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江
人民視覺
妻子在服裝廠有一個做機縫工的工友,家里有好多從廠里“順帶”回來的零布料,還有線軸、拉鏈、紐扣等若干輔料,而另一個當保潔員的朋友,家里竟然有許多箱沒拆封的垃圾袋,都是平時多領(lǐng)少用積攢下來帶回的。我有一個在單位食堂當廚師的朋友,每天都會往家里帶包子、饅頭、煮雞蛋,甚至還有菜。他說,都是賣剩下的,不然也是倒掉。我信,但不全信。
人們總認為,只有當官的才需要廉潔,普通老百姓是不存在廉潔問題的。其實,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便不難發(fā)現(xiàn),廉潔的反面——貪,跟懶一樣,也是存在很多人身上。平時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哪怕就是一個服裝生產(chǎn)流水線上的機縫工,只要有機會,也可能會暴露貪的本性。甚至有一些人,覺得能貪到單位一點財物,那叫本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我們有些人,常常在談?wù)撃切┞漶R貪官時也是很痛恨,但他們不是從正義出發(fā),而是羨慕嫉妒恨。而從一些新聞報道來看,有些落馬貪官,在還只是普通人時,對貪腐行為也是咬牙切齒,但一旦手握大權(quán)后,可能貪起來更甚。貪,不只是一個官德問題,更是道德品行問題。
這世上,除極少的人會出現(xiàn)貪腐行為外,更多的人則不貪,保持廉潔。他們能夠自覺遵守法律,接受道德紀律的約束,對欲望有著極強的自制力。
貪也好,廉也好,說到底還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行。當官的不廉潔,他們危害的不僅是國家的利益,還有黨和政府的形象,人民群眾心中的威望。少數(shù)老百姓不廉潔,一般都是貪占小便宜。這一類人,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覺得公家的財物不占白不占、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你不貪,別人也會貪。你貪我貪大家貪,誰貪到是誰的本事。
因此,做人要廉潔。廉潔,是君子之道。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廉潔的人,追求人格的完美,不為外界誘惑而動搖,不與貪婪的小人同流合污。公生明,廉生威。廉潔的人,無欲無求,無欲則剛。這樣的人,無私公正,德高而望重,受世人尊敬。人做什么職業(yè)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能丟了廉潔。丟了廉潔的人,無論當官還是做平民百姓,都會丟了尊嚴、丟了人格、丟了臉面,為世人所不齒。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