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新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婦產(chǎn)科,河南 鄭州 451100)
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孕齡期女性中具有一定發(fā)生率,報道顯示,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是一種高危妊娠類型,此類患者比其他孕婦更易出現(xiàn)妊娠期并發(fā)癥,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本研究嘗試探究尼卡地平聯(lián)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的療效,旨在為臨床治療本病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6 月至2020年6 月我院95例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開展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47)和研究組(n=48)。對照組初產(chǎn)婦15例,經(jīng)產(chǎn)婦32例;年齡 21~38 歲,平均(29.56±4.21)歲;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22.5~27.8kg/m2,平均(25.74±1.03)kg/m2;開始治療時孕周 17~30周,平均(22.54±2.76)周。研究組初產(chǎn)婦18例,經(jīng)產(chǎn)婦30例;年齡 22~39 歲,平均(30.27±4.13)歲;BMI 22.8~28.3kg/m2,平均(26.12±1.08)kg/m2;開始治療時孕周18~30周,平均(22.83±2.41)周。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產(chǎn)情況、年齡、BMI、開始治療時孕周)對比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選例標準
1.2.1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高血壓診斷標準[3];②自然受孕;③單胎妊娠;④無妊娠期糖尿??;⑤臨床資料完整,能滿足本研究需求。
1.2.2 排除標準:①肺結核、乙肝等傳染性疾病患者;②惡性腫瘤患者;③心腦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④凝血功能障礙者;⑤感染性疾病患者;⑥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⑦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兩組入院后均給予控制飲食、合理安排作息等基礎干預,并于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解痙及鎮(zhèn)靜類藥物積極行對癥支持治療,并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50mg/次,1 次/d。研究組于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尼卡地平治療,口服尼卡地平20mg/次,3 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①兩組治療效果,治療2周后評估,評估標準[4]:舒張壓降低≥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圍,或舒張壓降低>20mmHg,或收縮壓降低>30mmHg,且降至正常范圍,為顯效;舒張壓降低小于10mmHg 但低于100mmHg,或收縮壓下降20~30mmHg,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②兩組治療前、治療2周后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小板計數(shù)(Platelet,PLT)、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③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頭暈、惡心、頭痛、嘔吐;④兩組妊娠結局,包括早產(chǎn)、胎盤早剝、新生兒窒息、產(chǎn)后出血、胎兒窘迫。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 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治療2周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為78.72%,組間對比,研究組較對照組高(χ2=4.540,P=0.033),詳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n(%)]
2.2 MAP、PLT、PAR:治療前,研究組 MAP、PLT、PAR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MAP、PLT、PAR 均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 MAP 較對照組低(P<0.05),研究組PLT、PAR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 MAP、PLT、PAR 比較 ()
表2 兩組 MAP、PLT、PAR 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組別 n 48 47 MAP(mmHg) PLT(×109/L) PAR(%)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98.12±10.35 75.37±7.56a 248.15±40.67 191.58±31.04a 97.56±9.82 80.69±8.12a 245.33±38.29 195.42±33.56a 0.270 3.306 0.248 0.579 0.787 0.001 0.729 0.564 83.37±10.46 81.63±9.49 0.847 0.398 74.33±8.81a 75.42±8.26a 0.622 0.536
2.3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42%,對照組為6.38%,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15,P=0.735),詳見表 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n(%)]
2.4 妊娠結局: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為16.67%,對照組為36.17%,組間對比,研究組較對照組低(χ2=4.659,P=0.031),詳見表 4。
表4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n(%)]
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血壓水平較高,易引發(fā)子癇前期,表現(xiàn)為血壓突然升高,并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現(xiàn)心力衰竭、顱內(nèi)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母嬰安全[2]。因此,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妊娠期積極有效控制血壓,對改善妊娠結局至關重要。
孕早期是胎兒發(fā)育的重要階段,給予藥物治療易引發(fā)多種致畸事件,不適合用藥治療,主要應給予控制飲食、改善生活習慣等進行干預。綜合考慮子宮螺旋小動脈的轉化形成過程,孕中期可適量給予藥物控制血壓。既往研究指出,小劑量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子癇前期發(fā)生、改善妊娠結局的作用[6]。本研究從孕中期開始對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進行治療,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發(fā)現(xiàn)患者PLT、PAR 得到良好改善,但血壓控制效果仍不盡理想,整體療效仍有待提高。尼卡地平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通道拮抗劑,口服后可迅速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選擇性阻滯電壓依懶性鈣通道,有效抑制Ca2+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降低平滑肌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進而降低興奮收縮血管偶聯(lián)反應,擴張全身血管,減小阻力血管的收縮反應,達到有效松弛平滑肌、降低血壓的目的,同時能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發(fā)揮降壓效果[7]。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尼卡地平聯(lián)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的總有效率提高至93.75%,患者治療2周后MAP 得到進一步降低,且未明顯增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通過隨訪發(fā)現(xiàn),研究組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僅為1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6.17%,提示尼卡地平聯(lián)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能有效改善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結局,進一步證實其具有較高有效性和可行性。
綜上所述,尼卡地平聯(lián)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是治療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患者的安全有效方法,能進一步降低患者血壓水平,減輕用藥期間血小板聚集功能,改善妊娠結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