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樺 梁宏明
1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也越來越重視,需要不斷地在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引進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其快速的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其中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滿足學生對于公共體育課的個性化需求,促進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根據(jù)混合式教育背景下公共體育課教學重構的教學實踐分析,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共乒乓球課為例,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特征、傳統(tǒng)公共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公共體育課教學重構的措施進行探討分析。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在教學改革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為了更好的在教育改革、人才培養(yǎng)方面實現(xiàn)改進與提升,十分重視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并在公共乒乓球課中的應用效果尤為明顯,突破了傳統(tǒng)公共乒乓球課程教學中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了公共體育課教學的重構,促進公共乒乓球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2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特征
2.1 線上線下雙向學習模式
混合式教學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夠實現(xiàn)線上線下的雙向學習,公共體育課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具有較多的互動,而通過混合教學模式則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這一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過后的教學效果對現(xiàn)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也能夠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學生的反饋對教學進度進行調整和制定,而學生也能夠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學習,將自身對于公共體育課程中的誤區(qū)和難點進行及時的反饋,通過這樣的形式,教師能夠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
2.2 學習資源的豐富性,突破時間、空間和人數(shù)的限制
混合式教學模式還具有學習資源豐富性的特點,傳統(tǒng)的公共體育課教學只局限于線下教學,教師通常依托于教學大綱和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開展教學活動,而混合式教學能夠充分的將網(wǎng)絡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充實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選擇自身喜歡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微視頻的形式傳到網(wǎng)絡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進行知識的學習,將傳統(tǒng)的教師課堂傳授模式進行突破,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時間、空間以及教師教授人數(shù)的突破,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3 更好的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
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的特征還包括能夠實現(xiàn)對公關體育課程運動項目技戰(zhàn)術視頻的分解,從而更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傳統(tǒng)的公共體育實踐教學基本都是由體育教師帶領學習,時間較短,學生的學習效果較差,而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通過將網(wǎng)絡教學視頻進行碎片化分解,提高學生對于每個動作的學習程度,滿足學生對于不同體育運動、相同體育運動不同部分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實現(xiàn)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 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存在的不足
3.1 體育基礎設施不完善
現(xiàn)階段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體育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首先,高校之中缺少足夠的體育場地開展公共體育教育活動,因為公共體育教育設計的體育運動種類繁多,每一項體育運動都需要一定的活動場地作為支持,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還是只建設有籃球場、足球場等日常的體育場地,沒有類似于網(wǎng)球、排球等小眾體育項目的場地,導致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其次就是公共體育課程教材更新不足的問題,大部分高校在公共體育課程教材的使用上仍沿用傳統(tǒng)的教材版本,教學內容常年不變,已經(jīng)不能適應體育教育改革的需要,學生在其中無法接觸和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造成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3.2 課程設置不合理
現(xiàn)階段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問題,大部分高校的公共體育課在課程設置上多數(shù)以技能主導類運動教學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初學者具有較高的難度,不利于學生對于運動項目的入門學習,同時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以及課時的安排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無法實現(xiàn)有效的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也無法滿足學生對于運動的學習要求,在公共體育課程的學時安排方面,教學大綱則中主要以技戰(zhàn)術的教學為主,而學生在實際的學習期間無法有效的學習更多的技能,從而導致教與學的矛盾出現(xiàn),所以,現(xiàn)階段高校公共體育課在課程設置方面的不足,不能滿足教師與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要求,導致高校公共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得不到顯著的提升。
3.3 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高校公共體育課在教學中還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首先,高校在開展公共體育課的過程中單一的以大綱進行課程教學,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學生沒有從中獲得體育運動的樂趣,導致學生對于公共體育課的學習興趣不足,其次,高校在開展公共體育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對于不同運動的參與熱情和愛好,只是單一的進行課程的開展,導致部分喜歡籃球的學生被劃分到排球學習課程之中,學生沒有自由的學習權利,導致學生在課上學習的參與度較低,學習興趣不足,進而造成公共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
3.4 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也是現(xiàn)階段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師數(shù)量方面存在嚴重的短缺,尤其是隨著國家不斷推動素質教育,增強國民體魄也越來越重要,各種體育運動不斷地受到推廣,而相應的專業(yè)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卻沒有得到對應的提升,造成許多公共體育課程無法得到有效的開展,其次,高校從事體育專業(yè)的教師整體素質需要提升,大部分為剛剛畢業(yè)的學生,沒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導致在實際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較低,同時,在高校任職的體育教師還存在著科研能力較低,學歷層次偏低的情況,對于公共體育的教學改革能力具有一定的制約性,不愿意接受新鮮的事物,所以高校公共體育的教師隊伍的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
3.5 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也是現(xiàn)階段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由于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導致很多時候對于學生對于公共體育活動的理論知識的學習的重視程度過重,而忽視了學生的在體育運動能力方面的提升,對于學生的綜合評價主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目己藰藴?,進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味的進行應試性的學習,而不去關注自身在體育運動中能力的提升,導致自身的綜合能力出現(xiàn)偏差,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其次就是對于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教學主體的作用,但由于對于教師的考核評價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獦藴剩斐山處熢诮虒W的過程中往往趨向于理論知識和考試內容的學習和知識的重點講解,而對于學生考試成績無關的實踐教學與運動技能教學不予重視,造成公共體育運動教學的整體質量下降。
4 混合式教育背景下公共體育課教學重構的措施——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共乒乓球課為例
4.1 完善乒乓球教學基礎設施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教學重構,需要不斷地完善乒乓球教學的基礎設施,混合式教學需要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共同開展,所以首先需要實現(xiàn)線上教學設施的完善,將乒乓球課程線上教學需要涉及的教學輔助工具、視頻課件、微課視頻等不斷地進行完善,從而更好的為教師開展乒乓球線上教學活動提供教學基礎設施的保障,促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其次,就是要不斷地完善線下乒乓球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有針對性的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場地中規(guī)劃處足夠的乒乓球運動場地,并增加乒乓球的設施,為學生能夠開展乒乓球運動以及開展乒乓球競賽提供足夠大且設施完備的場地,從而更好的保障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有效開展。
4.2 豐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教學重構,需要不斷地豐富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在乒乓球課程中的學習興趣,首先實現(xiàn)乒乓球線上教學的豐富,在混合式教學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線上教學資源平臺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前將所要學習的與乒乓球技戰(zhàn)術知識相關的教學視頻進行上傳,使學生在課前對知識內容、知識體系以及重點難點進行提前預習,并在線上平臺與教師形成溝通與談論,將自身不懂或者對于教師的教學視頻的不足提出自身的建議或意見,從而既能夠實現(xiàn)課程的預習,又能夠使教師在課前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和總結,并在下一階段組織學生進行協(xié)作式和探究式教學,從而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豐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其次,就是要實現(xiàn)乒乓球線下教學的豐富,教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分組教學等教學模式,根據(jù)每一名學生對于乒乓球的學習情況和技能提升進度,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從而形成實踐教學、小組談論、協(xié)作練習的教學教學模式,既能夠提升學生在乒乓球學習中的興趣,又能夠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
4.3 加強公共乒乓球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教學重構,需要不斷地加強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首先需要不斷地加強現(xiàn)有乒乓球教師的培訓力度,既培訓其在乒乓球專業(yè)教學中實踐教學能力,又要提升其對于先進教學方式的學習能力,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接受和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等先進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xiàn)其教學質量與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就是要注重提升乒乓球教師的科研能力,實現(xiàn)教師職稱的提升,從而更好的促進乒乓球教學活動的開展,第三,就是要不斷地引進師資力量,不僅要提高公共體育課教師的整體薪資待遇水平,還可以為優(yōu)秀的教師提供職稱提升的路徑,從而吸引更多的專業(yè)教師和青年教師投身到公共體育教育事業(yè)中,促進教師數(shù)量的提升,為公共體育乒乓球課程的有效開展提供足夠的高素質教師。
4.4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教學重構,需要不斷地完善公共體育乒乓球課程教學的評價體系,首先可以充分的應用混合式教學中的過程性評價體系,通過乒乓球實踐教學以及乒乓球線上教學共同開展的形式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評價,既能夠有效的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乒乓球技術的掌握情況,從而能夠對自身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能夠采取針對性的調整方式實現(xiàn)自我的調整與提升,增加學生對于乒乓球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使教師在其中獲取更多關于學生的信息,提高教師對于學生的理解,提升教師對于學生綜合評價的客觀性,而且通過采取線上線下雙向過程性評價的方式,能夠使教師在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有更為明確的認識,從而能夠及時的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同時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
4.5 加強師生交流,促進全面發(fā)展
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課乒乓球課程的教學重構,需要在乒乓球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師生交流,促進全面發(fā)展,線上教學平臺建立具備的最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度以及學習成果,并能夠在教學平臺上得到學生對于公共體育課乒乓球教學的意見與反饋,而且線上平臺還能夠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使線上教育平臺能夠成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紐帶,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的應用,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積極的在平臺上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解答技能上的疑惑。乒乓球運動技戰(zhàn)術的學習能夠在線上平臺上開展,并能夠充分的應用線上平臺資源豐富性的優(yōu)勢,提升學習效果,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分析學生在線上線下的學習情況,更為準確地調整線下教學的內容和進度,及時的對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教學進度進行調整,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乒乓球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 結語
現(xiàn)階段,在高校之中進行公共體育課乒乓球教學重構是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所以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充分的發(fā)揮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價值,并從完善乒乓球教學基礎設施、豐富教學模式、加強公共乒乓球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以及加強師生交流等多個角度開展教學改革,從而更好的實現(xiàn)公共體育乒乓球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使學生能夠從乒乓球的學習與鍛煉中找到樂趣,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一般A類項目《基于混合式教學背景下公共體育課教學重構的應用研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網(wǎng)球課為例》(項目編號2020JGA18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