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
在我平視的遠景里
一只白色的鴿子
穿過沖天大火
繼續(xù)在飛
飛成一只黑鳥
也許只是它的影子
它的靈魂
在飛 也許灰燼
也會保持鴿子的形狀
依舊高飛
[三姑石賞評] 一位哲學家說過,寫詩也是一種死亡的練習。
讀這首詩時,我險些因為它的構(gòu)成簡單和詩意的不繁復(fù)而把它擱置一邊。當我忽然意識到,也許詩人正在進行一種超越生命的練習時,我對此詩陡然產(chǎn)生敬意。
詩人于萬千事物中挑選鴿子作為詩的觀照物,而不是雄鷹與飛蛾,或者別的什么生物,可見詩人是有他的良苦用心的。鴿子是純潔、和平與美好的象征物。詩人把靈與肉賦予一只鴿子,就是要它代表他,在他未達到的天空或者境界中去實現(xiàn)他的飛翔,從而達成他的理想、他的行動,或者他的冒險。
游目騁懷,仰望天空?!霸谖移揭暤倪h景里/一只白色的鴿子”在飛。詩人發(fā)現(xiàn),天空并不平坦,那沖天的大火是他必須穿過的坎坷。我們好像看到一只鴿子在孤獨中飛翔,在孤單中吞咽滿天的風暴。在一張精心鋪開的白紙上,我們既看到了詩人理想主義的炮彈,也看見了現(xiàn)實主義的炮灰。詩人已經(jīng)把鴿子當成了他的炮彈,在他精心遴選的文字天空前行。而我們看見的“一只黑鳥/也許只是它的影子”“也許灰燼”,這些撲簌簌而下的物質(zhì),就是從他身上掉下的炮灰。
詩人為達成那高蹈的飛翔理想——“繼續(xù)在飛、在飛”“依舊高飛”。
多么蕩氣回腸,多么決絕與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