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思
傳染性喉氣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
屬于皰疹病毒科α皰疹病毒亞科,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雞是其主要宿主,對各年齡段的雞均易感。1925年于美國被首次報道,隨后遍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在我國呈地方流行。該病引起雞群產蛋下降和死亡,對養(yǎng)雞業(yè)造成巨大危害。
傳播方式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通過呼吸道、眼部進入宿主體內。患病雞和隱性感染者是直接傳染源,飼料、羽毛、車輛和工作人員等是間接傳染源。ILTV感染后可排毒6~8 d,康復雞可帶毒長達兩年。有報道指出,接種弱毒疫苗的雞與易感雞接觸也可傳染ILTV。
臨床癥狀 ILTV臨床特征是被感染雞群死亡率增加,該病的嚴重程度受病毒毒力、應激和免疫狀態(tài)影響,可分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
超急性:突然發(fā)生、傳播迅速,死亡率超過50%。感染雞出現中度至重度結膜炎、眼瞼腫脹和流淚。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喘氣和頭頸部伸展。雞從氣管排除凝結的血液和碎屑時會出現咳嗽等癥狀,一般會在3 d內死亡。
急性:特征癥狀是呼吸困難,沒有超急性嚴重。最初表現為精神沉郁和厭食。感染后4~5 d,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病雞因氣管堵塞張嘴喘氣,并發(fā)出尖叫聲和濕啰音。還會出現化膿性結膜炎、鼻竇炎和鼻涕。發(fā)病率為100%,死亡率10%~30%不等,可持續(xù)15 d。一些蛋雞會停止下蛋直到恢復正常。
慢性: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相似,出現咳嗽、濕啰音、搖頭、瞇眼、眶下竇腫脹、產蛋量下降和體重降低等。發(fā)病率為5%,通常不死亡。
剖檢變化 通常有黃色干酪樣物質粘附在喉管和氣管上,并伴有出血;眼部水腫和充血,并有分泌物;鼻孔有易嗜性滲出物;偶爾看見肺充血和肺泡增厚并伴有干酪樣滲出物;面部腫脹和粘液纖維蛋白氣管炎等病變。
診斷 ILT通過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結合實驗室檢測。常規(guī)方法包括雞胚接種、包涵體檢測、免疫熒光、血清學和分子診斷等。PCR方法具有靈敏度高、準確性好,是實驗室常用檢測方法。
防治 ILT是集約化養(yǎng)殖的重要傳染病之一??刂圃摬∫蕾囉诩皶r診斷、實施嚴格的生物安全和對雞舍的清潔消毒。黃芪麻杏石甘湯有五種中草藥(杏仁、石膏、麻黃、黃芪和甘草),可通過誘導sIgA的產生來增強黏膜免疫,減緩病癥。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手段,弱毒苗經點眼、滴鼻免疫雞群,但毒力較強可引起雞只死亡,應嚴格按說明書進行接種;強毒苗,可擦拭泄殖腔黏膜,但排毒危險性大,一般用于發(fā)病雞;滅活苗的免疫效果不理想;正在研發(fā)的基因苗可克服這些缺點,有望在消滅ILT中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