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0)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教育技術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革,高校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逐漸多樣化。目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逐漸成為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敖洕鷮W原理”是高校經管類專業(yè)核心必修課,是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將來碩士、博士階段學習的敲門磚,該課程如何進行教學改革受到高度關注和重視。同時相關研究表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有積極作用。
近年來,“經濟學原理”在我校的教學過程中經歷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如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以及近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收獲了經驗,同時遇到一系列新問題。如線上線下課堂如何設計,教學如何改革,線上環(huán)節(jié)如何設計,如何對學生進行考核等問題。同時,從課程內容看,“經濟學原理”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內容多且較抽象,學習中多使用數學工具,初學者普遍反映較難。因此,對“經濟學原理”課程線上線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是基于“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面對面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過程包括呈現、體驗、再現、反思四個環(huán)節(jié),其強化交互式教學的課堂設計,加強了師生互動,實現了從傳統課堂講授注重單向灌輸的“以教師為中心”向“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注重互動對話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混合式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利用優(yōu)質在線教學資源,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旌鲜浇虒W是將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其最突出的優(yōu)勢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能力,從而實現由淺到深的“深度學習”效果。
1976 年,瑞典學者馬頓和薩爾喬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深入研究,發(fā)現了深度學習與淺層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有較大的差異,并最早提出深度學習的概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精神,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經濟學原理”教學改革思路是采用“線下主講+學生線上預習和復習+學生線上自測”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線下主講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安排30%左右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課程預習、線上復習以及線上自測。這種豐富的教學設計可以拓展學習空間,要求學生作為自主學習者掌握課程內容,深度參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課程學習效果。從已實施教學改革一學期的效果看,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有較大提升。
課程網絡教學平臺是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基礎、線上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平臺。教師將課程教學大綱、電子教案、經典視頻、相關案例以及課后習題等內容放于網絡教學平臺。課前學生登錄網絡平臺進行預習,收看視頻資料。課后學生進入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復習和自測,學生是否參與線上預習和復習以及登錄時間、自測評分等內容教師可見。
經濟學原理網絡教學平臺內容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電子教案、經典教學視頻、經典案例庫、習題集等內容。具體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等放在網絡教學平臺,方便學生了解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電子教案,課程PPT放置在網絡教學平臺,方便學生預習和復習課程內容。經典教學視頻和拓展閱讀資料,選擇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受大學生喜歡的經濟學教師授課視頻放置于教學平臺,中國大學MOOC 資源,以及國內知名學者林毅夫教授,姚洋教授等相關教學視頻,方便學生選擇學習。拓展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放置于教學平臺,經典學術論文,經典評論等經典案例庫,閱讀經典案例有助于學生理解經濟學知識點在現實中的應用,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所學內容,每一章選擇2-3 個與大學生接近的經典案例放置于教學平臺。學生自測試題庫,試題庫建設依據課程章節(jié),題型有名詞解釋、判斷正誤、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論述題等六種題型。學生每一章學習結束后進行自測,以便于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
初學者對于經濟學原理普遍感覺較難,尤其是剛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因此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尤為重要。每次課前要求學生在教學平臺進行預習,預習的方式多樣化,閱讀教材,收看教學平臺的經典教學視頻,閱讀其他經典教材和文獻等。在線預習的登錄時間教師可以查看,方便教師了解學生預習情況。
線下主講環(huán)節(jié),教師講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案例分析、主題演講等多樣靈活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根據我校經濟學原理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設計每一章節(jié)課堂教學方式。第一章導論采用教師主講方式;需求、供給與彈性,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國民收入核算三章采用講授+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效用理論,宏觀經濟政策采用講授+討論+主題演講的教學方式;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生產要素市場采用講授+討論發(fā)言的教學方式。
在討論和案例分析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消費者、企業(yè)在消費決策和生產決策中面臨的問題以及如何決策。并結合中央經濟發(fā)展政策方針引導學生觀察我國現實經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如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影響,以及國內大循環(huán)與國際大循環(huán)雙循環(huán)關系等問題的思考。激發(fā)學生對經濟學的熱愛。主題演講主要選擇學生較感興趣的內容,教師擬定內容,學生自定題目并撰寫演講稿,演講之后教師進行點評。如第三章效用理論中選擇消費者均衡作為主題演講選題,學生根據自身的消費決策經歷進行演講,有利于學生更加理解效用理論的本質。第十一章宏觀經濟政策中選擇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財政政策以及貨幣政策作為演講主題,學生自行查閱文獻,撰寫并演講。
教師應及時根據學生學習狀態(tài)對教學方式及時調整。課后在線答疑環(huán)節(jié)對鞏固重難點尤為必要。答疑可以采用多種渠道完成,如課間面對面、課堂討論答疑,也可采用線上QQ、微信等方式。對于學生問題較多的知識點可預留課堂教學時間統一答疑。
自測試題設計包括每次課后習題和每一章后習題。課后習題要求學生課后及時完成,每一章后習題要求學生在一章學習后完成,均為線上完成。其中,課后習題以選擇題、判斷題和計算題為主,每一章后習題題型在課后習題的基礎上增加簡答題和論述題。自測試題在課堂主講教學完成后,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教學平臺完成小測,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答題情況,方便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教師可根據學生答題情況選擇在課堂評講,并串講相關概念及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及時復習并鞏固。
以經濟學原理第二章第三節(jié)均衡價格為例,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課前線上預習環(huán)節(jié),課堂線下主講環(huán)節(jié)和課后線下鞏固復習環(huán)節(jié),具體教學內容見表1。
表1 均衡價格教學設計
“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學改革的出發(fā)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中如何確保“以學生為中心”是值得教學改革者重視的問題。在教學改革設計環(huán)節(jié)要圍繞“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我給學生講什么”展開。高校教師不僅僅要傳道受業(yè)解惑,更要了解學生心里所需,了解學生學習能力,了解學生學習基礎等。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下,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符合混合式教學改革目的,學生能夠更加積極、自由地參與課程學習,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自主性。課前在線學習、課堂線下學習與課后復習鞏固學習每個環(huán)節(jié)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優(yōu)化課程設計,實現并確保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線上網絡教學中,教師應探索符合課程特點和學生特征的教學模式,推送能夠拓展學生專業(yè)知識的課程視頻資料。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強化并引導學生開展參與式學習、討論式學習等方式以達到深度學習的目標。
教師作為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的主導者,教師的混合式教學能力應成為優(yōu)化課程實施效果的重要著力點。因此,應對教師定期展開技術培訓,指導教師如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掌握學生在線學習動態(tài),跟蹤學生課堂掌握程度,如何與學生在線互動等。從而提升混合式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因此,應提高學習過程環(huán)節(jié)考核比重。當前,我校課程考核中,期末成績占比70%,平時成績占比30%。混合式教學下,平時成績占比應逐步提高到40-60%左右。教師課前公布平時成績的打分標準和依據,并增加學生小組互評的評分方式,根據差異化的評價標準激勵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參與度,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學習能力。
課程教學完成后學生進行匿名課程評價,課程評價包括問卷表和課程報告。問卷表涉及線上學習情況反饋,線下課堂教學評價,線上課后復習與自測評價,以及混合式教學總體評價等四個方面。課程報告要求學生撰寫一篇課程學習心得,包括自己的收獲、不足和展望。教師根據學生心得及時調整下一期的教學設計,以不斷收獲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提升教學改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