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
本文通過對天津市體育中考排球課堂教學相關影響因素的分析,為天津市體育中考新時代下排球教學的發(fā)展提出科學、合理化的建議。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天津市體育中考視域下排球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為研究對象,并以天津市某中學為調查對象。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測試結果分析
田麥久教授在他所撰寫的《運動訓練學》一書中明確提出,體能培養(yǎng)是影響人體各個機體的基礎運動能力,包括各種身體的形態(tài)、各種機能及各種身體素質。普通的體能就是人們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所完成的一切技術活動的能量。體育中考考核內容對考生各項身體素質要求嚴格需具備耐力、爆發(fā)力、靈敏性以及排球技術的球感等特點。實驗正式開始前,將兩個組內的實驗對象的體質情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結果分析兩組實驗對象是否符合實驗的基本要求。
由表1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男學生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肺活量和體育中考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之間經(jīng)過T檢驗(P>0.05)差異性顯著,有助于本實驗的進行。
由表2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女學生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肺活量和體育中考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之間經(jīng)過T檢驗(P>0.05)差異性顯著,有助于本實驗的進行。
2.2 體育中考排球課堂教學一至八周教學方案
周次:一至四周
教學階段:第一階段基本技術學習
教學內容:
學習準備姿勢與移動、正面上手墊球,并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
復習正面上手墊球和腳下移動,學生掌握體育中考各項內容(跑跳投);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復習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周次考核找出問題進行解析;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學時:一學時/45分鐘
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課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無球技術、正面上手墊球和體育中考考核內容球等基本技術要領。使多數(shù)學生對排球運動產(chǎn)生一定的學習興趣。
通過復習使學生的正面上手墊球和腳下移動技術得到進一步鞏固;掌握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動作要領;對排球運動產(chǎn)生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通過復習使學生的墊球動作技術得到進一步鞏固;考核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技術水平并模擬考核環(huán)境做到學生具備應對考核能力。
周次:四周至五周
教學階段:第二階段基本技術鞏固與各項內容提高
教學內容:
鞏固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加強自墊球的考核內容;提高身體素質專門性訓練。
進行跑跳投的專門性練習;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復習本周學習內容,進行周次考核找出問題進行解析;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教學目標:
通過進一步鞏固練習,使學生技術掌握的更加嫻熟。
通過增加練習難度,使學生在稍微復雜環(huán)境下能夠完成跑,跳,投等基本動作;初步掌握體育中考基本技術要領。
通過復習使學生的墊球動作技術得到進一步鞏固;考核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技術水平并模擬考核環(huán)境做到學生具備應對考核能力。
學時:一學時/45分鐘
周次:五周至八周
教學階段:第三階段教學總結,技能考核,模擬體育中考。
教學內容:
進行體育中考排球項目的模擬考核,進行點評以及技術指導;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進行體育中考(跑跳投)的技術考核,進行總結評價;提高身體素質的專門性練習。
模擬體育中考考核環(huán)境(跑跳投)加排球專項綜合性考試得出分數(shù)進行總結。
教學目標:
通過對排球專項的內容考核得知學生面臨考試還存在的問題,得以及時改正并及時知道并做出分析。
通過對學生體育中考的模擬技術考核得知學生的技術缺陷及不足,進行指導總結。
通過體育中考綜合模擬考核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技術水平并模擬考核環(huán)境做到學生具備應對考核能力。
學時:一學時/45分鐘
3 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育中考基本技術掌握情況的對比分析
根據(jù)表3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實驗前后兩組男生體育中考不同教學模式下測試數(shù)據(jù)提升有明顯差異P=0.001(P<0.05)。
通過數(shù)據(jù)內容發(fā)現(xiàn),參與實驗的兩組學生的肺活量在實驗后出現(xiàn)了明顯的提升,肺活量測試提升了990ml。且P=0.442(P<0.05),說明實驗存在顯著差異。
在實心球測試項目中,參與實驗的兩組實驗對象測試結果具有顯著的差異P=0.005(P<0.05),實驗后實驗組測試數(shù)據(jù)平均提高1.28m,對照組平均提高1.02m。
在立定跳遠的體質測試項目中,兩組學生的數(shù)據(jù)可以直觀的看出存在顯著的差異,其中P值為0.042,參與實驗后組內的成員在立定跳遠項目中數(shù)據(jù)平均提升了0.36,對照組平均提高0.06。
在進行了1000米長跑測試后,實驗組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實驗前后兩組男生的千米長跑成績具有明顯的差異,其中p值為0.028,小于0.05,參與實驗后的實驗組對象全員1000米測試成績整體提升了0.71s,對照組成績同樣也得到了提升,總提升速度為0.38s。
在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測試項目中,兩組實驗對象同樣存在顯著差異,其中P值為0.003,實驗測試后實驗組的男生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數(shù)量平均提高了三十個,對照組的男生雖然沒有實驗組提升的明顯,但是也提高了16個。
綜上所述,根據(jù)結果實驗組總體成績提升的幅度明顯大大優(yōu)于了對照組,通過各種功能化訓練,實驗組總體成績大幅提升明顯,訓練效果顯著。
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實驗前后兩組女學生的助跑摸高檢測數(shù)據(jù)的提升均存在明顯的差異p=0.022(P<0.05)。
通過數(shù)據(jù)內容發(fā)現(xiàn),參與實驗的兩組女學生的肺活量在實驗后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提升,也就是說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的差異。P值為0.005,參與實驗后,實驗組女學生整體上肺活量值提高了800mL,而對照組近低于實驗組100mL,為700mL。
在實心球測試項目中,參與實驗的兩組女生實驗對象測試結果沒有顯著的差異,P值為0.001,參與實驗后,實驗組女學生整體實心球數(shù)據(jù)提高了0.5m,對照組平均提高0.3m。
在立定跳遠的體質測試項目中,兩組女學生的數(shù)據(jù)可以直觀的看出存在顯著的差異,P值為0.048,實驗后女生實驗組全員平均立定跳遠成績提高了0.17,對照組平均提高0.06。
在進行了800米體質健康測試后,實驗組的成績與對照組并沒有出現(xiàn)顯著的差異,P值為0.001,參與實驗后,實驗組的女生最終的測試成績提升了0.7s,對照組平均提高0.04s。
在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測試項目中,兩組實驗對象同樣存在顯著差異,P值為0.043,實驗后實驗組測試數(shù)據(jù)平均提高29個,對照組平均提高11個。
根據(jù)以上內容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組實驗對比中,實驗組的整體成績較對照組來說提升相對明顯,說明功能針對性訓練性訓練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以及排球運動墊球水平具有一定的促進效果。但要注意在速度耐力能力方面的欠缺。
4 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綜合成績對比分析
表5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育中考基本技術綜合成績對比統(tǒng)計表
通過表5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發(fā)現(xiàn),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育中考基本技術綜合成績對比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P值為0。實驗班的部分學生的智力平均分明顯地要優(yōu)于我校對照班的部分學生。(平均高出6.30)。說明針對性的訓練課堂教學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較為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同時也說明了針對性的訓練課堂教學法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在體育課中考核的內容和排球課堂的教學任務,較容易達到教學的目標。
原因與分析: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常都會采用固定的課堂教學過程:老師說明和示范、學生的模仿與練習、對錯誤的動作進行糾正和練習等基本的教學過程。教師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為主,在排球教學中主要以教師講解、示范以及學生動作技能練習為主,手段單一且缺乏創(chuàng)新,練習方式也存在單一的問題。雖然學生能夠短期內迅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但是也容易產(chǎn)生厭倦的心態(tài),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針對性訓練法沒有將教學的模式束縛,是建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手段,結合排球運動規(guī)律進行針對性的安排,讓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利用該訓練方法對實驗組進行訓練后,對比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兩組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
5 建議與總結
5.1 建議
5.1.1 在教師層面
需要豐富和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能力,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考核和聘用給予重視,從學歷能力等多方面考核聘用的教師素養(yǎng),對新老排球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教師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
5.1.2 學生層面
創(chuàng)設更多的比賽環(huán)境,增加對排球運動的知識宣傳,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學校也可以開展相關的選修社團為學生學習排球知識拓寬途徑。也可以和校外排球俱樂部合作,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排球后備人才,還能夠促進排球運動在中學的推廣和發(fā)展。
5.1.3 天津市某中學排球課堂在教學發(fā)展過程中兩個方面
一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融入新的課堂設計理念,做到以人為本,快樂體育。適當?shù)卦黾右恍┡徘蛘n程的教學時間,合理地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促進排球教學內容的全面化、系統(tǒng)化,充分發(fā)揮排球運動的獨特魅力。二是,改革了對教學的考核和評價,擯棄了古板和傳統(tǒng)的考核模式,做到了淡化科技考核,增加了學生互評、學生個別自評的考核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享受樂趣。
5.2 總結
5.2.1 學生層面
排球知識的獲取,大部分學生都是依賴于課內老師的講解,但是受到老師經(jīng)驗和素質差異的限制,一些學生對排球的相關知識認識的并不充實,缺乏系統(tǒng)科學的知識體系,排球知識的學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社交圈,還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及學業(yè)成績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大部分學生具有主動學習排球的想法,但是教師的課堂枯燥是阻礙這些學生進一步學習排球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因素。
5.2.2 天津市某中學排球教學過程方面
大港油田第一中學多年來一直在用原有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從目前的排球課教學內容安排上來看,一方面,大部分教學計劃安排較為合理,但是以傳統(tǒng)教學方法作為主要教學方法的現(xiàn)象較嚴重,所占比重為75%,和學生的真實訴求存在矛盾。另一方面當前的排球教學評價體系也存在一定的問題,54%的學生對于目前學校排球的考核制度存在不滿意的態(tài)度。
5.2.3 學校管理及場地設施等方面
天津市某中學學校管理者對于排球教學情況并不重視,在排球教學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導致教學資源和器材不足,不利于學校排球運動的發(fā)展。并且由于中學生具有一定的學業(yè)壓力,基于體育教學改革基礎上需要更多關注的是中考加試體育項目的培養(yǎng)上,是學校排球運動的發(fā)展的內部制約因素。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