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一個由數(shù)百名小朋友手持和平鴿模型的節(jié)目《雪花》,令人印象深刻。節(jié)目中,小朋友們圍繞在巨型雪花周圍舞蹈,最后匯聚成一個心形,而有一只“掉隊的小鴿子”沒有融入進來,此時一位同伴跑過來,拉起掉隊“小鴿子”的手,一起跑回隊伍。
這是一段充滿寓意的表演,也是一個充滿啟示的故事。表演中這一獨特細節(jié)設計,源自排練時的真實瞬間,當時確有一名小朋友表演時掉隊了,一位小姐姐過來拉了一把。溫情一幕被導演組捕捉到后,深感動容,于是把“偶然事故”變成了“驚艷故事”。感人的時刻、溫暖的牽手,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可愛純真,也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
由此,人們不僅被“一個都不能少”的表演破防了,而且從中感悟良多。對教育事業(yè)而言,最受啟迪的莫過于不能放棄每一個學生。這絕非一句空話,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成績暫時落后、學習進步略微緩慢、學習條件稍顯欠缺的孩子來說,倘若有人能及時伸出雙手拉一把、幫一幫、帶一帶,很可能會突破學習與成長的瓶頸,收獲不一樣的進步。
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首先在于不放棄那些學習過程中被認為落后的孩子。從學習成績出發(fā),或許有高分與低分的區(qū)別;但從教育規(guī)律出發(fā),不能把學生按照分數(shù)簡單劃分成優(yōu)與差,更不能以此為依據(jù)來分配教育教學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項尊重教育、尊重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應照見公平、帶著溫度,也尤為需要關注那些存在退步、下滑趨勢的學生,弄清楚他們?yōu)槭裁础暗絷牎绷耍M而想辦法讓他們跟上。
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本質上是一項合作議題,是需要包括學校、教師與家庭在內的多方主體共同完成的課題?,F(xiàn)實中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存在難教、難學、難管理的現(xiàn)象,有的是學校層面上關注少了,有的是家庭層面上放縱多了。其結果是,任何一環(huán)松勁,都很難確保孩子在教育成長過程中全面、均衡發(fā)展。
教育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己決不言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有不斷提升、螺旋上升的周期。在此期間,或許有快速進步的喜悅,或許有懵懂費解的難題,或許有困擾良久的問號,其實都是成長的磨煉。從更廣意義上說,教育是讓學生認識并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是愛的歷程,也是照亮自己、他人與前路的火炬。不放棄、不拋棄,在互幫互助、鼓勵前行中增強學生自尊、提升教育自信,我們都會成為教育發(fā)展的大贏家。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2022年2月11日第二版;作者:田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