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羅唐進
留一盞燈,給最后回家的人;它代表家人的關懷與重視,也是心靈的明燈,更是讓回家的人,最感窩心的具體指標;如同航行的船只,有燈塔的指引,才能順利回到無風無浪的溫馨津口。
我當兵的時候,最想念的是家人,最想回去的地方是溫暖的家;每逢休假,必定返鄉(xiāng)團聚,由于路途迢迢,回到家多半是凌晨一時多。
鄉(xiāng)間的夜顯得特別黝黑而靜寂,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偶或聽到蛙聲、水聲、風聲之外,還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和心跳聲;由于故居四周是廣袤的稻田,沒有大樓與大樹成為遮蔽物,所以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從窗口透出的微弱燈光。
只要是凌晨時分返鄉(xiāng),在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家里還留有一盞燈,快樂的心情,不由得催促著輕快的腳步;希望能夠快一點與家人謀面,就算只能與家人聊上幾句話,也是難能可貴的福分??!
然而每次回到家,總是大門深鎖,順著窗口透出的光線,卻瞧見胞弟趴在書桌上呼呼大睡,任憑我怎么呼喊,他依然不動如山,果真睡得真沉啊!或許叫門的聲浪太大,驚醒了熟睡中的母親,母親只好起來,親自為我將鐵門拉開,好讓我能夠順利進入屋內(nèi),得以和家人歡聚。
服兵役期間,每逢夜深人靜時分回到家,只要看見一盞明燈,就足以讓我雀躍萬分。至于胞弟當年就讀高中,為了課業(yè)不得不伏案用功,累了趴在桌上休息,原本無可厚非;然而未免太過于巧合,每次都睡得很香,連叫都叫不醒,這樣的場景從來沒有改變過,反而成為日后閑話家常的重要話題之一呢!
當年胞弟在書桌上留那一盞明燈,雖然不是刻意留給我這個最后回家的人,不過我還是感念他一輩子;畢竟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平安順遂,或許就是由于心中時時深植那盞明燈,不但指引我回到溫暖的故鄉(xiāng),同時也照亮了我光明的前程,職是之故,教我怎能輕易忘懷呢!
說真格的,留那一盞燈,讓我擁有太多的感觸與感動,雖然時過境遷,然而印象卻鮮明如昔;所以日后家人外出晚歸,我都會刻意留一盞燈,讓最后回到家的人,在瑩瑩清暉指引下,有機會感受到無比的溫馨與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