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旦
摘要:學業(yè)拖延是高中生一種常見也是非常突出的現(xiàn)象,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導致負面情緒等,應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視。本文從影響學業(yè)拖延的因素分析,提出克服學業(yè)拖延的教育對策: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幫助學生樹立理性信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緒,使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消極情緒等。
關鍵詞:高中生;學業(yè)拖延;教育
一、高中生學業(yè)拖延的原因分析
1.學業(yè)拖延學生學習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低
美國心理學家Deci&Ryan提出了動機的自我決定論,動機作為激發(fā)、推動和引導個體行為的一種內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個體的拖延行為。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是由外在的力量激發(fā)而來的動機,如父母的鼓勵、老師的表揚等。內在的動機是由內在本身的心理因素轉化而來的動機。如興趣、信念、理想、滿足感、榮譽感等。外在動機是被動的、被迫的;內在動機是積極的、主動的。孩子小時候做作業(yè)是因為父母的要求,是不想讓父母失望。當孩子長大后,他們的學習就不再是因為父母老師的要求了,而是他們自己逐漸認識到學習對于自己的價值與重要性。個體只有完全內化了一種行為以后,才會獲得一種真正的自主感,即自我決定性。學生在學習動機上自我決定的程度更高,他們就會對學習更加主動,在遇到困難時更加能夠堅持。反之,學生則體會到更多的消極情緒,并由此引發(fā)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從而出現(xiàn)拖延、退縮、逃避等行為。
2.學業(yè)拖延學生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
大量研究表明:經常拖延的學生與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的學生往往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認知策略,并且能夠在學習中恰當?shù)剡\用這些策略;能夠對自己的思維和學習過程進行全面而理性的思考;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具有積極的信念和態(tài)度。而學業(yè)拖延的學生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掌握較多的認知策略;不能設定合適的目標和目標定向;缺乏對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機能;并且自我效能感低、動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差。
3.部分學業(yè)拖延學生具有完美主義傾向
Walsh等發(fā)現(xiàn):完美主義傾向和拖延呈正相關。具有高完美主義傾向的人表現(xiàn)出更多的拖延行為,他們給自己制定了過高的目標或渴求完美,總想做到最好。在沒有把握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之前,不愿意動手去做。因為渴求完美,反而制訂不出可行計劃,導致了拖延行為。經常有學生抱怨:我想把每一天、每一個小時、每一秒的時間都安排好,但總是做不到,一晃一天就過去了,制訂的計劃永遠實現(xiàn)不了。
二、學業(yè)拖延的教育對策
1.提高高中生學習動機的自我決定程度
首先,幫助高中生提高學業(yè)的自我效能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運用正強化手段,多給學生中肯的建議,肯定學生的成績,學生在學習上取得幾次成功后,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信心,增強了自我效能感,在面對學習任務時就會有一種勝任感,這是預防拖延的前提條件。其次,幫助高中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學習策略和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學習能力。正確的時間管理方法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建議在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中增加“時間管理”這一專題,集中向學生傳授一系列時間管理的基本方法。再次,幫助高中生明確適當?shù)膶W習任務與目標。目標越明確,指令越清晰,越有利于任務的完成。要引導學生正確做出目標定向,教師若能幫助學生對完成學習所需付出的努力做出合理預期,或教會學生如何就自己的學習任務確定最切合自己的目標,讓學生明白學習要成功并非他們想象的那么困難,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2.幫助高中生樹立理性信念
教師可通過認知改變和行為訓練幫助學生克服 “完美主義”傾向。比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這類學生從事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去正視眼前的困難,從而使其認識到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允許失敗和犯錯誤的過程,在學習中的幾次挫敗并不會動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3.培養(yǎng)高中生的積極情緒,使他們學會調控自己的消極情緒
所有的拖延行為都是伴隨著對被拖延問題不同程度的焦慮而發(fā)生的。及時調整好焦慮水平,克服憂郁、沮喪等消極情緒,以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將大大減少拖延行為并提高學習效率??上驅W生介紹轉移、幽默、宣泄、升華、自控等調控情緒的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產生積極情緒的情境,如融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班級氣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等等。積極調動他們的積極情緒,減少拖延行為的發(fā)生。
總之,拖延問題關系到的可以說是人性的弱點,而教育的本質在于改變,所以對于教師來說要改變學生的學業(yè)拖延問題是一項艱苦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和學生多一些溝通,多一些支持與幫助,促使他們的學習動機由最初的動機缺失到最后形成穩(wěn)定的內部動機,從根本上克服拖延,這也是教師的光榮使命。
參考文獻:
[1]李曉東,關雪菁,薛玲玲. 拖延行為的心理學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3:67-69.
[2]李淑文.中學生學習效率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1:54-56.
[3]Deci,E.L.&Ryan,R.M..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a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3:1024-1037.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高級中學3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