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并沒有高低之分—人們所受的折磨不應該被拿來比較,因為痛苦并不是一場比賽。
誰不愛美呢?在這個愛美的時代,焦慮無處不在??墒?,審美的標準從來不是唯一的。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但要學會接納并愛自己的所有。與素顏和解的背后,是與真實的自己和解。
無論是誰,都難免偶爾陷入或深或淺的抑郁之中,我也有過許多次這樣的時刻?;叵肽切r候,真正有效的自救或許是以下這些:盡量出門,多曬太陽,一個人的時候看各種美食紀錄片。你總會感知到:生活雖有高低,但它總是熱氣騰騰的。
我們以各種方式與他人的苦難產(chǎn)生關聯(lián)。所謂同情,就是“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我的感情”。我們不是為別人的父母子女而哭,而是透過他們看到了自己的親人。我們要祈福的,也不是不相干的陌生人,而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知交朋友。
我既不羨慕“買得起”的人,也不羨慕“買不起也敢買”的人,我羨慕的是金錢的主人。真正的“金錢的主人”并不在于擁有多少金錢以及敢花多少錢,而是“無須為了金錢去做不喜歡的事情或者出賣自己時間、心情的人”。這里面其實包含了“快樂地賺錢的能力”“為快樂花錢的能力”和“克制欲望的能力”。
那些很能抗壓的人,乍看上去精神很強大,其實我覺得是他們更擅長跟有可能傷害自己情緒的人保持距離。人的精神力其實都差不多,能夠預見傷害、提早回避,就能保護自己的情緒。
它會保護我們一部分的安全感,提醒我們謹防危險,在有些時候,甚至會激勵我們戰(zhàn)勝挫折,解決困難。
人往往只有承擔了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才會獲得真正的自由。
誠實是比同情更有效的良藥,它有撫慰人心的力量,卻往往深藏不露。
不管在任何時候,我每天都需要獨處的時間。獨處并不是孤僻,這是我在和自己社交。
允許自己悲觀、失望,甚至崩潰,但情緒爆發(fā)之后更多的還是要問自己:“我在這些糟糕的事情里到底能學到些什么?”克制消費,構建自己的財物體系,管理好自己的身心,維護好自己的親密關系,以及重新投入學習,投入工作,借此給自己構建一個穩(wěn)定的內核,用以應對外界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