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醫(yī)學高等??茖W校
路 帥 郭建利 彪雅寧△ 陳 健△ 石 鋮△ 韓 雪△ (石家莊 050599)
提要 目的:探究丹參、澤瀉對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可能作用機制。方法:將60只Wista大鼠隨機分為6組:正常組、模型組、東寶甘泰組和丹參水煎劑組、澤瀉水煎劑組、丹參-澤瀉(丹澤)水煎劑組。通過喂飼高脂飼料建立NAFLD模型,同時給予相應藥物治療。8周后,檢測各組大鼠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離脂肪酸(FFA)、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和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水平及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α)mRNA表達,HE法觀察大鼠肝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結(jié)果:各用藥組均能明顯改善血脂和肝功能 (P<0.01),升高肝組織PPARα mRNA的表達(P<0.01),尤以丹澤組降脂作用更為明顯。結(jié)論:丹參、澤瀉和丹澤水煎劑能顯著改善NAFLD大鼠脂代謝紊亂,改善肝功能,其機制可能與增強肝組織中PPARα mRNA表達有關。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確損肝因素外所致的以肝細胞呈現(xiàn)較大空泡性脂肪變性和脂肪大量蓄積為基本特征的病理綜合征[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NAFLD發(fā)展迅速,且發(fā)病趨于年輕化,在我國患病率約為15.0%,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病[2-3]。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s)是核受體超家族成員中由配體激活的核轉(zhuǎn)錄因子,有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α(PPAR-α)、PPAR-β/δ和PPAR-γ3種亞型,其中, PPARα對白色和褐色脂肪代謝有直接或間接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促進能量與脂肪的代謝,進而減少脂質(zhì)沉積[4-6]。研究表明, NAFLD大鼠采用PPARα激動劑干預后,大鼠血脂和肝功能得到明顯改善[7]。
目前臨床治療NAFLD仍是以調(diào)整生活方式為主,缺乏特異性治療藥物?,F(xiàn)代醫(yī)家多選用減肥藥、調(diào)脂藥、胰島素增敏劑、抗氧化劑等藥物,但長期服用會加重患者肝臟負擔,導致肌毒性、足部水腫、充血性心力衰竭而限制了臨床應用[8]。近年報道表明,中醫(yī)藥治療NAFLD療效顯著,且毒副作用較小,在緩解慢性肝病、減少脂質(zhì)增生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丹參活血祛瘀,可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擴張血管,抗肝纖維化,對肝臟有保護作用[9];澤瀉利水滲濕、化濁降脂,其提取物及其萜類成分具有調(diào)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10]。筆者在查閱中醫(yī)藥治療NAFLD的用藥規(guī)律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丹參、澤瀉為治療NAFLD用藥頻率最高的前2名[11],故本研究采用丹參-澤瀉治療NAFLD模型大鼠,觀察脂代謝、肝功能指標及PPARα mRNA表達,探討其作用機制。
1.1 試劑與藥物 丹參、澤瀉飲片購自河北省石家莊市樂仁堂藥店,水煎然后濃縮至所需濃度;東寶甘泰片(批號:090504)用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配制;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離脂肪酸(FFA)、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和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試劑盒均購于北京中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 動物與分組 60只SPF級Wista大鼠,雄性,體質(zhì)量為200~220 g,購自河北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合格證號為1003046。適應性喂養(yǎng)7 d,按體質(zhì)量隨機分為6組:正常組(C)、模型組(M)、丹參水煎劑組(S,5 g/kg)、澤瀉水煎劑組(R,3.33 g/kg)、丹參-澤瀉(丹澤)水煎劑組(SR,8.33 g/kg)、東寶甘泰組(DBGT,1.25 g/kg)。每組10只。
1.3 造模與給藥 正常組大鼠喂飼普通飼料,其余各組均喂飼高脂飼料[9](配方:88%基礎飼料+10%豬油+1.5%膽固醇+0.5%膽鹽),由河北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加工。造模同時,給藥組給予相應藥物治療,正常組和模型組灌胃等量蒸餾水,每日1次,給藥體積為1 mL/100 g,連續(xù)8周。
1.4 標本采集 于最后1次灌胃后,禁食不禁水12 h,3.5%水合氯醛(10 mL/kg)麻醉大鼠,股主動脈取血于試管中,離心分離血清,冷貯以備血清指標檢測;迅速剖取1份適宜大小肝組織用4%多聚甲醛固定以備病理形態(tài)學的觀察;另取1份肝組織于凍存管中以備肝組織PPARα mRNA檢測。
1.5 指標檢測
1.5.1 血脂測定:酶法測定血清中TG、TC、FFA的含量,以上操作均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
1.5.2 肝功能測定:賴氏法測定血清中AST、ALT的活性,以上操作均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
1.5.3 HE染色觀察肝臟病理形態(tài)學:經(jīng)甲醛處理的肝組織進行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染色結(jié)果。
1.5.4 RT-PCR法檢測:檢測肝組織PPARα mRNA的表達 Trizol法提取總RNA,引物序列由primer5.0軟件設計,實驗重復3次,以β-actin為內(nèi)參計算相對含量。
2.1 各組大鼠血脂的變化情況 模型組大鼠血脂含量明顯高于正常組和用藥組(P<0.01),其中,澤瀉及丹澤水煎劑組血清TG含量明顯低于東寶甘泰組 (P<0.01),丹參、澤瀉及丹澤水煎劑組血清FFA含量明顯均低于東寶甘泰組(P<0.01),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詳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血清TC、TG和FFA含量的組間比較
2.2 各組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活性變化 模型組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活性明顯高于正常組和給藥組(P<0.01),其中,丹參、澤瀉及丹澤水煎劑組ALT活性均顯著低于東寶甘泰組(P<0.01),丹澤水煎劑組AST活性明顯低于東寶甘泰組(P<0.05)。詳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組間比較
同項比較,#P<0.05,##P<0.01。
2.3 各組大鼠肝組織PPARα mRNA的表達 模型組大鼠肝組織PPARα mRNA的表達明顯低于正常組和給藥組(P<0.01),東寶甘泰組、丹參組和澤瀉組中PPARα mRNA的表達明顯低于丹澤組(P<0.01)。見圖1、圖2。
注:與模型組比較,** P<0.01;與東寶甘泰組比較,##P<0.01。
注:1.C組;2.M組;3.S組;4.R組;5.SR組;6.DBGT組。
2.4 各組大鼠肝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改變 正常組大鼠肝組織結(jié)構清晰,肝細胞排列整齊,無脂肪變性。模型組大鼠肝細胞出現(xiàn)水腫,脂滴空泡多見,各給藥組可改善肝臟脂肪變性。
NAFLD患者通常無顯著特征,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全身乏力、腹部脹滿、肝區(qū)隱痛、右上腹不適或脹滿感等癥狀,中醫(yī)學根根據(jù)NAFLD的臨床表現(xiàn)將其歸屬于 “脅痛”“積聚”“痰濁”“血瘀”等范疇。項目組認為NAFLD多由于過食精肥甘甜、所欲不遂、怠惰懶動等致脾運失職,水濕內(nèi)停,聚而為痰;肝失疏泄,氣機不暢,血脈瘀阻,終致痰瘀互結(jié)于肝而發(fā)為本病。故肝脾失調(diào)、痰瘀互結(jié)為其主要病機,化痰祛瘀、健脾調(diào)肝為相應治則。現(xiàn)代藥理表明,丹參酮ⅡA可調(diào)節(jié)高脂血癥大鼠PPAR信號通路,以保護肝臟[12];丹參酮ⅡA的水溶性衍生物—丹參酮ⅡA磺酸鈉可通過提高高脂血癥大鼠的抗氧化能力,進而降低血脂[13];澤瀉的醇提物、水提物均能顯著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14-15];澤瀉醇提取物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的結(jié)構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16]。因此,本研究選用丹參和澤瀉配伍,探討丹參-澤瀉對NAFLD大鼠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
脂質(zhì)代謝的重要部位是肝臟,長期高脂飲食,大量的FFA從脂肪組織釋放或由腸道吸收直接入血,血中FFA增加,同時肝臟也沉積大量FFA,與膽固醇脂滴結(jié)合為TG,導致肝內(nèi)TG增多[17]。肝臟有一定限度轉(zhuǎn)運TG的能力,當合成的量超過這個限度就造成脂肪的蓄積,形成脂肪肝。NAFLD常伴隨著肝損傷,ALT、AST為評價肝損傷的“金指標”,能反應肝細胞損傷及程度[18-19]。當肝細胞受損或壞死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ALT、AST會透過細胞膜釋放入血,使得血清中ALT和 AST活性急劇升高。
PPARα屬于新型甾體類激素受體,有468個氨基酸殘基,在肝臟、脂肪組織中高度表達。最新研究表明,PPARα具有調(diào)節(jié)脂代謝作用,進而干預NAFLD的發(fā)生和發(fā)展。NAFLD患者的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PPARα表達高于正常人的2.03~3.31倍, 且肝臟中PPARα mRNA表達水平與NASH嚴重程度呈負相關[20-21]。當PPARα活化,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加強,胰島素敏感性也增加,進而影響NAFLD的進展。PPARα調(diào)節(jié)脂質(zhì)代謝的作用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增加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加速TG分解;(2)促進脂肪酸的β氧化[22-23];(3)通過作用于HDL受體,增加TC的轉(zhuǎn)運;(4)通過降低中性脂質(zhì)在VLDL和HDL之間的交換,加速LDL的清除[24]。此外,PPARα還可以抑制炎癥反應的相關信號通路,進而緩解NAFLD[25]。
本實驗結(jié)果證明,長期喂養(yǎng)高脂飲食可使大鼠血脂含量升高,肝功能受損,肝細胞出現(xiàn)脂肪變性,肝組織PPARα mRNA表達水平降低;而各給藥組血清TG、TC、FFA、AST和ALT含量或活性較模型組明顯降低,肝組織PPARα mRNA表達升高,肝臟脂肪變性減輕,提示丹參、澤瀉能夠改善肝功能,調(diào)節(jié)血脂代謝,其機制可能與調(diào)控PPARα的基因表達、加速脂肪氧化分解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