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磊
(山西省能源職業(yè)學校(山西省能源職工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厚硬煤層具有埋藏淺、煤質堅硬、厚度大等特征[1-2],在采用大采高綜采工藝開采時普遍出現(xiàn)截割牽引速度低、采煤機機身振動強烈、截齒損耗嚴重等煤壁截割困難問題。煤壁和支架共同承擔頂板壓力,降低支架阻力有利于礦山壓力向煤壁轉移破煤,但有效控頂要求支架有一定支護強度。不同回采階段作用于煤壁-支架上的載荷顯著變化,煤壁低效截割是支架阻力與回采階段不匹配、礦山壓力不能有效破煤的結果。支架分段調阻技術在滿足不同回采階段(周期來壓前、正?;夭伞⒅芷趤韷汉螅╉敯灏踩刂频囊笙?,調整工作阻力改變煤壁上的載荷用于壓裂破煤,能有效解決厚硬煤壁弱化的難題。因此,研究與回采階段匹配的厚硬煤層支架分段調阻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學者圍繞厚煤層煤壁穩(wěn)定性[3]、支架-圍巖作用關系[4]等進行了研究。李海濤[5]研究了煤體強度對大采高綜采工作面煤壁穩(wěn)定性的影響,認為黏聚力是煤壁穩(wěn)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煤壁破壞的臨界壓力隨著黏聚力的增大而增加,破壞高度、深度隨著黏聚力的增大而減小。張金虎等[6]分析了超大采高綜采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和煤壁片幫特征,研究發(fā)現(xiàn)支架載荷與采高呈正相關,通過增強支架工作能力、增大護幫防護面積和護幫力、提升供液速度的多維防護措施,實現(xiàn)煤壁控制。王家臣等[7]研究了高強度、大采高開采條件下煤壁嚴重破壞問題,得到了破壞的判據和影響因素,提出棕繩+注漿的柔性加固技術來提高煤壁穩(wěn)定性。以上研究主要以增強煤壁穩(wěn)定性來防止片幫,缺乏調整支架阻力改變厚硬煤層煤壁力學狀態(tài),實現(xiàn)硬煤弱化的研究。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以陜西榆林煤炭出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楊伙盤煤礦1102 綜采工作面為工程背景,對堅硬厚煤層大采高開采支架-煤壁-頂板相互作用體系及影響關系、改變支架阻力調整煤壁力學狀態(tài)機理等問題進行研究,得到與回采階段相匹配的支架工作阻力,來滿足工程實踐對厚硬煤壁弱化需求,為堅硬厚煤層大采高綜采工作面高效開采提供理論依據。
楊伙盤煤礦1102 綜采工作面位于101 盤區(qū)西翼,主采的2 號煤層平均厚度為5.12 m。煤層傾角為0~3°,密度為1 310 kg/m3,平均埋深為189 m,堅固性系數(shù)為2.5~3,節(jié)理裂隙不發(fā)育,屬堅硬煤層。直接頂為0.60~4.84 m 的粉砂巖及砂質泥巖,基本頂為34.41~78.0 m 的粉砂巖,直接底為0.80~12.37 m的粉砂巖、粉砂質泥巖及泥巖。
1102 綜采工作面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工藝回采(可采厚度為4.78~6.75 m,平均厚度為5.12 m),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三機配套SL-900 型雙滾筒電牽引采煤機、ZY12000/27/58D 型掩護式液壓支架、PF6/1142 型可彎曲刮板輸送機。設計采高為5.1 m,循環(huán)進度為0.865 m,采煤機端頭斜切進刀,每割1 刀煤,刮板輸送機推移1 個步距為完成1 個循環(huán),往返1 次割2 刀。
1102 綜采工作面生產初期采煤機開機率實測結果見表1。可看出采煤機割煤速度最大為1.9 m/min,最小為1.1 m/min,平均為1.54 m/min。7 個生產班內采煤機的開機率最小為24%,最大為48%,平均為37.1%。影響采煤機作業(yè)的因素除端頭進刀工序復雜、工人操作不當外,主要是截割困難引起的采煤機故障:采煤機截齒和滾筒磨損嚴重,頻繁停機更換;機身振動強烈,連接部件及機身零件受損維修時間長;截割牽引速度低,不能完成規(guī)定割煤進尺。
表1 1102 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開機率實測結果統(tǒng)計Table 1 Statistics of the actual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shearer operating rate in the 1102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采用FLAC3D 5.0 軟件建立采場三維模型,如圖1所示。模型尺寸:90.0 m×17.5 m×60.0 m(長×寬×高),模型側面和底面為位移約束條件,按實際上覆巖層密度施加垂直應力[8]。模擬煤層厚度為5.12 m;直接底為中砂巖,厚度為2.3 m;直接頂為砂質泥巖,厚度為5.7 m;基本頂為粉砂巖、泥巖,厚度為40 m;工作面周期來壓步距為18.0 m。各巖層塊體力學參數(shù)見表2。
圖1 數(shù)值計算模型Fig.1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表2 巖塊力學參數(shù)Table 2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rock blocks
數(shù)值計算模型采用莫爾-庫倫準則,網格為ratio 關鍵字非均等劃分[9]。利用FLAC3D 5.0 中的Extrusion 功能建立工作面液壓支架,支架關鍵節(jié)點搭建后,刪除多余部分進行鏡像復制操作形成液壓支架組網格,連接網格建立主要框架結構并進行參數(shù)賦值[10]。
以礦井使用的ZY12000/27/58D 型掩護式液壓支架為原型(額定工作阻力為12 000 kN),分析液壓支架初撐力為2 000,4 000,6 000,8 000 kN(液壓支架額定初撐力為8 000 kN)4 種工作狀態(tài)時工作面圍巖塑性區(qū)、應力場與位移場的分布規(guī)律。
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在煤層與頂板交界處布置測點來監(jiān)測支承壓力峰值及影響范圍,檢測結果如圖2 所示??煽闯鲈诠ぷ髅嬲;夭呻A段和來壓階段,煤壁測線上各點支承壓力峰值、影響范圍隨液壓支架初撐力增大而減小。支架初撐力從2 000 kN 增至8 000 kN,正常回采階段煤壁上支承壓力峰值減小3.17 MPa、影響范圍前移8.23 m,來壓階段支承壓力峰值減小4.3 MPa、影響范圍前移10.0 m;相同支架初撐力作用下,來壓階段煤壁上支承壓力峰值和影響范圍均大于正?;夭呻A段。
圖2 支架初撐力與超前支承壓力峰值及影響范圍關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ort initial support and the front abutment pressure and the influence range
液壓支架對上覆巖層控制作用減弱,則覆巖失穩(wěn)運動對煤壁作用增強,有利于礦山壓力破煤。不同回采階段煤壁懸頂長度不同,頂板活動程度差異較大,因此,應合理匹配支架初撐力,以與回采階段相適應。
頂板回轉下沉過程中,載荷作用于煤壁使其發(fā)生變形破壞,向工作面方向運移,產生煤壁的水平位移變化,是衡量煤壁破壞程度的重要指標。不同液壓支架工作初撐力條件下,煤壁各點位移值如圖3所示??煽闯鲆簤褐Ъ艹鯎瘟? 000 kN 時,來壓階段和正?;夭呻A段煤壁位移值分別為35,20 mm;初撐力增至8 000 kN 時,煤壁水平位移值在來壓階段減小了17 mm,在正?;夭呻A段減小了7.5 mm??梢?,降低支架初撐力有利于堅硬煤壁弱化。
圖3 液壓支架初撐力與煤壁位移關系Fig.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ort initial support and the coal wall displacement
來壓階段和正?;夭呻A段圍巖塑性區(qū)分布規(guī)律如圖4、圖5 所示。正?;夭呻A段液壓支架初撐力為2 000,4 000,6 000,8 000 kN 時,煤壁塑性破壞區(qū)最大寬度分別為4.30,2.60,1.73,0.86 m。來壓階段液壓支架初撐力為2 000,4 000,6 000,8 000 kN 時,煤壁塑性破壞區(qū)最大寬度分別為5.19,3.46,2.60,1.73 m。不同回采階段,圍巖塑性區(qū)的破壞程度隨液壓支架初撐力的增加而降低,說明煤壁破壞程度減小。
圖4 正?;夭呻A段工作面圍巖塑性區(qū)分布Fig.4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working face during normal mining stage
圖5 來壓階段工作面圍巖塑性區(qū)分布Fig.5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of working face during pressure stage
由不同回采階段液壓支架工作阻力與煤壁上支承壓力峰值、影響范圍關系、煤壁位移和圍巖塑性區(qū)分布分析可知,煤壁上的礦山壓力是影響堅硬煤壁弱化的主要因素,減小液壓支架阻力能有效調整煤壁力學狀態(tài),有利于煤壁弱化?;谄胶忭敯遢d荷和弱化煤壁的準則,在頂板安全控頂前提下,調整支架阻力滿足煤壁弱化要求,即煤壁弱化技術的關鍵在于不同回采階段下合理支護參數(shù)的確定。
不同回采階段支架阻力的確定原則:周期來壓前,頂板懸露長度最長,煤壁上頂板壓力大、煤質疏松易截割,而工作面圍巖控制困難,應調整液壓支架阻力保證頂板控制安全[11];正?;夭呻A段,支架后方懸露頂板長度不斷增大,支架頂梁后方頂板與端面頂板塑性破壞區(qū)范圍不斷增大,在有效控頂前提下,應調整支架阻力滿足煤壁弱化要求[12];周期來壓后,頂板懸露長度較小,工作面圍巖較易控制,但是堅硬煤層上頂板壓力較小,應調整液壓支架阻力實現(xiàn)煤壁弱化[13-14]。
液壓支架工作阻力與圍巖塑性區(qū)分布關系如圖6所示。當支架工作阻力大于8 000 kN 時,煤壁破壞深度為0.1~0.5 m,同時滿足周期來壓前對頂板安全控制要求,因此,支架工作阻力應大于8 000 kN。當支架工作阻力為4 000~6 000 kN 時,煤壁破壞深度達0.5~1.0 m,滿足快速截割要求;頂板破壞高度為0.5~3.95 m,在控制范圍內,因此,周期來壓后液壓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為4 000~6 000 kN。當支架工作阻力為6 000~8 000 kN 時,頂板完整,煤壁破壞深度為0.5 m,可滿足截割要求,因此,正常回采階段液壓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為6 000~8 000 kN。
圖6 液壓支架工作阻力與圍巖塑性區(qū)分布關系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ing resistance of hydrauhic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distribution
在楊伙盤煤礦1102 工作面進行了堅硬厚煤層煤壁弱化工業(yè)性試驗,根據不同回采階段調整液壓支架工作阻力,觀測采煤機割煤時間和支架運行狀況,結果見表4。
表4 工作面液壓支架支護強度與采煤機割煤時間Table 4 Support strength of hydraulic support in working face and coal cutting time of shearer
由表4 可看出,分段調整液壓支架工作支護阻力后,在有效控頂前提下,采煤機平均割煤時間降至1.8 h,降低了21.7%,有效實現(xiàn)了煤壁弱化,顯著提高了割煤效率。
對液壓支架工作特性實測發(fā)現(xiàn),115 個工作循環(huán)中增阻狀態(tài)占統(tǒng)計循環(huán)數(shù)的64.8%,其中,1 次增阻型占75.50%,2 次增阻為20.16%,多次增阻僅為4.34%;同時支柱活柱伸縮量百分比在0~3%的比率為90%,表明現(xiàn)場生產中液壓支架運轉和控頂能力良好。
(1)在工作面正?;夭呻A段和來壓階段,煤壁測線上各點支承壓力峰值、影響范圍隨液壓支架初撐力增大而減??;相同支架初撐力作用下,來壓階段煤壁上支承壓力峰值和影響范圍均大于正?;夭呻A段。
(2)液壓支架初撐力為2 000 kN 時,來壓階段和正常回采階段煤壁位移值分別達35,20 mm;初撐力增至8 000 kN,煤壁水平位移值在來壓階段減小了17 mm,在正?;夭呻A段減小了7.5 mm,說明降低支架初撐力有利于堅硬煤壁弱化。
(3)不同回采階段,圍巖塑性區(qū)的破壞程度隨液壓支架初撐力的增加而降低,說明煤壁破壞程度減小。
(4)在頂板安全控頂前提下,調整不同回采階段支架工作阻力以滿足煤壁弱化要求:正?;夭呻A段為6 000~8 000 kN、周期來壓后為4 000~6 000 kN、周期來壓前大于8 000 kN,可以保證頂板安全和厚硬煤壁高效截割。
(5)現(xiàn)場應用結果表明:支架活柱伸縮量在0~3%的比率為90%,運轉良好;采煤機平均割煤時間降至1.8 h,降低了21.7%,有效實現(xiàn)了煤壁弱化,提高了割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