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 強
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殘奧會開幕式場景。
五星紅旗首次飄揚在冬殘奧會上。
冬殘奧會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專為殘疾人舉辦的以冬季冰雪運動為主要比賽項目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首屆冬殘奧會于1976年在瑞典恩舍爾茲維克舉行。
2001年,為推動和發(fā)展我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共同提出派隊參加冬季殘奧會。其時,我國殘疾人的冰雪運動還只是一項小眾性、群眾性的體育活動,起步晚,參加人數(shù)不多,且運動環(huán)境缺乏,競技水平更是不高。為此,殘疾人冰雪體育管理部門依據(jù)我國已有的基礎(chǔ)和實力,確定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為參賽項目,同時積極展開賽前訓(xùn)練。比如,選拔從事過這兩項運動,但因傷致殘的運動員;在黑龍江亞布力雪場,專門開辟雪道供運動員訓(xùn)練;積極派遣運動員參加各類國際比賽,以獲取參加冬殘奧會所需的積分;聘請專門雪具師為運動員打磨、維護雪具等。
經(jīng)過近一年的備戰(zhàn),在第8屆冬殘奧會,即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殘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首次亮相。其時距首屆冬殘奧會已有26年。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員只有4人,全部來自黑龍江,惟一的女性是21歲的盲人運動員韓麗霞。韓麗霞說,開幕式入場時,當(dāng)現(xiàn)場英文廣播中“中國”兩個字發(fā)出時,她的激動心情難以言表,記不得當(dāng)時奏的什么樂曲,只聽得不少華人高喊“中國,加油!”她和隊友們隨著代表團工作人員的口頭指揮,不斷地揮舞著手上的小國旗,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震撼。
這屆冬殘奧會設(shè)立4個大項,92個小項,中國隊參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2個大項,3個組別,8個小項的比賽,但無論是雪上裝備還是競技水平,都與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韓麗霞說,當(dāng)時用的雪板是國外的,帶去的滑雪手套也有些厚,控制雪杖不方便。到了比賽地,隊里現(xiàn)買了滑雪手套和雪鏡。
開幕后第二天,韓麗霞就參加了女子10公里越野滑雪比賽。領(lǐng)滑員是賽會指派的老外。適應(yīng)場地時,中國代表團翻譯把“上坡”“下坡”“左轉(zhuǎn)”“右轉(zhuǎn)”等指令的英文一一教給韓麗霞,韓麗霞用漢字注音強記下來。賽前,教練一再囑咐:重在參與,堅持到最后,能滑下來就是勝利,但首次參加奧運會的韓麗霞還是感到緊張,同時擔(dān)心犯規(guī)。間隔30秒出發(fā)后,她很快忘掉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比賽中。
韓麗霞原本是田徑運動員,主攻100米、200米短跑和跳遠等項目,轉(zhuǎn)項到滑雪才不到一年。越野滑雪是強調(diào)體能和實力,又講求技戰(zhàn)術(shù)的傳統(tǒng)性雪上基礎(chǔ)項目。與北歐等雪上強國選手同場比拼,韓麗霞感到從未有過的體力消耗。到7.5公里時,她感到體能到了極限,鼻涕都流出來了。教練和代表團成員跑到計時點不斷為她鼓勁:“沒問題,調(diào)整好心態(tài)!”這促使著她拼盡全力,咬牙堅持著。在一個拐彎處,由于沒有聽清領(lǐng)滑員的指令,她偏離路線,摔了一跤,但她很快起身,繼續(xù)前行。終于,她成功滑到終點。當(dāng)?shù)弥罱K名次是第六時,在場的中國代表團成員都很興奮。大家擁抱她,拍著她的肩膀喊:“丫頭,行啊!”
當(dāng)時沒人想到,這是中國首次參加冬殘奧會的最好成績,也是一個填補空白,載入史冊的起點紀錄。
韓麗霞說,那屆冬奧會讓她和同伴們感到榮幸的不是完賽和取得成績,而是代表中國殘疾人首次站到冬殘奧會賽場上。記得在比賽現(xiàn)場,一個日本記者對中國代表團能參加冬殘奧會冰雪項目不太理解,說這是投入很大,要有很強經(jīng)濟實力才能搞的運動項目。而中國代表團領(lǐng)導(dǎo)給他的回答很是硬氣:“我們要么不搞,要搞就是最好的!”
在冬殘奧會的餐廳和大巴車上,許多人看到韓麗霞運動服上的“中國”字樣,都豎起大拇指。工作人員將這個細節(jié)告訴她,她不解地問:“這是為我們拿到了成績,還是為中國參加了冬殘奧會?”當(dāng)?shù)玫健皟蓚€都有”的回答時,韓麗霞開心地笑了。
時隔20年,北京冬殘奧會勝利閉幕時,中國代表團榮登金牌和獎牌榜首位。撫今追昔,韓麗霞不無感慨:“我又想起了當(dāng)年我們回答那位日本記者的話。事實表明,中國人說得到,更做得到!”
2002年,第8屆冬殘奧會在美國鹽湖城舉行,中國首次參賽。見上文。
2006年,第9屆冬殘奧會在意大利都靈舉行。中國代表團共派出8名運動員參加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兩個大項、22個小項的比賽。其中,中國隊首次參加男子越野滑雪接力賽,獲得第九名,并以近34秒的優(yōu)勢擊敗亞洲冰雪強隊日本隊。盲人姑娘韓麗霞獲得越野滑雪女子15公里比賽的第七名,在參賽隊員中成績最好。中國運動員與歐美選手的差距在縮小。
2010年,第10屆冬殘奧會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中國派出7名運動員繼續(xù)參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兩個大項、20個小項的比賽。吳園園獲得女子站姿5公里傳統(tǒng)式越野滑雪第五名,這是中國冬殘奧代表團自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吳園園也因此被稱為“單臂女俠”。
2014年,第11屆冬殘奧會在俄羅斯索契舉行。中國派出10名運動員參加越野滑雪和輪椅冰壺等兩個大項、6個小項的比賽。中國輪椅冰壺隊首次亮相,最終獲得第四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隊在冬殘奧會的歷史最好成績。
2018年,第12屆冬殘奧會在韓國平昌舉行。中國派出2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殘疾人冰球外的五個大項、30個小項的比賽。其中,殘疾人冬季兩項、殘疾人單板滑雪都是首次參賽。本屆冬殘奧會上,鄭鵬在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獲得第四名,創(chuàng)中國隊冬殘奧會個人項目最好成績。中國隊的最大亮點是,最后登場的中國輪椅冰壺隊穩(wěn)扎穩(wěn)打,最終以6比5的比分,戰(zhàn)勝連續(xù)三屆金牌得主挪威隊,一舉奪冠,實現(xiàn)了中國代表團冬殘奧會獎牌和金牌“零的突破”。
2022年,第13屆冬殘奧會在中國北京舉辦。中國派出96名運動員,參加全部6個大項,73個小項的角逐。最終奪得18枚金牌、20枚銀牌、23枚銅牌,共61枚獎牌,在金牌榜、獎牌榜上均居第1位,取得了我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也在參賽項目和規(guī)模等方面創(chuàng)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