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市實驗小學 盧曉燕
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具備較強的數學能力與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普遍存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等問題,致使學習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打擊學生自信心,使其逐漸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探究,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進而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目前各數學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基于自主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不借助外界力量,獨立學習與理解數學知識內容,并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概念及定義有一個初步了解,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設立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符合個人需求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限制,各項基礎能力尚未發(fā)展成熟,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再加上性格活潑好動特點,無法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引導,有利于激發(fā)該階段學生隱藏的強烈求知欲,鼓勵學生自主安排學習計劃與時間,對重難點數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轉變原有過于被動的學習方式,始終圍繞學生實際需求開展教學活動;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準確把握自身數學學習情況,明確意識到自主學習對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性。在數學實踐與數學應用過程中,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增強自信心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滿足學生成就感,消除對數學學科的恐懼心理,克服數學難題。切實發(fā)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愛上數學,體會數學學習樂趣,并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實現(xiàn)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數學學科在小學教育中發(fā)揮著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增強數學核心素養(yǎng)等重要作用。鑒于學生年齡的限制,學生基礎能力尚未發(fā)展成熟,特別是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形成和正確掌握決定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因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實際教學中仍有諸多問題存在,在制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同時,也不利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師長期占據課堂教學主導地位。雖然現(xiàn)代教育觀強調“以生為本”,并在教學中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長期影響,現(xiàn)階段小學數學課堂長期以教師為主導,不僅局限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也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愈加被動。例如,部分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綜合考慮學生整體認知能力與數學學習水平,仍沿用原有教學思維安排日常教學計劃,致使現(xiàn)有教學計劃與學生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偏差,再加上部分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其數學思維無法得到有效拓展,進而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師所教授的重點知識。上述情況的出現(xiàn),是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與失去數學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二,自主學習能力薄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較強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要素,但由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他們無法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且不能自覺約束與規(guī)范個人行為,進而致使自主學習能力薄弱,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理解和掌握教師所教授的重點知識。另外,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使課堂氛圍相對枯燥,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再加上部分學生存在懼怕數學學科的心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導致此類學生失去自信心,進而限制了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以問題引導深度學習、生活化教學等,均屬于各學科教學中有著良好應用效果的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單一且枯燥,不利于自主學習氛圍的營造,無法有效提高自身知識水平。若想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除了基于當前學生認知發(fā)展特點以外,也要重視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做好充足的引導準備,切實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水平。
一般情況下,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以及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克服各種數學學習難題,也能讓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計劃,切實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存在的特點,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且極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擾?;诖耍谛W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為切入點,根據學生實際需求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內容,保證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加強對重難點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數學知識時,首先,教師明確學習目標,再結合本節(jié)課程內容,提前做好自主學習引導準備,便于學生對本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進行深入探究,初步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具體作用,并能準確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以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重難點知識進行分析和探索,獨立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深入探究問題的興趣,總結與歸納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其次,基于學生整體數學學習能力,教師要發(fā)揮自主學習引導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轉變以往學生過于被動的學習方式,按照設立的學習目標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自主學習,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學生進入學習誤區(qū),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最后,在課前,教師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做好自主學習引導,使所教授的數學知識能在第一時間內被學生準確理解,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切身感受以個人能力解決學習中遇到各種難題的愉悅感,滿足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動力。另外,教師有目的地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提升與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某種程度上不僅可以充分凸顯小學數學教學的靈活性,也能真正做到從根源上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畏難以及恐懼心理,以學生實際需求為主導,為其提供自由的自主學習空間,依靠自身能力理解、掌握以及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逐漸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實現(xiàn)高效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構建。
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教師應綜合考慮該階段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為其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準確把握數學知識學習技巧,提高學習質量。正確學習方法的有效掌握,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作用,提升數學課堂教學參與性,便于自由且活躍的學習氛圍的營造。教師應利用該年齡階段學生求知欲旺盛的特點,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學好數學知識的正確方法,促進學習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單元數學知識時,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前期所學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知識,對本單元中角和直角的數學概念進行探究,并對教材中所提供的案例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素材進行聯(lián)合探究,觀察實物,從數學的角度分析問題、思考問題,使學生對與角相關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能自主總結和歸納出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掌握直尺畫角的方法,通過自主學習正確認識角的數學含義與根本性質。其次,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尋找校園中常見的有角的物體,并與其他學生合作,利用前提準備好的紙張進行折疊,以此探討角的各部分名稱與基本特征。最后,通過有效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使其在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基于學生認知能力,選擇以更加生動且具體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降低學習難度,符合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理論與實際相互聯(lián)系的認知規(guī)律,重難點知識學習要領均能靈活掌握,提升學習效率,切實發(fā)揮自主學習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作用。
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加強師與生、生與生之間互動,在課堂上進行積極交流,讓學生在自由且活躍的氛圍下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既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又能提升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有著一定作用。教師根據數學課程內容,綜合考慮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合理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快樂學習、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并保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100 以內的加法與減法”這一單元數學知識時,首先,教師做好“10 以內數的加、減法”知識遷移,鍛煉學生口算技能,其目的是為學生學習任意兩個數的相加或相減打好基礎。教師基于學生認知水平,將常見的生活元素與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豐富的素材,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境,不僅可以體現(xiàn)出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間的密切關聯(lián),又能起到層層推進學習數學知識的作用效果。如以超市購物為主題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以體驗實際情境的方式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在合作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與獨立思考意識,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中重難點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正確理解口算的算法,學會從多維度思考數學問題以及觀察事物,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出質疑,以此達到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目的。其次,教師時刻觀察學生在課堂上對本節(jié)課程內容的理解情況,運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深度學習,同時為下一階段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銜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程知識重點。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其主動探究欲望,在教師所創(chuàng)建的情境中快速理解過于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點。相較于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學,在現(xiàn)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引導,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整體自主學習水平,拓展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均可以靈活應用與整合所學知識。
現(xiàn)代教育觀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立足學生實際需求開展教學活動。團隊合作作為目前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的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在日常數學教學中,教師加強團隊合作,不僅有利于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能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水平,充分體現(xiàn)數學教學靈活性的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參與自主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輕松且活躍的氛圍中強化自主學習效果。
激發(fā)學生熱情、加強情感交流以及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等,是團隊合作學習的主要作用。例如,在教學“統(tǒng)計與概率”這一單元數學知識時,首先,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讓他們以團隊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以此進一步掌握統(tǒng)計與概率的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準確理解統(tǒng)計的意義,并靈活運用統(tǒng)計表以及編制統(tǒng)計表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據整理與數據分析能力的作用,激發(fā)其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用統(tǒng)計圖解決實際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其次,基于每個小組整體數學學習水平,對小組各自的學習任務進行劃分,由教師擬定統(tǒng)計主題,引導學生通過運用統(tǒng)計來整理和分析數據,在自主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切實體會統(tǒng)計表的優(yōu)缺點,待學生獨立整理完成后,進行組內交流。此時教師只需適時地進行指導即可,及時答疑解惑;學生就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統(tǒng)計主題,按照順序進行小組匯報,通過小組匯報對比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總結與歸納正確的統(tǒng)計方法,提高統(tǒng)計知識應用熟練度。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交流時,積極聽取與思考其他組員的解題思路,發(fā)揮團隊合作力量,深入探究和討論相對復雜的問題,降低重難點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這不僅能有效提高自主學習水平,又能幫助學生形成多維度的數學思維。教師充分利用學生主觀能動性,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所創(chuàng)建的教學情境中開展自主學習,讓學生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同時持續(xù)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切實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得到整體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現(xiàn)代教育觀提出關注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教授數學知識以外,也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自學學習,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意識,能通過個人能力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切身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愛上數學學科。教師應立足學生實際需求,綜合考慮該階段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以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及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強化學習效果,從而實現(xiàn)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