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燕
摘要:幼兒年齡較低,純粹的理論教學行不通,但是幼兒都很喜歡做游戲,游戲能夠發(fā)展幼兒的思維習慣,幼兒的知識水平與行動力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提高。作為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手段把教育和游戲有機結合,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盡可能地發(fā)揮其積極影響。
關鍵詞:游戲;幼兒教育;教學方法
幼兒園幼兒的年齡都是十分小的,許多幼兒還不具備自理能力,也不能自我的分清對錯,往往教師在幼兒園的工作不僅僅是教學,更多的是要對幼兒進行管理。因此,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在幫助幼兒形成自理能力的同時,也要拓展幼兒思維。但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單純的理論知識灌輸,字面上的對錯,孩子們根本理解不了,因此必須要選擇一個適合幼兒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教學方式。游戲就是最好的教學選擇,幼兒樂于參與,也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有效的進行學習。
一、幼兒園教學現狀
(一)教師對游戲教學的利用不充分,效果不明顯
在現代教育中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作為教師的不僅僅要關注素質教育下要求的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孩子們的身心狀況。但很多幼兒園教師都忽視了素質教育的號召,仍然給幼兒灌輸過多的孩子們不理解的知識,忽視幼兒的身心健康。許多家長和教師對游戲存在錯誤的想法,把游戲視作下山猛虎,認為游戲就是玩物喪志。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走在前面,課外輔導活動比比皆是,現在的幼兒園教育不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更自由的享受童年生活,更多的是和中小學教育一樣進行知識的教學。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知識晦澀,幼兒的理解水平也不適合接受,對幼兒的全面發(fā)育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很多教師在幼兒課程設計上都沒有能夠充分發(fā)揮游戲在教學中的積極影響,仍然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家長也是如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一味的想要孩子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盡管幼兒園有很多游戲設施,也有足夠大的場所方便進行游戲,但是開展的大部分游戲都是為了玩樂而游戲,沒有與幼兒的進行內容相銜接,這有悖于幼兒園游戲和教學相結合的初衷。大多數的幼兒在教師設計的游戲中并沒有鍛煉其啟發(fā)性的思維,幼兒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只是獲得了心理上的快感,思維能力并沒有得到任何的發(fā)展。游戲和教學內容分離開來,教學內容不能在這個過程中很好的傳遞給幼兒們,幼兒也很容易迷戀游戲拋棄課堂,本末顛倒,適得其反。而且幼兒會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依賴教師,什么都想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整個過程,最終導致幼兒教育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游戲設計不能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園的幼兒處在一個對任何事務都好奇的年齡階段,對游戲的感覺亦是如此。如果教師反反復復地開展同一種游戲或者類似流程的游戲,幼兒會喪失對其的好奇心,時間一長難免會對游戲的開展存在抵觸情緒。久而久之,幼兒對幼兒園中感興趣的游戲設施也會喪失興趣,不愿意在這些游戲設施上面玩耍,那么游戲課程在拋掉游戲設施的前提下,就只能進行一些游戲課程了。盡管幼兒能在一些游戲中收獲心理上的快樂,但是幼兒沒有教師的引導很難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反思,幼兒在這些游戲中自主能力并沒有得到發(fā)展,幼兒的智力能夠得到開發(fā)更是無稽之談。
二、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措施
(一)強化教師素質,讓教師能夠合理的利用游戲
作為幼兒學習生涯的啟蒙者,幼兒教師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開展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中教的主體,要能夠發(fā)揮其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引導幼兒去主動學習和玩耍。還要從根本上認識到游戲和教育的關系,分析利弊,選擇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游戲,比如說和孩子們一起玩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這個游戲在幼兒教育中十分常見,在這個游戲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一邊玩游戲,一邊給孩子們強調注意安全方面的知識,這樣幼兒在這個過程就會學到有關保護自己安全的知識。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引導孩子們參與其中,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孩子,要做到促進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健康快樂地做游戲。在游戲結束之后,不能就讓幼兒立馬坐下休息,還需要在玩游戲之后注重衛(wèi)生,帶領孩子們一起去洗手,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再給孩子們講解安全衛(wèi)生的相關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幼兒們也是喜聞樂見的。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合理充分運用游戲,在游戲中給幼兒們講解相關的生活常識和知識,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幼兒的身心健康。
(二)豐富游戲形式,組織知識比賽,引起幼兒興趣
為了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更加的自主,教師不妨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帶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游戲。如角色扮演讓幼兒當一回“小教師”,并且由孩子們開展整個教學活動,對其他幼兒提問曾經學到過的兒歌,最后再由教師給表現優(yōu)異幼兒頒發(fā)小紅花或者其他孩子喜歡的獎品,讓孩子們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積極性和自主性都能有所提高;或者讓幼兒當“醫(yī)生”,給其他幼兒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讓幼兒了解到有些東西不能吃,上了廁所不洗手是非常不衛(wèi)生的行為等等。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僅能讓幼兒成為課堂中的主體者,能夠發(fā)展學習知識的能力和學習的信心;同時,幼兒對所學習過的知識理解能夠進一步的加強,牢固知識記憶,并將其深深的變?yōu)樽约旱闹R。
比賽是能夠把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掌握程度直白的表現出來,所以開展知識比賽活動,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檢測知識掌握度的平臺,可以檢測幼兒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識,而且還能讓一些在知識方面學習優(yōu)秀的孩子能夠有機會表現,學習的自信心能夠大大的提高。除此之外,也可以組織設計比賽形式的游戲,讓幼兒參與到其中,按照幼兒能夠理解且感興趣的方案和規(guī)則去設計組織比賽,讓比賽的開展不僅僅是為了比賽。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比賽內容以及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會讓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活潑有趣。知識比賽的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幼兒對知識的記憶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在這個過程中促使幼兒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
總而言之,游戲不僅是幼兒教學中的基本教學內容,還可以是教師組織活動的有效表現形式。將游戲和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現實幼兒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以及教師自身素質的限制,讓幼兒教育的改革發(fā)展還有很很遠的路要走,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向好的方面看齊,緊跟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讓幼兒教育事業(yè)的開展更加順利。教育的基本意義是傳授知識,助力幼兒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寓教于樂則是教育的宗旨。
參考文獻:
[1]龐麗娟,胡娟,洪秀敏.當前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02,000(001):40-42.
[2]王歡.幼兒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應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000(008):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