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威紅
摘 要:本文針對現在社會上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焦慮熱點:孩子無心上學、沉迷網絡、好玩好動、靜不下來等問題,結合本人所任教班級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學情,對其中發(fā)現的問題引發(fā)思考,提出了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應注重探索德育功效,并提出了一些建議:“爭取家長的配合,降低成年人對孩子的不良影響,上好低年級信息技術課,引導好孩子的信息價值取向,畫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筆,有利于孩子的一生,這是我們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科價值之一。”
關鍵詞:信息技術;德育;教學
作為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教書育人,一直是我的一種信念,希望做好,以至更好。其中的育人就包含著很重要的德育成份。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很大一部分的家長,一些學校的老師,卻只顧眼前的短期成效,將教育的重心都放在智育成績分數上,致使一些孩子在價值取向、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上出現了一些偏差,輕生、脾氣爆燥、不服管教等事件,時有見于公眾媒體之上;青少年沉迷網絡、荒廢學業(yè)的事件,更是引起社會人士熱議和擔憂.研究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狀況,尋求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我們所有一線教師要思考的問題。而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突出課堂的德育功效也正是我正在探索的課題。為此,一直以來,本人認真觀察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思考對策。下面是本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小發(fā)現,分亨給大家。
本學年,本人擔任的是一、二年級18個班的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上課、談話、測試,我發(fā)現低年級與高年級同學在信息技術學科學習上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來說說我的發(fā)現,以及談談在教學中采取的一些應對措施。
一年級的學生沒有使用過電腦,不會使用鼠標、鍵盤,對電腦的操作零基礎,但他們都見過電腦,知道電腦是怎樣的一個物品,僅此而已。二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已經能較好地操作鼠標,沒有指法基礎,會打開、關閉系統(tǒng)窗口,會正常開、關機,但會用的軟件不多,只有“繪圖”軟件,“金山畫王”??梢哉f低年級同學的知識、技能基礎是薄弱的,但這不影響他們的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一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用幼稚的小手,笨拙地移動鼠標“單擊”操作,但“雙擊”操作還是有點困難,要操作多次才能成功。二年級的學生對鼠標的使用已經非常熟練,但對鍵盤的使用,慢慢知道了正確的指法,但不熟練,已經會單獨用電腦聽音樂,播放動畫,看視頻,能隨機點開網頁進行瀏覽。
知識技能是可以通過積累提升的,高年級同學自然熟練很多,但我的關注點在于低年級同學和高年級同學的學習態(tài)度與動機上,在這方面,他們的差異真的很大。
一、二年級的學生都比較淳樸,學習態(tài)度都是端正的,能按要求,跟隨老師的步驟去完成,去實踐學習內容。且對一切內容的學習,興趣是濃厚的。但二年級已出現了少數同學忽視學習內容,去做一些課外的與學習無關的內容。
這里,通過對比一、二年級的情況,回想去年五、六年級學生的教學體會,再加上現在社會上對青少年沉迷網絡的關注。我發(fā)現:學生學習態(tài)度轉變的關鍵節(jié)點在于二年級,從二年級開始,部分學生的關注點已經比較多地偏向玩。在日常的課間十分鐘,同學間追逐、玩耍中,已有一部分同學在扮演一些游戲里角色的語言、行為。這種現象,男生居多,少有女同學參與。我曾找這些同學聊過,問:“你玩過這游戲嗎?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游戲呢?”得到的回答是:“在家見過爸爸或大哥哥玩?!被蛘吒议L到朋友家見過別人家的大哥哥玩。還有的是“在電視上看過”。幾乎清一色的都是這類的回答。這值得我們深思,做好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二年級是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的時間節(jié)點,家庭教育是一個重要的防控陣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在課堂上,一、二年級的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由于低年級信息技術教材內容是比較簡單的,這就需要教師上課時,加倍心思去充實學習內容,可以把信息課上成一節(jié)教師引導下的活動課,讓學習內容分散到課堂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而重點的是滲透一些德育思想,讓他們正確對待信息技術的學習內容。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的“用計算機播放動畫”一課的時候,在學習完操作方法后,可以加入“聽故事、談感受、講故事”等環(huán)節(jié),請同學來說,來講。這樣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識電腦,熟悉電腦,降低學生對電腦,對電腦里面的負面內容的新鮮感,當一切都習以為常時,也就達到了防止沉迷其中的目的,也就是現在很經常聽說到的“群體免疫”。
一、二年級的信息課還要特別注意防沉迷,因為現在社會上這種沉迷現象和個案實在太多了,而一、二年級的學生,在這方面還是一張白紙,怎么在上面寫好第一筆真的很關鍵。
而要寫好這第一筆,家校配合不可缺少。要加強家校的溝能,和家長取得思想上的統(tǒng)一。讓家長明白成年人的行為對小孩子的影響,還可以利用校訊通平臺,通過手機和家長及時溝通。家長通過手機及時地了解到學生的情況,還能通過平臺把學生在家的情況反饋給學校。在學期初把一個學期的學習目標、學習要求,針對不同的學生發(fā)送給家長,讓家長更清晰自己的方向,從而能更趨向于良好的合作??梢园堰@種學情通報的作法細化到月和每星期,讓家校合作的合力能根據實際情況而及時調整。
陶行知先生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yǎng),有適當的營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毙W生在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愛猶如他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著孩子的心靈發(fā)展。所以,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讓家成為愛的海洋。
(一)多參與小孩的活動,走進小孩的心靈世界。比如:一起和他看看動畫片、一起談談動畫片里的故事情節(jié)、和小孩手牽手一起去逛逛街、一起談談他好朋友的事,讓你成為他可傾訴的對象,小孩子思想單純,遇到問題時,你可以適當提出建議,就算他一時無法接受也無所謂。
(二)和孩子一起面對他的困難,包括思想和學習上的困難。孩子雖小但思想也是復雜的,家長要以過來人的豐富人生經歷作為參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上,給孩子以正確的指引,我覺得這比單純的說教式的教育有效得多。而對于孩子學習上的困難,這就要家長也要熟悉小孩課本的整體知識結構,找到孩子的認知起點,從他的認知起點上幫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這樣做孩子的學習基礎也會越來越扎實。
(三)多引導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體育活動。
孩子的心靈有了寄托,還需要一個強健的身體,假期或有空的時間里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參與一些體育活動,比如:打打籃球、兵兵球、跑跑步等等。
(四)多給孩子點關愛和包容。
孩子畢竟還小難免會有做錯事或這或那的一些小問題,家長要有關愛和包容的胸懷幫孩子改正錯誤。當然,有時孩子會向家長提出上網或游戲的要求,我認為看情況來決定答應與否(太晚或常規(guī)作業(yè)沒完成等情況的當然要拒絕)。
總而言之,爭取家長的配合,降低成年人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上好低年級信息技術課,引導好孩子的信息價值取向,畫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筆,有利于孩子的一生,這也是我們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科價值之一。
參考文獻:
[1]張玉佩.從網絡游戲玩家探討網絡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J].新聞學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