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愛保
(宜春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2017 年 2 月 18 日,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設”,要求培養(yǎng)工程實踐能力強、學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人才。 新形勢與新戰(zhàn)略對我國傳統的工程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挑戰(zhàn),迫切需要大量工程實踐能力強、創(chuàng)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并能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高素質復合型的“新工科”人才。
高等數學課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經管、農、醫(yī)各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有利于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yǎng), 同時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由于其內容抽象、邏輯思維強,教學方法單一,考核模式片面,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有些學生只會算,不會應用,實踐能力不強,教學效果不理想。
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積極探索推行多元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取得顯著成效。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結合高等數學課程特點和地方高校多元化人才培養(yǎng)目標,建設配套的多元化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體系,改革教學模式,實現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多元化,提高教學效果, 為新工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積極思考的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為實現該目標,各高等院校大力提倡教學改革, 探討多元化教學改革新思路和新舉措。信息化時代智慧教學系統雨課堂、 泛雅超星智學習通、智慧樹、優(yōu)課聯盟、中國大學MOOC 等網絡教學平臺的興起,為多元化教學的運行提供了可能。
要想打造一堂“金課”,教師要做到理念創(chuàng)新、內容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 為激發(fā)學生對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探索一種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的BOPPPS 教學模式,應用于高等數學多元化教學。
BOPPPS 教學模式由導言(Bridge-in)、學習目標(Objective/Outcom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 (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測(Post-assessment)和總結(Summary)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構成[1],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及課堂組織教學的一種有效模式。
將BOPPPS 模式的6 個環(huán)節(jié)應用于整個教學過程,具體分為課前線上學習、課中線下教學、課后線上測試與總結三大部分。
教師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智慧教學學習通平臺發(fā)布教學資源,上傳預習任務(包括導言、前測),監(jiān)測學生自主學習進度; 學生根據教師發(fā)布的導言,明確學習目標,線上學習教師發(fā)布的教學資源,完成前測練習。
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學習過程是BOPPPS 教學模式的核心部分。 在多媒體教室教師運用雨課堂平臺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雨課堂在線簽到對學生進行考勤,根據學生課前線上前測學情,深化講解,剖析難點, 組織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參與課堂學習,并及時給予點評;學生根據前測結果,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聽講,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討論。
教師在學習通平臺上發(fā)布作業(yè), 可規(guī)定完成時間,監(jiān)控學生提交情況,檢驗學生對教學內容是否掌握,學生建模能力和Matlab 軟件運用是否提高,分組展開討論,對問題進行總結,根據學情反饋,對教學進行改進;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完成教師發(fā)布的作業(yè),提交解題結果。
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點眾多,各知識點間既相互牽連,又各具價值。 為提高學習效果,以篇章為單位將高等數學課程進行問題模塊化處理。 搜集整理割圓術求面積問題、血藥濃度問題、觀圖最佳距離問題、導彈追蹤問題、海監(jiān)船執(zhí)法問題、小樹生長過程問題、游輪上的傳染病人數問題、通信衛(wèi)星的覆蓋面積問題、空間探測器表面溫度問題、 農夫分牛問題10 個案例對應高等數學十個篇章知識,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實施多元化BOPPPS 教學模式。
以一階微分方程知識點為例,對應游輪上的傳染病人數問題:一只游輪上有600 人,一名游客患了某種傳染病,12 小時后有 3 人發(fā)病。 (1)用 Logistic 模型建立感染人數增長模型;(2)用Matlab 軟件求該模型的解析解;(3) 分別計算 50、60、70、80 小時后被感染人數;(4)如何利用游輪上的現有資源采取什么措施減少被感染人數?
多元化教學在教學資源相對完善的條件下,分課前、課中、課后三步實現BOPPPS 教學。
首先,課前根據教學目標規(guī)劃學生預習任務。 (1)查閱資料,建立Logistic 模型應滿足的條件;(2)一階微分方程的類型和解法;(3)查閱MATLAB 軟件中微分方程的求解命令及其使用方法;(4)布置前側練習。其次,課堂深化講解。 教師歸納總結講解一階微分方程的類型和解法;然后讓學生參與學習,提示傳染病的發(fā)病率一方面受感染人數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未感染人數的制約;討論如何對游輪上傳染病問題建立Logistic 數學模型,Logistic 數學模型是一階微分方程什么類型,如何求該問題的解析解和數值解,并通過MATLAB 軟件繪圖,研判函數特征和各時間點的感染人數,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
最后,課后在學習通上發(fā)布作業(yè),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在學習群中展開討論,總結傳染病的擴散、生物種群的繁殖、信息的傳播、新技術的推廣、商品的銷售等現象都符合Logistic 限制性增長模式。
通過學習通學情統計和雨課堂教學分析顯示,學生能很好地完成課前預習任務點,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討論,課后能積極主動參與案例拓展討論,提高了數學素養(yǎng)和科研能力。
多元化BOPPPS 教學模式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既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2]。
將多元化教學模式應用到宜春學院醫(yī)學院2020級臨床醫(yī)學(1)(2)班、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2020 級化學(師范類)班、應用化學班四個班級,由于教學模式新穎,教學信息豐富實用,且融合了當代青年追求時尚創(chuàng)新的特點,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自主學習參與度高,教學效果良好,考試優(yōu)秀率提升,2020 年度學生評教上學期96.66 分、下學期97.91 分,平均97.28 分的優(yōu)良成績,居全院教師排名第二,得到師生的肯定。
該教學模式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1)全校多媒體教室教學系統都是由學校網絡管理中心維護管理,建議網管中心在服務器端制作映射文件安裝系統時,把Office、雨課堂、MATLAB 等常用教學軟件安裝好。 若后期教師自己安裝,使用后系統自動會還原覆蓋,導致軟件不能正常使用,影響教學效果。
(2)由于增加了前測練習、后測練習和軟件使用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評分時應給教師更高的考核自由度。
高等數學是大一新生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是每年九月份舉辦,這就要求學生在學好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等課程的基礎上,拓展數學思維,在后續(xù)學習中結合專業(yè)知識和軟件編程能力,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藍橋杯青少年創(chuàng)意編程大賽等各種高水準的技能競賽, 學以致用,不斷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