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風
觀察鳥兒
通關(guān)鏈接:《燕子》(部編本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鳥兒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选4笞匀恢杏性S許多多的鳥兒,它們有的外表美麗獨特,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性格俏皮可愛……在課文《燕子》里,作者就對燕子這種鳥兒進行了非常生動的描寫。閱讀這類文章的時候,我們要抓住兩點:一是看看作老是怎樣觀察鳥兒的,二是了解作者描寫了鳥兒的哪些特點。
①有一次,我搭上一條滿載木柴的小船,準備到鎮(zhèn)上去。
②到了一處狹窄的地方,木船行不動了。船夫告訴我,現(xiàn)在必須沿著溪岸,用船纜拉著走。我只好脫下鞋子,涉過淺水,到岸上來,自己走一段路。
③溪岸上是一片稠密的雜木林。高大的、枝葉茂盛的樟樹,經(jīng)過水沖露出盤曲的根根。楓樹輕輕地掉下一些黃葉。溪岸上寂靜得很。我和船夫約定,先趕到前面去等船;我踏著濕泥很快地走著。
④沒有想到,一只長腿的小鳥,邁開迅速的步子,在我前面跑著。它好像老早就發(fā)現(xiàn)了我,以為是來追它的呢!
⑤這是一只小山鷸(yu)。它的羽毛好像麻雀一般,淺褐色的背上,有黑色的條紋。天生一對溜溜的長腿,在泥濘的地上走得很方便,還有一只長嘴巴,能夠在水里捕魚。
⑥它向前拼命跑著,最后鉆進香蒲的濃密的葉叢里。
⑦我重新上船時,回頭望著那一大叢香蒲,隱約里,看得見濕地上,小山鷸又自由自在地走著,準備撲進水里去捉魚。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們大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描寫的是“我”發(fā)現(xiàn)一種自由自在的鳥兒——山鷸的過程。第①段描寫了發(fā)現(xiàn)山鷸的起因, “我”搭船去小鎮(zhèn)。第②一⑥段則描寫了因為小溪狹窄,木船無法行駛, “我”只好上岸行走而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溪岸邊稠密的雜木林,以及“我”發(fā)現(xiàn)山鷸的過程。發(fā)現(xiàn)山鷸后, “我”仔細觀察了山鷸的外形特點。第⑦段,“我”離開時對山鷸的行為做出推測——
小山鷸本來生活在人跡罕至的溪岸邊,對突然闖入的“我”感到害怕,但“我”沒有做出任何傷害它的舉動。因此,小山鷸“又自由自在地走著,準備撲進水里去捉魚”。
“我”究竟有沒有看到小山鷸捕魚的行動呢?這不重要?!拔摇被仡^望的舉動,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的小山鷸的不舍與喜愛之情。
文章①②③段看似與山鷸無關(guān),作者為什么要寫呢(7找出下面理解錯誤的一項。( )
A.看似與山鷸無關(guān),實際上寫出了“我”遇見山鷸的起因。
B.間接描寫了山鷸的生活場所。
C.說明“我”為了尋找山鷸而到了那里。
第④段中“沒有想到”的意思是( )
A.遇見山鷸純屬偶然。
B.山鷸的行動如此迅速。
C.“我”第一次看見腿這么長的小鳥。
第⑧段中,關(guān)于溪岸林地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
A.枝葉茂盛的樟樹,有美麗盤曲的樹根。
B.生機勃勃的林地,是山鷸生活的地方。
C.溪水變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岸邊有樹。
D.“我”沒想到會碰到一片稠密的雜木林。
通過文章的介紹,你認為山鷸可能屬于哪類動物?( )
A.游禽 B.嗚禽
C.涉禽 D.攀禽文章第⑥段寫山鷸拼命向前跑,最后鉆進香蒲葉叢中的原因可能是( )。
A.歡快、歡悅 B.緊急、匆忙 C.激動、興奮 D.警惕、害怕
文章描寫的主要事件,下面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對看到的小山鷸非常喜愛。
B.小山鷸害怕“我”是以為“我”要捕捉它。
C.小山鷸生活在寂靜的小溪邊。
D.我搭船去鎮(zhèn)上,偶然遇見小山鷸。
文章想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
A.表達了“我”特意搭乘木船去山林里尋找可愛的小鳥兒山鷸。
B.表達了人類保護自然環(huán)境,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思想感情。
C.表達了山鷸的長腳便于行走,長嘴利于捕食。
D.表達了山鷸之所以躲著“我”,是因為人類傷害過它們。
文章最后一段中,“隱約里”表達了什么?
我一共獲得了
顆★
參考答案
1.C 2.A 3.B 4.C 5.D 6.D 7.B
8.表達了不確定,但是可以推斷,小山鷸一定自由自在地走著。表達出“我”對自由的渴望,對小山鷸的不舍和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