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龍 范 寧 賈優(yōu)鵬
(中煤華晉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河津 043300)
王家?guī)X煤礦隸屬于中煤華晉集團有限公司,總體為單斜構(gòu)造,伴有小型褶曲,地層傾角1°~3°,局部在10°左右??刹擅簩幼陨隙路謩e為2、3、10#煤層,其中2、10#煤層為全區(qū)穩(wěn)定可采煤層。2#煤層位于山西組中下部,厚度3.09~8.50 m,平均5.78 m,共劃分為6個盤區(qū)。采煤工作面走向長1948 m,傾向長度269 m,煤層平均厚度6.9 m,傾角在+2°~+5°,煤層賦存穩(wěn)定。采用“U”型通風方式,運輸順槽、回風順槽均沿煤層底板布置,后退式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開采。
根據(jù)測定報告,2#煤層瓦斯含量為2.94~3.27 m3/t,煤層透氣性系數(shù)為0.023 4 m2/(MPa2·d),煤的硬度系數(shù)為0.49,煤層絕對瓦斯壓力0.21 MPa。采煤工作面最大絕對瓦斯涌出量35.38 m3/min。根據(jù)透氣性系數(shù)可以看出,煤層滲透率較低,不利于采前瓦斯預抽。
煤層采動后的超前支承壓力對開采煤層的滲透率變化起主要作用。掌握超前支承壓力對本煤層瓦斯的卸壓影響規(guī)律,不但為高瓦斯、低透氣性煤層的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保證,同時可以更進一步促進煤與瓦斯共采技術(shù)體系的發(fā)展[1]。潘一礦采取了在上風巷中補打頂板穿層鉆孔的方法,抽放采空區(qū)瓦斯,取得了顯著效果[2]。許疃煤礦針對綜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問題,采用了工作面順層鉆孔預抽本煤層瓦斯、頂板高位上向穿層鉆孔抽采大采高工作面上鄰近層瓦斯、頂板高位走向鉆孔抽采本煤層同時攔截抽采上鄰近層卸壓瓦斯的綜合瓦斯抽采技術(shù)[3]。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通過對工作面本煤層卸壓瓦斯抽采布孔方式及層位選擇進行考察研究,總結(jié)出適合本煤層卸壓瓦斯抽采的最佳模式。
地面建設(shè)有高、低負壓兩套瓦斯抽采系統(tǒng),各配備2臺型號為2BEC-72型的水環(huán)式真空泵,1臺使用,1臺備用。抽采泵抽氣量為565 m3/min,電機功率為710 kW。瓦斯抽采主管路均選取DN630 mm鍍鋅鋼管,由地面泵站經(jīng)回風斜井至總回風巷,沿總回風巷延伸至回風大巷北,支管采用Φ426 mm鍍鋅鋼管連接至工作面回風巷。采用ZDY-6000LD履帶式全液壓鉆機(ZDY-12000LD履帶式全液壓鉆機)和YHD2-1000(A)型隨鉆測量系統(tǒng),實現(xiàn)鉆孔參數(shù)、軌跡的即時顯示,按設(shè)計軌跡及時調(diào)整鉆孔施工參數(shù),施工孔深可施工400~600 m,孔徑133 mm。
鉆場布置在工作面回風巷內(nèi),共設(shè)計5個鉆場,25個鉆孔。第1個鉆場布置在回風巷1900 m處(距開切眼120 m),鉆場間距為45 m,鉆孔搭接長度35 m。每個鉆場布置5個鉆孔,鉆孔孔深84~90 m,終孔高度在煤層頂板往上19~22 m[3],水平方向為回風隅角向工作面方向覆蓋26 m范圍。在巷道中心線上開1#孔,鉆孔之間開孔間距為0.7 m,5個鉆場參數(shù)相同。鉆孔參數(shù)見表1。
表1 鉆場鉆孔參數(shù)
在同一個工作面回風巷共布置4個鉆場,位置在回風巷1500 m、1050 m、500 m和材料通道口(回風側(cè)),分別命名為E、F、G、H鉆場。F鉆場利用探水硐室,E、G、H鉆場占用巷道施工,相鄰鉆場鉆孔有效搭接距離為50 m。鉆孔參數(shù)見表2。
表2 工作面鉆場鉆孔設(shè)計參數(shù)
選取3個鉆場的鉆孔作為研究對象,收集鉆孔的所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整理得到3個鉆場不同層位的鉆孔瓦斯?jié)舛葦?shù)據(jù),統(tǒng)計對比得到濃度變化如圖1~圖3。
圖1 1#鉆場瓦斯?jié)舛茸兓?/p>
圖2 2#鉆場瓦斯?jié)舛茸兓?/p>
圖3 3#鉆場瓦斯?jié)舛茸兓?/p>
從頂板低位穿層鉆孔抽采濃度上看,整體瓦斯?jié)舛茸兓皇翘黠@,3個鉆場中4、5#鉆孔的瓦斯?jié)舛容^其他的鉆孔偏高,說明其層位更有利于瓦斯的抽采。
選取2個鉆場的鉆孔作為研究對象,將鉆孔所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整理得到三個鉆場不同層位的鉆孔瓦斯?jié)舛葦?shù)據(jù),統(tǒng)計對比得到濃度變化如圖4、圖5。
圖4 E鉆場瓦斯?jié)舛茸兓?/p>
圖5 F鉆場瓦斯?jié)舛茸兓?/p>
從高位水平定向鉆孔抽采濃度上看,鉆孔在施工初期可抽采高濃度的瓦斯,隨后抽采濃度逐漸降低;直到鉆孔受到采動卸壓影響后,抽采濃度又再次上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并保持平穩(wěn),E、F鉆場瓦斯?jié)舛然痉€(wěn)定在3%~10%之間。
依據(jù)錢鳴高院士所提采場上覆巖層“砌體梁”力學模型以及經(jīng)典礦壓理論對采場周圍巖體變形空間最具普遍性的區(qū)帶劃分,綜放面覆巖從上往下分為:彎曲下沉帶、裂隙帶和垮落帶。煤層開采會引起回采空間周圍的巖層應力重新分布,在鄰近層與開采層之間形成一個網(wǎng)狀分布的巖石裂隙帶,并處于卸壓狀態(tài),從而形成了瓦斯流動通道,有利于瓦斯抽采。但在進行高位鉆孔抽放瓦斯時,要想使高位鉆孔參數(shù)布置合理,使其剛好處于裂隙帶,必須對冒落帶及裂隙帶高度進行確定[4]。
垮落帶和裂隙帶高度計算公式:
式中:H1(m)為垮落帶高度,m;H2(m)為裂隙帶高度,m;m為開采煤層厚度,m;k為巖石碎脹系數(shù),一般為1.2~1.4;θ為煤層傾角,(°)。
根據(jù)上述公式計算出該工作面垮落帶平均高度約為23 m,裂隙帶高度約為46 m。如將高位鉆孔布置在裂隙帶下部可以接近于垮落帶,對解決工作面瓦斯涌入作用很大,但抽采濃度不高;如布置在裂隙帶上部可以抽采鄰近層部分瓦斯,但下部卸壓瓦斯量大易涌入采煤工作面。綜合考慮,將高位鉆孔布置在裂隙帶中部。
在煤層開采后,上覆巖層移動形成豎向的裂隙帶和橫向巖層的離層。在工作面推進后,采空區(qū)的頂板垮落,頂部的巖層被壓實,而采空區(qū)周圍在煤體支承壓力作用下仍可保留一定程度的裂隙,在采空區(qū)的邊界與離層區(qū)內(nèi)形成一個環(huán)形的采動裂隙發(fā)育區(qū),稱之為“O”型圈[5-6]。由前面分析可知,鉆孔布置在裂隙帶內(nèi),抽采效果較好,因此工作面鉆孔應布置在巷道內(nèi)側(cè)附近,與巷道平距(S)應為:
式中:α為回風巷附近斷裂角,取經(jīng)驗值67°;β為煤層傾角,(°);h為走向鉆孔與煤層頂板的距離;▽S為鉆孔伸入裂隙帶水平投影長度,一般為6~15 m,這里取11 m。由公式計算得出,工作面S范圍為25.79~35.66 m。
由于高瓦斯采煤工作面的威脅主要表現(xiàn)在工作面回風隅角,瓦斯主要來源一是工作面綜采支架上部、后部壓裂松散煤體解析出的瓦斯,二是采空區(qū)遺煤解析的瓦斯。工作面采用U型通風,上隅角容易形成通風盲區(qū),在回風隅角空頂垮落及采空區(qū)漏風量大時,易造成瓦斯溢出,引起瓦斯超限。目前,通過考察研究,使采煤工作面回風隅角瓦斯?jié)舛瓤刂圃?.6%以下。隨著開采條件的變化,采煤工作面的布置方式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可能會出現(xiàn)1個大面和1個小面,或者一個特大面,這樣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也相應增大。
根據(jù)三元煤礦瓦斯抽采情況,鉆孔的直徑越大越好,深入頂板裂隙區(qū)長度越長越好,以保證較長的抽采時間、較高的抽采率。大直徑鉆孔具有較大的鉆孔自然瓦斯涌出量和較小的瓦斯流量衰減系數(shù),抽采量大[6]。此次研究確定了該礦井瓦斯最佳抽采方式和抽采層位,為下一步開展153 mm大直徑高位水平定向鉆孔試驗研究、釋放先進產(chǎn)能奠定了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