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舒城縣舒師附小六年級
大家好!我是舒城師范附屬小學的楊潔,下面,將由我給大家講講我心中的英雄故事。
這位英雄是我的爺爺——楊龍和。他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咱們幸福村的村黨支部書記。
爺爺剛任村支書那會兒,幸福村集體經濟一片空白,還欠下了30多萬元債務。窮爭餓吵,村黨支部一盤散沙,有時連會都開不起來。
爺爺說,那時他的壓力可大呢!怎樣帶領鄉(xiāng)親們富起來?怎樣讓大伙愿意跟著支部一班人干呢?
爺爺他們在做了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決定立足本村資源——黃泥,興辦窯廠發(fā)展集體經濟。為了取信于民,爺爺和村里的黨員們帶頭集資。當鄉(xiāng)親們看到爺爺賣了家里的兩頭豬,還把給女兒置辦嫁妝的錢都拿出來辦廠時,大家信服了。在村里黨員的帶頭感召下,村里的窯廠終于辦起來了。
之后,幸福村外引內聯(lián),先后辦起了電珠廠、精米加工廠、白酒廠、復合肥廠等16家企業(yè),480多人在家門口上起了班!靠著那股實干精神,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幸福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諧幸福村。
“干部不為民服務,不如村頭歪脖樹。不怕難事辦不了,就怕群眾不來找?!边@兩句話是爺爺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爺爺每天為鄉(xiāng)親們東奔西走的忙碌身影,都印在了我的眼里、心里。有空閑的時候,爺爺會把我抱在膝上,給我講他在部隊里的故事;有時候還會把我扛在肩上去看正在建的廠子,還會拿一些問題“考”我,我說的不對,他就哈哈大笑,連說:“這樣不成,不成?!?/p>
上學后,我就不住爺爺奶奶家了。一個周末,我回爺爺奶奶家,發(fā)現(xiàn)爺爺和衣躺在沙發(fā)上,鞋子都沒脫。奶奶說爺爺為了村里廠子的事,三天三夜沒合眼了,才回來,靠在沙發(fā)上就睡著了。
爺爺醒后,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累,爺爺摸著我的頭說:“爺爺是村里書記啊。書記就是一個帶頭干事的人,困難的事、創(chuàng)新的事都得帶頭干,所以累一點能闖出來,讓全村人過上好日子,爺爺怎么都甘心呢!”
現(xiàn)在,爺爺退休了,他不僅天天關注幸福村的事情,還義務做起了紅色教育宣傳員。被周恩來總理稱為“龍?zhí)度堋敝坏暮资俏覀兊募亦l(xiāng)人,爺爺就經常帶著我們去革命烈士紀念館,講胡底的故事給我們聽。
2021年12月24日,爺爺入選2021年度安徽“最美退役軍人”。每當提起爺爺,我都會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