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勇 李迪 鐘麗珍 王茂湘
進展性腦卒中是一種腦卒中以后臨床癥狀進行性加重的疾病類型[1]。患者常出現原有神經功能缺損的加重或出現同一血管供血區(qū)受損的新癥狀[2],需要積極進行控制,以改善神經功能和身心健康[3]。阿司匹林腸溶片、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等藥物多用于進展性腦卒中的臨床治療[4],但單純采取以上藥物治療,部分患者癥狀控制仍然欠佳,且易產生不良反應[5]。因此,本研究納入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住院治療的80 例進展性腦卒中患者開展本次研究,以單獨實施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為對照,在進展性腦卒中患者接受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阿托伐他汀治療后,對其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進展性腦卒中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40 例。對照組中,男18 例,女22 例;年齡47~78 歲,平均年齡(63.57±6.15)歲。研究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齡48~77 歲,平均年齡(63.61±6.1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對比,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治療。利用阿司匹林腸溶片、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等藥物配合改善腦循環(huán)、腦保護、抗腦水腫、調整血壓、調整血糖等措施進行治療。連續(xù)治療14 d。
1.2.2研究組 給予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阿托伐他汀治療。常規(guī)腦血管病方案同對照組。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口服,20 mg/次,1 次/d,連續(xù)治療14 d。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 判定標準:優(yōu):治療后,患者的相關癥狀及臨床表現消退>75%,病情穩(wěn)定;良:治療后,患者的相關癥狀及臨床表現消退50%~75%,病情基本穩(wěn)定;差:治療后,患者的相關癥狀及臨床表現消退<50%,病情不穩(wěn)定。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100%。
1.3.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4 d 后的NIHSS評分 于治療前、治療14 d 后采用NIHSS 評分判定神經功能缺損程度。NIHSS 評分0~58 分,評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
1.3.3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14 d后,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乏力嗜睡、嘔吐、惡心。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比較 治療14 d后,研究組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比較[n(%),%]
2.2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4 d 后的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 后,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NIHSS 評分(7.44±1.33)分低于對照組的(11.58±3.47)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4 d 后的NIHSS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14 d 后的NIHSS 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14 d 后比較,bP<0.05
2.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臨床研究表明[6,7],近年來,進展性腦卒中的臨床發(fā)病率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引起臨床重視。若治療不當,將加重病情的治療難度,甚至增加死亡率、致殘率以及復發(fā)率[8],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需引起重視,給予患者有效的救治工作,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并大幅度改善預后。
隨著醫(yī)學上對進展性腦卒中重視程度的提升,已經明確能夠導致患者進展性腦卒中的病因較多,包括腦部疾病、心臟疾病以及遺傳性疾病等。針對進展性腦卒中患者,臨床常利用阿司匹林腸溶片、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等藥物配合改善腦循環(huán)、腦保護、抗腦水腫、調整血壓、調整血糖等措施進行治療,但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情況緩解欠佳,整體療效不能令臨床滿意[9-11]。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4 d 后,研究組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4 d 后,兩組患者的NIHS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接受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阿托伐他汀治療后,更有利于促進臨床癥狀消退,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接受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阿托伐他汀治療后,臨床用藥安全性很高。這主要是因為:①利用阿司匹林腸溶片、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丹紅注射液等藥物配合改善腦循環(huán)、腦保護、抗腦水腫、調整血壓、調整血糖等措施進行治療,能夠解除腦血流循環(huán)障礙,控制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促進臨床癥狀消退;②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發(fā)揮穩(wěn)定動脈斑塊、預防栓塞形成,抗氧化、抗炎癥的作用。二者聯用,能夠提高藥效,提高腦組織缺血區(qū)血液灌注,減輕神經功能缺損[12-16]。
綜上所述,進展性腦卒中患者接受常規(guī)腦血管病療法+阿托伐他汀治療后,臨床病情改善優(yōu)良率更高,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得到更好的改善,且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