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曾耀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心力衰竭是一種較復雜的臨床綜合征,是多種心臟類疾病發(fā)展終末期,該病高發(fā)于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群體,近年來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呈上升趨勢。心力衰竭多從左心的衰竭開始,初期癥狀不明顯,后續(xù)表現(xiàn)為乏力、呼吸困難、液體潴留等。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和生命安全,因此,科學、合理的治療方式對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義[1]。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衰患者,治療目的主要是在緩解癥狀、提高身體各項機能并改善生活質(zhì)量的基礎上,提高治療質(zhì)量,降低病死率[2]。目前,有關研究[3]證實,鈉-葡萄糖協(xié)同 轉 運 蛋 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劑達格列凈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療的發(fā)生風險,但目前關于達格列凈治療心理衰竭的研究較少,缺乏可靠數(shù)據(jù)?;诖?,本研究旨在探究達格列凈在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8例。實驗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5~78歲,平均(66.81±5.92)歲;病程1~10年,平均(4.81±0.94)年;心功能分級:Ⅱ級25例,Ⅲ級23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3~76歲,平均(65.19±5.82)歲;病程1~9年,平均(4.91±0.82)年;心功能分級:Ⅱ級23例,Ⅲ級25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年齡18~80歲;確診為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II-IV級;NTproBNP≥400 ng/L。排除標準:近1個月內(nèi)曾接受使用SGLT2抑制劑治療;對SGLT2抑制劑不耐受;1型糖尿病;腎小球濾過率<30 ml/min;患者血壓<90/50 mmHg(1 mmHg=0.133 kPa);惡性腫瘤。
1.3 方法 兩組治療前均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記錄心率、6 min步行距離。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心力衰竭治療,所用藥物主要包括洋地黃、利尿劑、硝酸鹽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達格列凈(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40)治療,起始劑量為每次5 mg,每天1次,最多增加至每天10 mg。對照組則服用同等劑量和頻率的安慰劑。連續(xù)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治療前后,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兩組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鏡(left ventricular dimension,LVD)水平。②心臟功能:治療前后,通過觀察患者心率和6 min步行距離,比較兩組心功能。③生活質(zhì)量[4]:通過調(diào)查問卷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包括生活能力、健康指數(shù)及生活滿意度3個方面,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高。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F、LVFS、LVESD、LV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LVEF、LVFS均高于對照組,LVD、LVESD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LVEF,左室射血分數(shù);LVFS,左室短軸縮短率;LVES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與對照組比較,a P<0.05
?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6 min步行距離和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心率均低于治療前,6 min步行距離均大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心率低于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
2.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生活能力、健康指數(shù)及生活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生活能力、健康指數(shù)及生活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3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與對照組比較,a P<0.05
?
心力衰竭在全世界成年人中的發(fā)病率為1%~2%,病致殘和致死率均較高,且通常預后較差,因此,如何有效改進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癥狀并提高生存質(zhì)量是臨床關注的重點。目前,心力衰竭的治療已取得諸多進展,通過科學、合理的治療,不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且可延緩患者心肌重構,從而改善預后[5]。
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心力衰竭發(fā)生率較高,其中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異常與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以往研究證實,SGLT2抑制劑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率,其治療原理在于通過獨特的非胰島素依賴型降糖機制達到降低患者因心力衰竭而首次住院的可能性[6]。達格列凈是一種常見的SGLT2抑制劑,主要適應證包括:①對于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可在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的基礎上,改善血糖水平;②對于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造成需住院治療風險;③降低心力衰竭伴射血分數(shù)從而減低患者心力衰竭住院風險或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LVEF、LVFS、LVESD、LV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LVEF、LVFS均高于對照組,LVD、LVESD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6 min步行距離和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心率均低于治療前,6 min步行距離均大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心率低于對照組,6 min步行距離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生活能力、健康指數(shù)及生活滿意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實驗組生活能力、健康指數(shù)及生活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但達格列凈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不建議應用于Ⅰ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治療中[8];②不適用于達格列凈過敏或不耐受患者;③不適用于伴有嚴重腎臟損害[eGFR<30 ml/(min·1.73 m2)]并行透析的患者[9]。此外,達格列凈可能引發(fā)部分不良反應:①達格列凈有造成血管內(nèi)容量降低的風險,可引發(fā)肌酐一過性變化或癥狀性低血壓,因此,治療后應密切關注患者血壓及腎功能變化,避免發(fā)生危險[10];②部分患者有生殖道霉菌感染、鼻咽炎或尿路感染發(fā)生[11];③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后對于患者酮癥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情況進行評估,一旦發(fā)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應立刻停用并進行治療[12]。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治療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射血分數(shù)并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