展開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預見性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20例,并對護理效果進行綜合比較。結果: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為接受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具有極高的應用效果,其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預見性護理;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teel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s
QU Ning
Hongxinglong Hospital of Beidahuang group, Shuangyashan, Heilongjiang 1558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teel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Methods:From March 2019 to March 2021,4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predictive nursing)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each with 20 cases,and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nursing effects was made.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trochanteric fractures undergoing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steel plates has a very high application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grasp of health knowledge,improve their treatment coordina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applying.
【Key?Words】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Predictive nursing;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steel plate
股骨粗隆間骨折屬于臨床骨科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1]。常見治療方式以保守治療、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為主,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達到機體康復,若在術后不給予患者及時、全面的護理干預,其極易出現(xiàn)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對其預后情況造成極大的影響[2]。本文針對預見性護理聯(lián)合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和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選擇40例患者展開分析,隨機分為觀察組(預見性護理)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20例。對照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50歲~80歲,平均年齡(65.34±6.22)歲;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1歲~80歲,平均年齡(65.41±6.33)歲。將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對(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進行干預。
1.2.2 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1)建立預見性護理小組,實施前成員均接受相關教育培訓工作,從而提高小組成員的護理技能水平和責任感,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小組成員結合以往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并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和報道,掌握患者身體健康狀況、心理狀態(tài)以及疾病嚴重程度等、潛在的并發(fā)癥危險系數和影響因素等為患者制定完整的預見性護理方案。(2)術前護理人員為患者做好訪視工作,采用簡明、通俗的語言闡述方式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如此類疾病的相關基礎知識、當前治療方案的優(yōu)勢、治療流程以及護理干預措施等,從而提高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依從性。同時也需要通過視頻等方式讓患者知曉術后并發(fā)癥預防對機體康復的重要性,其中主要的內容包含了常見的并發(fā)癥、前兆、臨床癥狀表現(xiàn)、防治措施等。為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于患者內心的擔憂和顧慮應當進行及時的解答,并通過言語、眼神等方式安撫患者不良情緒,進而降低應激反應水平。(3)手術過程中對于患者裸露在外的非治療部位做好保暖措施,對于術中輸注的液體應當適當加溫后使用,避免患者出現(xiàn)低體溫的情況影響治療效果,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體溫變化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應當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處理。術后指導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定時為其翻身,(4)術后鼓勵患者開展咳嗽練習,并將其呼吸道內的分泌物進行及時的清除,并輕拍患者背部或者震顫其胸部,促進痰液的排出,對于無法自主排痰的患者可使用輔助排痰器進行操作。術后指導患者進行四肢的主被動訓練并鼓勵患者盡早下床運動,并給予其間歇性充氣壓力泵,并密切觀察患者肢體顏色、淺靜脈充盈以及腫脹等情況,一旦出現(xiàn)異常應當及時告知醫(yī)師進行及時的處理和干預,進而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情況出現(xiàn)。根據患者機體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生活飲食方案,其飲食主要以清淡、易于胃腸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術后首次排氣后選擇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食物為主,而后逐漸轉變?yōu)楣腆w食物,飲食搭配應當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保持適量的運動鍛煉和飲水量,避免出現(xiàn)便秘的情況。術后根據患者的機體康復情況,聯(lián)合康復醫(yī)師為患者制定術后康復功能訓練的措施,從患者的被動訓練、主動訓練、下床活動、室內活動、走廊活動、樓梯活動以及室外活動,做到循序漸進。(5)患者出院之前護理人員應當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居家自我護理的方式和技巧等,定期做好電話隨訪工作和面對面隨訪工作,并告知患者定期前往醫(yī)院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護理模式干預下其對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變化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切口感染、壓瘡、肺部感染)以及護理滿意度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比較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以壓痛、疼痛以及腫脹等癥狀為主。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的各項護理措施相對單一化,且護理措施實施相對被動,無法徹底滿足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需求,不能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預見性護理是建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也就是由醫(yī)護人員在合理實施護理流程下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進而對于潛在的護理風險進行預估,從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效規(guī)避了并發(fā)癥發(fā)生,不僅有效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同時也獲得了患者的一致認可和支持。具體而言,通過預見性護理,護理人員在掌握疾病相關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對當下存在或者潛在的護理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識別,并通過多元化的方式對患者的身心情況和病情程度等進行合理的評估,進而制定護理方案。在本次研究中,為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接受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的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其研究結果顯示如下: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根據結果分析可見,有效的護理模式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為接受鋼板微創(chuàng)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進行干預具有極高的應用效果,其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于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療配合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雪峰,李蕾,鄭桑,等.預見性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并發(fā)癥預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9,48(20):3591-3594.
[2] 陳雪飛.預見性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9,31(11):1526-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