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杜平,邰津,徐一平
(天津新翔油氣技術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
本實驗采用了具有絡合作用的除垢劑有機膦酸類, 由于有機膦酸類具有特殊的結構(至少含有一個碳原子相連接的磷酸基-PO3H2[1~3]),具有N-C-P 鍵的結構。 這 類除垢劑對金屬設備造成的腐蝕性較小,有機膦酸鹽類除垢劑在一定程度上還有緩蝕的效果。 所以在油田領域、鍋爐水化學處理等領域得到了多方面的應用。
針對碳酸鈣型水垢,一般采用絡合劑進行絡合反應、螯合作用去除碳酸鈣水垢。 主要原理包括:螯合增溶作用、晶格變形作用和分散作用[4]。
1.1.1 螯合增溶作用: 螯合劑分子含有多個配位鍵,這些配位鍵可以與難溶金屬離子發(fā)生螯合作用,形成易溶于水,性質穩(wěn)定的螯合物。 增加難溶無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金屬離子在管道內成垢機會。
1.1.2 晶格變形作用:聚合物分子進入晶體結構,使晶體發(fā)生晶格變形, 使粒子間相互作用變小,從而使垢的硬度降低,便于除去[5]。
1.1.3 分散作用:分散劑分散在晶體表面,形成雙電層并產生斥力,從而將晶粒分散到有溶垢作用的螯合劑中, 增大了螯合劑與垢的接觸面積,達到助溶的作用。
實驗藥品:ATMP、HEDP、HPMA、EDTMPS、本公司研發(fā)的XJD 解堵劑、BHMTPMPA、DTPMPA;CaCO3固體(化學試劑);蒸餾水。
實驗儀器:電熱恒溫干燥箱;電子天平;分析天平;干燥器、錐形瓶、漏斗、濾紙、玻璃棒等。
實驗溫度梯度為50℃、60℃、70℃、80℃、90℃;
實驗時間設定為6h、12h、24h、48h。
本實驗采用失重法檢測除垢效果,實驗前準備一些烘干后的碳酸鈣垢樣,存儲在干燥器以備實驗時使用。 用磨口250mL 錐形瓶配制100g 除垢劑(質量分數20%),稱取3g 的碳酸鈣垢樣(精確0.0001)放入錐形瓶中,蓋上塞子,放入規(guī)定溫度下的烘箱若干小時進行反應, 將濾紙放入105℃烘4h 左右,取出放進干燥器,冷卻后稱取濾紙的重量(精確0.0001);規(guī)定的時間后取出錐形瓶放置冷卻至室溫,再進行過濾,用蒸餾水多次沖洗三角瓶和濾紙,直至濾液澄清,過濾物和濾紙一并放入105℃烘箱烘干4h 左右, 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恢復室溫,稱重[6]。 除垢率計算公式如下:
注:m1-碳酸鈣垢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m2-濾紙的質量,單位為克(g);
m3-烘干后碳酸鈣和濾紙的總質量,單位為克(g)。
實驗室采用幾種有機膦酸進行復配,除垢劑的質量分數為20%,探討了在不同的溫度和反應時間下的復配物的除垢性能。 以及對腐蝕速率、現場加藥效果進行了驗證。
2.1.1 反應溫度一定,反應時間對除垢效果的影響
1)試驗條件: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6h、12h、24h、48h,除垢率(%)如表1。
表1
由表1 可見:反應溫度一定,隨著反應時間的增長,除垢率會有所增大,但在反應時間12h 之后,隨著時間的增長,除垢效果增加緩慢,從節(jié)能以及成本綜合考慮,反應時間初步設定在12h 為最佳。
由于6h 和12h 時間間隔較長,從經濟節(jié)能角度考慮,再進行溫度加密驗證實驗。
2)試驗條件: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7h、9h、11h,除垢率(%)如表2。
由表2 可見:在反應時間為9h 時,除垢效果增幅最大,9h 之后,增幅相比較緩慢,所以反應時間可以設定為9h,在達到經濟節(jié)能的前提下,也能達到顯著的除垢效果。
表2 反應時間加密驗證實驗表
2.1.2 反應時間一定,反應溫度對除垢效果的影響
實驗條件: 反應時間9h, 反應溫度為60℃、70℃、80℃、90℃,除垢率(%)見表3。
由表3 可見: 反應時間一定, 隨著溫度的升高,除垢效果增加的不明顯,反應溫度在70℃時,復配物HEDP+HPMA+ATMP 具有最佳的除垢效果。
表3 復配物除垢性能
腐蝕速率檢測實驗采用靜態(tài)掛片失重法。 將標準的N80 型鋼片, 用脫脂棉擦凈表面上的油脂,并用準備好的無水乙醇浸泡清洗,用冷風吹干,放入干燥器中備用[7]。
準備若干個細口瓶,分別標號1#、2#、3# 平行樣,取實驗中用到的除垢劑溶液100mL 放入細口瓶中,質量濃度為20%。 再向每個細口瓶中放入N80 型鋼片,進行封口處理。同時將3 個平行樣分別放入70℃水浴中,靜態(tài)放置9h。 然后取出掛片,觀察腐蝕情況,并記錄現象。 用掛片用的酸清洗液進行擦拭,然后無水乙醇清洗兩遍[8],用吹風機吹干,最后使用紙包裹起來,放入干燥器進行干燥,1h 后,進行試片稱量,計算出三片試片的腐蝕速率。
實驗條件:20%質量分數除垢劑, 反應溫度70℃, 反應時間12h, 配方為:HEDP+HPMA+ATMP+H2O (20%),1#、2#、3# 腐蝕速率分別為:0.0079、0.0085、0.0082g/(m2·h)。
通過除垢性能的測試, 可以看出:HPMA 對于碳酸鈣垢樣, 具有很好的溶蝕效果。 HPMA+H2O 這個配方,在反應溫度70℃時,除垢率就已達到了80%以上。 在此基礎上,又添加了HEDP和ATMP,經過復配,起到了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和分散作用,故在70℃下,除垢率達到了90%以上。
由腐蝕速率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在除垢劑質量分數為20%時,三個平行樣腐蝕速率的測試數據為0.0079g/(m2·h)、0.0085g/(m2·h)、0.0082g/(m2·h),腐蝕速率都遠遠小于常規(guī)的酸洗標準限制的腐蝕速率(即4h 的腐蝕速率為≤5g/(m2·h))。 所以,該除垢劑能夠滿足油田低腐蝕、除垢效果顯著的應用要求。
華北油田安28 站伴熱系統(tǒng)由一臺低壓油加熱爐和一臺水加熱爐及相應管網組成,由于加熱介質差, 油加熱爐內結垢嚴重, 目前進口壓力0.7MPa、 出口壓力0.62MPa,(正常生產進口壓力0.35MPa、出口壓力0.33MPa)使得伴熱效果下降。為滿足生產需要,須對油加熱爐進行除垢,以便恢復正常生產。
系統(tǒng)壓力:0.6~0.7MPa; 容積:4.6m3; 結垢厚度:2mm~5mm;垢型:碳酸鈣垢型。
玻璃鋼池,1具;耐酸泵,2 臺(一臺進藥,一臺泵殘液);除垢劑、鈍化液;罐車,1 臺;塑料薄膜,4m3。
采取除垢劑清洗液循環(huán)浸泡交替進行的方法進行清洗。 其中除垢劑質量分數為20%,首先,將配好的清洗液加壓后通過進口打入加熱爐內,進行定量定時反應。 按以下程序進行施工:
1)擺放配液池,接電源,連接清洗流程,在配液池內掛腐蝕測片三片,用于檢測腐蝕情況[9]。
2)放出爐內清水后關閉進出口閘門,開啟進藥泵,緩慢往鍋爐內進藥。 注意控制進藥速度,不允許藥劑反應濺出。 根據清洗液反應情況,(以出口測pH 值為準)按5%質量分數遞增間歇加大用藥量,要求用藥量在20%左右,待反應9h 后,開始排放殘液。 此方法視清洗情況循環(huán)進行。
3)清洗過程中,進液口和排液口分別放置試片,每0.5 h 測一次酸濃度,以便觀測整個清洗系統(tǒng)的腐蝕及藥效反應情況。 隨時注意泵壓變化,防止因管線內壓力過高而發(fā)生事故。 并將殘液泵入罐車內外排。 排液用耐壓水龍帶連接,固定于罐車內。
4)清洗過程中及時監(jiān)測出口循環(huán)液pH 值和酸質量分數結果,確定清洗是否結束。
5)酸洗結束后,清水沖洗鍋爐內體,首先進行漂洗, 用清水漂洗直到pH3~4 即可停止漂洗,然后將配制的鈍化液打入管線內, 調pH 值到9.5~10,升溫度到85℃鈍化8h 左右,時間不能太短,需要足夠的鈍化時間, 便于管線內壁形成鈍化膜,預防二次結垢。
6)檢查鈍化膜,確定鈍化膜完整后,說明鈍化工序完成,排放殘液,用清水沖洗爐體。 至出口質量分數pH 值為7[10]。
7)拆除清洗系統(tǒng),恢復現場原貌。
8)檢漏正常,投入使用。
表4
安28 站伴熱系統(tǒng)低壓油加熱爐內結垢非常嚴重,由實驗室進行垢樣分析,檢測出垢樣主要成分為碳酸鹽類。 現場采用除垢劑清洗液循環(huán)交替進行程序,根據實時監(jiān)測結果,現場除垢劑腐蝕速率為0.013、0.012、0.0099,由表4 可見:該除垢劑具有高效除垢性能以及低腐蝕性能,完全可以滿足油田除垢性能指標。
針對碳酸鈣垢樣, 除垢劑配方HEDP+HPMA+ATMP 具有優(yōu)良的除垢性能, 從節(jié)能和成本綜合考慮, 反應溫度設定在70℃, 反應時間9h時,除垢率達到了90%以上。
通過實驗室對質量分數20%的除垢劑進行腐蝕速率的測定,腐蝕速率遠遠低于常規(guī)的酸洗標準限制,該除垢劑具有對管道傷害小,低腐蝕的優(yōu)良特性。
通過現場試驗,進一步證明了該除垢劑在現場應用方面的顯著效果。 相比常規(guī)的鹽酸清洗,該除垢劑顯示出了明顯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