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
目前新時代的競爭已經(jīng)轉化為文化與科技的競爭。推廣文化服務范圍,提高文化服務力度,是當前社會文化建設活動中的首要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發(fā)展要求,閱讀正在從個體性行為上升為國家性行為。傳統(tǒng)的以圖書館為主導的科普閱讀推廣機制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時代的閱讀要求,基于讀者感知價值背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借由受眾的意見組織閱讀,才能有效提高我國的文化服務質量。
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科普閱讀不受重視,科普讀物淡出群眾視野
2021年4月23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正式發(fā)布調查報告,一系列數(shù)據(jù)的呈現(xiàn)說明了實施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意義。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達到59.5%,報紙閱讀率為25.5%,圖書閱讀率整體增長,閱讀方式、閱讀時長正在發(fā)生變化:群眾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9.4%(如圖1所示),以移動設備為載體的閱讀活動正在逐漸展露鋒芒[ 1 ]。但細致分析相關數(shù)據(jù),科普閱讀整體并沒有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一面,相較于玄幻小說、言情小說等作品,科普讀物并沒有在閱讀服務活動中產(chǎn)生太大反響。閱讀環(huán)境的變化使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逐漸淡出了閱讀大舞臺。在以盈利為導向的大環(huán)境下,圖書館不得不根據(jù)群眾的閱讀偏好、閱讀方式去調整閱讀推廣活動,受眾更多、利潤更高的文學作品自然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以科普讀物為核心的閱讀推廣活動不受重視,群眾參與相關活動的積極性也在逐步降低。
閱讀方法多樣,傳統(tǒng)推廣難以占據(jù)市場
縱觀當前的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其熱度已大不如前。一方面,群眾對于科普讀物的“不感興趣”縮小了圖書館單位的發(fā)揮空間,導致圖書館單位只能選擇其他類型的文化作品開展閱讀推廣服務[ 2 ]。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實體式閱讀已經(jīng)無法迎合群眾的閱讀需求。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隨著我國數(shù)字化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實體化閱讀已經(jīng)逐漸淡出群眾的視野,針對成年讀者發(fā)起的調查表明,新時代下的閱讀主要以數(shù)字化閱讀為手段:有33.4%的國民傾向于“在手機上閱讀”,與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的國民(43.4%)占比相差無幾,且閱讀方式正在多元發(fā)展(如圖2所示)。此外,以聽書為主要手段的閱讀正在逐步搶占市場:2020年,我國有三成以上(31.6%)的成年國民有聽書的習慣,選擇“移動有聲APP平臺”聽書的成年國民比例達到了17.5%,選擇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聽書的成年國民占比為10.8%,還有10.4%的成年讀者通過“電子閱讀器或語音讀書機”聽書。不可否認,閱讀方式正在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改變,閱讀的碎片化、輕量化已經(jīng)成為必然[ 3 ]。
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
積極轉變推廣方式,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競爭力
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單位要想讓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取得新的成績,就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設計閱讀推廣活動方案:確保閱讀方式、閱讀媒介能夠被讀者所接受,其自然愿意參與到閱讀活動當中[ 4 ]。但就當前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實施現(xiàn)狀來看,圖書館單位并沒有對自身的定位進行調整,“讀者適應閱讀”的尷尬問題依舊存在:圖書館不愿意迎合讀者,讀者自然也有不配合閱讀推廣活動的權利,雙向抵觸,自然就無法擴大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推廣范圍。
2020年我國圖書館相關企業(yè)的數(shù)量僅為15000余家,并沒有形成集省、市、縣于一體的全國性圖書館運營網(wǎng)絡。在全新的閱讀服務背景下,圖書館單位要結合現(xiàn)代閱讀方式的變化組織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充分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在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以吸引讀者參與、改變閱讀服務機制為主要目標,做好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宣傳工作。除了對圖書館自身所持有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利用之外,更要組織線上網(wǎng)絡閱讀平臺,開發(fā)“虛擬圖書館”,打造集線上閱讀、線上評價、線上反饋于一體的網(wǎng)格式閱讀服務機制,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如圖3所示)。在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單位要允許讀者表達需求與意見,以“設計對讀者有益”的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為目標,開發(fā)線上服務機制,才能更好地完成科普閱讀推廣任務。
重視閱讀資源建設,保障閱讀推廣活動的發(fā)展性
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應該伴隨現(xiàn)代閱讀文化服務工作的推進而同步發(fā)展:除了轉變閱讀推廣方法外,更要考慮讀者的閱讀需求、定位等對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所產(chǎn)生的影響。資源匱乏是我國圖書館發(fā)起閱讀推廣活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有效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群眾意見與需求的影響;只有結合群眾的閱讀需求和閱讀目標合理導入科普資源,在讀者感知價值這一定位上全面落實閱讀推廣活動,重視資源的組織與開發(fā),才能解決因需求產(chǎn)生的矛盾問題。
我國圖書館館藏資源較為單一,文化服務力度多不足,相較于建設良好、規(guī)范運行的國家圖書館、省市級圖書館,分布在鄉(xiāng)村地區(qū)、中小城鎮(zhèn)的公共圖書館較少,文化服務力度不足。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1-2027年中國公共圖書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jié)摿扒熬皯?zhàn)略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為117930萬冊,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僅為0.84冊,而公共圖書館數(shù)量僅有3212個。群眾的閱讀需求得不到滿足,閱讀服務機制單一。在讀者感知價值視角下,圖書館單位必須做好資源整合規(guī)劃工作:在組織圖書館科普推廣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明確責任機制,提升服務質量。一方面,由市級、縣級圖書館牽頭,帶動周邊鄉(xiāng)村、社區(qū)等微小型圖書館開展科普推廣閱讀服務,提升閱讀服務效能,基于讀者感知價值視角提升科普讀物資源儲備;另一方面,爭取各級政府對社區(qū)、縣、鄉(xiāng)村圖書館的財政支持,增加投資與科普讀物資源,以大型圖書館組織的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為參考對象,在特定范圍內(nèi)組織科普閱讀推廣活動。讀者感知價值理念下,要重視讀者需求、閱讀資源、科普閱讀推廣活動之間的有機聯(lián)動,打造圖書館推廣服務網(wǎng)絡,發(fā)揮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輻射效應,讓單次閱讀推廣服務為群眾后續(xù)的文化閱讀服務。
積極發(fā)揮陣地作用,展現(xiàn)閱讀推廣活動的服務性
在讀者感知價值視角下,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定位、功能也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其始終以為群眾提供科普閱讀服務、提高當代讀者的文化素質為目標,重視對現(xiàn)代科學理念與科學技術的傳播,以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圖書館單位要配合群眾的評價調整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基本實施方案,充分考慮到不同文化素質、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科普學習需求問題,將圖書館打造為“陣地”,全面落實科普閱讀推廣活動。
為打造出讀者滿意、群眾滿意的科普閱讀服務模式,圖書館單位必須積極發(fā)揮自身的陣地作用,一方面,針對讀者的不同社會角色、受教育經(jīng)歷開展科普閱讀宣傳工作,建立從小學到高校、從少年到老年的科普閱讀宣傳推廣機制,以趣味化、科學化、真實化、綜合化為基本的閱讀推廣服務目標,加快對閱讀推廣活動服務框架的構建,完善閱讀活動服務體系。圖書館單位要精準解讀自身定位,結合現(xiàn)代文化服務思想,改變自身的閱讀推廣機制,通過廣播、電視等多媒體進行聯(lián)動,打響科普閱讀推廣第一槍。另一方面,要做好陣地上的“宣傳工作”,基于讀者感知價值的有關概念,將每一批讀者打造為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宣傳者,并要求讀者進行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宣傳工作,圖書館單位可給出關鍵素材,如科普閱讀推廣活動鏈接、活動視頻和活動記錄等,將讀者培養(yǎng)為圖書館科普閱讀活動的忠實擁護者。
開發(fā)閱讀推廣平臺,保障閱讀推廣服務的專業(yè)性
新時代下圖書館組織的科普閱讀推廣活動應該以“面向全民、全社會”為基本目標,不僅要考慮到能夠參與相關推廣活動的讀者的閱讀需求,更要考慮到不能參與閱讀推廣活動的讀者的精神需求[ 5 ]。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有效性直接受到群眾評價的影響。多平臺組織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借由現(xiàn)代數(shù)字化技術打通與讀者溝通的橋梁,可以讓低收入、低文化群體也能夠走到圖書館當中,使新時代下的閱讀推廣服務體現(xiàn)出應有的價值。
圖書館單位必須針對科普閱讀推廣服務的有關要求創(chuàng)新服務模塊:首先,開發(fā)獨屬于圖書館自身的專業(yè)科普閱讀推廣平臺,借由用戶注冊、游客閱讀等不同的服務模式培養(yǎng)讀者群體,吸引其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當中,將讀者、用戶轉化為推廣科普閱讀活動的生力軍。其次,借由推廣平臺開發(fā)面向線上、多元媒體微端的全新推廣機制,加強其與讀者之間的聯(lián)系,借由多元信息傳播媒介的輔助提升科普閱讀推廣活動的吸引力(如圖4所示)。
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圖書館應以讀者的主觀能動性和現(xiàn)代技術的多元傳播特點為切口,重新定義科普閱讀推廣服務方案。在技術手段的支撐下,每一次宣傳過程都是可保存的,圖書館也將在宣傳、記錄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經(jīng)驗。
讀者感知價值背景下開展圖書館科普閱讀推廣活動,還要考慮到讀者的需求與閱讀能力,針對讀者表現(xiàn)出來的科普素材閱讀興趣實施推廣工作。圖書館單位要始終堅定“科普閱讀推廣為讀者服務”的大方向,細致規(guī)劃科普閱讀活動推廣方案,并借由其他圖書館單位、線上平臺、現(xiàn)代技術手段的相互配合完成科普閱讀推廣任務,在滿足讀者的科普閱讀需求的同時,不斷優(yōu)化推廣方案。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劉澤醇.基于功能與用戶感知價值的智慧圖書館空間模型及構建原則[J].高校圖書館工作,2021,41(04):30-35.
[2]何苗.感知價值視角下知識焦慮對平臺用戶知識付費意愿的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21.
[3]齊向華.基于多視角的圖書館價值評價要素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29(02):60-68.
[4]王麗榮,吳一舟.公共圖書館O2O借閱之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01):114-118.
[5]俞國琴.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服務下的讀者價值需求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11):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