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
【摘要】目的:針對初產婦實施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對其會陰側切率的影響研究。方法: 將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97例初產婦納為研究目標,隨機分為兩組,分別實施非藥物分娩鎮(zhèn)痛法與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獨臂會陰側切率。結果:會陰側切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窒息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予以初次分娩產婦,可以舒緩產婦的負面情緒,降低產程疼痛程度,減少產后出血,減少會陰側切事件的發(fā)生,保證良好的母嬰結局,確保母嬰安全,減少產婦承受的壓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 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會陰側切
【中圖分類號】R714.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前言
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宮縮產生的疼痛就是分娩疼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據醫(yī)學疼痛指數劃分,其疼痛程度僅次于燒傷痛,且伴隨著產程的不斷推進疼痛會越加劇烈,從而導致產婦出現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1]。負面情緒會刺激人體發(fā)生神經內分泌反應,使得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的兒茶酚胺導致子宮收縮,產程由此會被延長,情況嚴重會導致胎兒在宮內缺血缺氧,對母嬰的安全是極大的威脅。會陰側切是產科廣泛應用的手術方式,據統(tǒng)計[2],部分地區(qū)經陰道分娩會陰側切的概率高達90%。會陰側切在陰道分娩中已經非常普及,可以有效縮短產程時間,以免嚴重撕裂產婦的會陰。但是結合相關報道,會陰側切并不會實現預期的目標,損傷會陰與直腸括約肌的概率較高,加重產婦的疼痛,同時給傷口愈合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因此,文章特選取相關病例,針對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對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影響展開研究,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97例初產婦納為研究目標,隨機分為兩組,基線資料比較結果顯示可比(P>0.05)。
對照組:48例,年齡范圍24-34歲,均值(29.13±1.36)歲,孕周范圍36-40周,均值(38.04±1.45)周;
觀察組:49例,年齡范圍25-34歲,均值(29.58±2.03)歲,孕周范圍37-40周,均值(38.61±1.12)周。
納入標準:單胎,且頭位、骨盆外測量正常;胎兒雙頂徑≤9.5cm;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手術助產、頭位難產;高危妊娠產婦;臨床資料不全產婦。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予以非藥物助產模式,具體包括:心理護理、拉瑪澤呼吸減痛法,并輔助產婦以自由體位分娩。
觀察組產婦以上述措施為基礎聯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待產婦宮口張開至2-3cm在L3-4椎間隙穿刺,實施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朝向頭端置管2-3cm,平臥后回抽來檢查硬膜外導管是否進入蛛網膜下腔及血管,明確后注入9ml負荷量0.1%羅哌卡因——2μg/ml芬太尼混合液,連接電子自控鎮(zhèn)痛泵,持續(xù)性給藥8ml/h,用量4ml,時間20分鐘,測定鎮(zhèn)痛平面小于T10。
1.3觀察指標
圍生期情況:產后出血量、會陰側切率、新生兒窒息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利用該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兩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s)表示,t檢驗,計數資應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P<0.05說明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產后出血量比較,觀察組少于對照組(P<0.05);會陰側切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窒息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社會經濟的進步提升了分娩的鎮(zhèn)痛水平,分娩鎮(zhèn)痛水平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社會文明的標志。分娩是任何一位女性都非常難忘的經歷,在分娩的過程中需要緩解產婦的及焦慮心理,減輕恐懼感,保證母嬰健康,讓產婦這段難忘的經歷可以痛并快樂著。母嬰分娩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百姓生活質量提高的集中體現,代表著醫(yī)療服務質量的改進。
整個產程子宮都會強有力的收縮,宮口擴張、拉扯會陰組織均可造成分娩疼痛[3]。同時,疼痛程度與產婦自身的身體素質、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倫理因素均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產痛程度相對較低;既往痛經史產婦、體內前列腺素分泌較多的產婦產痛更加嚴重。產婦在分娩時體內會釋放出更多的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并且與平時相比,分娩時的痛閾值更高,機體可行鎮(zhèn)痛,但是這種能力有限,且不同產婦的鎮(zhèn)痛能力高低不一。同時,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因素非常關鍵,會對分娩的疼痛程度造成直接的影響。焦慮、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會加重疼痛,而這種負面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產婦擔心胎兒,對順產的存在錯誤的認識,甚至擔心死亡。因此,需要在分娩前加強對產婦的健康宣傳教育,接受正規(guī)的產前檢查,讓產婦對分娩過程有全面、正確的認識,幫助產婦樹立封面信心,以此可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受。
臨床將會陰側切擴大陰道出口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缺乏嚴重的臨床驗證,所以,目前針對分娩過程中實施會陰側切的合理性研究越來越多。結合相關研究可知[9],會陰淺橫肌與深橫肌、球海綿體肌以及部分肛提肌是會陰側切的主要范圍,會損傷產婦的身體,加大血腫的發(fā)生概率,同時切口發(fā)生疼痛、水腫、感染。并且,會陰側切會讓陰道口變得更加狹窄,導致陰道脫垂以及切口瘙癢,切口一旦感染會導致愈合不良,讓盆底肌肉變得更加松弛。
初產婦應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降低會陰側切率,保證良好的母嬰結局,保證母嬰安全,減輕產婦壓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麗華, 梁曼. 硬膜外麻醉分娩鎮(zhèn)痛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及產時發(fā)熱影響的回顧性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20, 35(16):4.
[2] 徐韜, 鄭靜, 安小虎. 改良硬膜外導管用于分娩鎮(zhèn)痛的臨床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 40(2):5.
[3] 陸云波, 丁煒煒. 自由體位聯合硬膜外麻醉鎮(zhèn)痛對初產婦分娩結局及產程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20, 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