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香
(廈門菁博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道路景觀建設是城市綠色發(fā)展的重要內容,當前已經得到社會廣泛關注。加強道路景觀施工,除了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施工技術,還要實施精細化管理,如對每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位,從而使得整個道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以改善。在城市道路景觀工程建設中,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道路的功能,另一方面還要提升藝術美感,保證道路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性,充分發(fā)揮其環(huán)保價值。長期以來,城市道路污染問題廣受關注,道路污染問題體現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不僅釋放含有污染物的尾氣,還有纏身揚塵、噪聲污染等問題。中國走綠色發(fā)展道路,所以,從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開展道路景觀施工,要采用施工技術精細化管理手段,確保各項技術操作應用到位,同時還要完善與落實保護措施,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通過合理應用施工技術,使得道路景觀施工取得實質性效果,從而大力推進城市良性發(fā)展。
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中,精細化管理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對各項管理工作發(fā)揮指導作用。該理念全面推廣在現在的企業(yè)經營領域中,需要對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予以完善。當前城市道路景觀工程項目數量越來越多,所采用的施工技術多種多樣,要保證施工質量,就要強化管理工作,并能夠做到精細化,即所有工程建設參與方以及施工技術人員都要有各自的分工,都是經過精準劃分的結果。實施管理工作中,要運行系統化模式,施工技術管理要落實每個人和每個項目內容,做到資源高效利用[1]。
城市道路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現場施工技術管理時,要做到精細化,保證各項資源合理利用,在管理每個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時,要充分發(fā)揮管理效能,管理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確保工程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有較高精準度。
與普通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相比較,啟動道路景觀工程是為了改善道路不良狀況,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宜居環(huán)境。道路運營的過程中,當汽車在路面上行駛時會釋放大量的尾氣,其中含有污染物,進入大氣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被人體吸入會威脅到健康,道路景觀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緩解這些弊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所以,該類型的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充分做到施工技術管理精細化,確保每個施工化工環(huán)節(jié)以及每個施工行為都被監(jiān)督管理到位,完成道路景觀工程之后,道路運營發(fā)揮環(huán)境價值,群體需求得以滿足。
道路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發(fā)揮精細化理念的指導作用,促使施工技術管理全過程透明化。在早期的道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現象,比如,為謀取個人利益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或者偷工減料等,嚴重影響工程質量,甚至各項指標不符合規(guī)定標準,工程建設不能獲得理想效果,就會導致二次返工,因此造成工程成本增加。所以,道路工程施工中實施精細化管理,做到管理全過程實施,而且每個細節(jié)的管理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使得工程高質量完成,順利通過驗收,同時工程施工單位也可在市場環(huán)境中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城市道路景觀施工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但以綠化施工為主,其中植物選擇、植物配置以及綠植栽培是重要內容,具體如下:
其一,合理選擇植物。在道路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選擇合適的植物。不同的植物類型對外部環(huán)境有不同要求,包括不同的生長周期和開花時間。因此,在選擇植物時,應充分考慮植物生長特性。在一些道路景觀建設中會選擇楊樹和柳樹,這種類型的植物對環(huán)境要求不是很高,故成活率高,成長周期短,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環(huán)境綠化效果,而且成本相對較低。但是,每到春夏之交楊絮和柳絮漫天飛舞是其存在一個嚴重弊端,影響了城市環(huán)境,甚至會傳播疾病。因此,在選擇植物時,應明確植物的生長特征,以在道路景觀建設中取得良好效果。
其二,按照規(guī)劃配置植物。道路景觀規(guī)劃制定后,應嚴格按照規(guī)劃配置植物,使植物良好生長,在不同季節(jié)產生不同的景觀效果。為了取得良好的景觀視覺效果,道路景觀綠化方面確保做到植物多樣化,具有合理的圖案和顏色,使道路景觀的美觀性得以改善。
其三,科學應用綠植栽培技術,將直接關系到綠植的成活率,也是衡量道路景觀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為了提升道路景觀的美觀程度,施工人員應做好本職工作。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施工管理人員應充分考慮植物的特性,指導施工人員采用正確的栽培方法。如果是開花植物,需要了解花卉的特點。比如,開花時間、花期、顏色變化等,在搭配植物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花卉的顏色,從而提高道路景觀的美觀性。
道路景觀施工的過程中,喬木作為主干,其生長情況、胸徑、樹冠寬度和分支點如不能保持相同的規(guī)格,將導致整個的綠化景觀不能保持一致性。這是因為植物選擇過程中,喬木以當地樹種為主,與當地氣候環(huán)境相適應,符合景觀生態(tài),卻沒有考慮到規(guī)格的一致性,影響道路景觀整體視覺效果。
種植喬木的過程中,技術人員專業(yè)水平低且缺乏責任感,移植樹木時沒有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之操作不夠規(guī)范,樹木生長受到影響。特別是喬木種植之后,一些喬木過早出現枯枝、樹皮開裂的問題,有的根系暴露出來。樹木生病卻沒有做好日常維護管理,不能及時發(fā)現和解決病蟲害問題,導致喬木層生長不良。
道路景觀施工過程中,灌木層和地被層管理技術應用中存在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其一,對植物過度修剪,不能發(fā)揮良好的裝飾效果。選擇灌木時要更多地關注植物觀賞效應,因此以灌木籬為主,但是會給人以單調感。更重要的是,由于修剪過度,葉片相對較少,生長不太好,很少開花結果,需要從基部再次發(fā)出嫩枝,無法起到美化效果,更無法優(yōu)化道路環(huán)境。
其二,沒有及時補種植物。綠籬植物太少,已經死亡的植物沒有及時處理和補種,導致土壤表面裸露出來,影響景觀效果。
其三,景觀缺乏整體協調性。灌木或地被沒有健康生長或者已經死亡,沒有及時重新種植,景觀整體協調性不是很好[2]。
道路景觀工程施工完成后,應在道路上設置市政基礎設施以確保各類安全,主要包括路燈、監(jiān)控攝像頭、配電,以及電氣設施和圍欄箱等。因此,在道路綠化中可以看到裸露的管道。由于需要安裝電氣設施和各種安全設施,道路上會覆蓋大量水泥,這將減少種植面積,植物生長空間也相應減少,無法保證連續(xù)性,甚至占用上部樹木的生存空間。路燈、監(jiān)控、配電箱等各種類型的市政設施安裝在道路兩旁,如果不能與植物合理搭配,會影響整體美觀,甚至引發(fā)嚴重的安全隱患。道路景觀施工過程中,以上問題都需要逐步解決。
道路景觀工程施工之前,應對施工現場開展調查工作,包括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水文條件、土壤含水量以及各種樹木和植被等情況,與工程相關的情況要詳細了解,以實現合理開發(fā)利用。在設計圖紙之前,設計人員要與施工人員建立良好的溝通。設計人員基于現場勘測結果設計圖紙時,要積極聽取施工人員的意見,以便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更好地理解設計內容。進入工程施工階段,要做好排水施工,定點放線,為道路景觀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施工管理人員應充分了解當前氣候環(huán)境變化情況以及適合生長的樹木和植被類型,確保選擇的樹木和植被適合當地氣候環(huán)境,保證成活率,可以減少經濟損失。在種植樹木之前,管理人員應了解所選擇樹木類型的生長規(guī)律,以便在適當的時間以及合適的氣候環(huán)境下開展施工作業(yè),以保證樹木成活率,才能起到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避免浪費資源。
道路景觀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查,確保圖紙各部分內容符合設計要求。應仔細查驗設計圖紙的整體風格,以確保項目完成后達到預期效果。應全面考慮影響道路景觀的各方面元素,包括區(qū)域環(huán)境、項目設施布置、地質環(huán)境條件和氣候變化情況等,還要明確道路景觀的總體功能,調查道路景觀施工現場的土壤條件,以確保實際種植植物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管理人員應加強材料控制工作,從采購階段開始嚴格控制材料質量,然后根據具體需要和規(guī)定程序完成每個部分的施工作業(yè)。道路景觀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各種材料應確保品質優(yōu)良,并符合施工標準。由于道路較長,路段土壤成分會所有不同,因此需要做好實際檢測工作,根據檢測結果種植適當的綠色植物,提高成活率。
園林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員應攜帶安全裝備、安全頭盔和安全帶有序進入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根據現場情況,結合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劃分,確定其可行性,之后安排施工。例如,在道路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進入基礎設施施工環(huán)節(jié)時,施工人員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即清理現場,檢查施工所需的各種設備,確保設備齊全并放置在指定位置[3]。施工人員應充分了解施工標準、規(guī)范和相關要求,嚴格按照程序開展各項作業(yè)。
在道路景觀工程施工以及道路綠化管理中,必須控制質量,降低成本,以確保各項工程順利進行,以上是保證道路景觀效應可持續(xù)性的關鍵要點。對于植被的選擇,以當地植被為主,需要頑強的生命力。應定期進行灌溉和施肥,使植被充滿活力。種植過程中,土坑不能挖得太深,否則會對植被的生長和發(fā)展產生負面影響。在道路景觀工程施工中,為了避免大量積水現象,還要做好排水工作,合理管理土壤,避免根部缺氧腐爛,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道路景觀建設和道路綠化養(yǎng)護是一項周期性工作,管理內容多且復雜。為了控制成本,應在項目進入后期時開展維護工作,以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認真負責,端正工作態(tài)度,對道路景觀進行維護管理。
某城市道路景觀綠化工程,對道路兩側林帶建設,總面積82km2。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土方工程、綠化種植以及養(yǎng)護工程。該項目建設引進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理念,將植物的各種形態(tài)和色彩充分利用造景,合理配置樹種層次,建造結構多樣化、景觀優(yōu)美的道路景觀綠化帶,以進一步增加城市路網綠化覆蓋面積,美化城區(qū)道路景觀,使得道路發(fā)揮綜合服務效應,城市品位提升。對該工程實施精細化施工技術管理,需要采取如下策略:
在植物生長過程中,土壤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其質量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在判斷土壤質量時,重要的評價指標是質地、pH 值、肥力等。在該城市道路沿線的景觀工程中,應高度重視技術維護管理,以確保土壤質量。在該項目中,通過改良土壤來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擁有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在綠化工程中,樹木是最常用的植物,盡管其存活率很高,但仍需要妥善維護管理。在土壤施工過程中,應清理種植區(qū)域,如垃圾雜物和各種巖石,測量土壤以確定有機質含量和pH 值,并改善不足之處,從而促進植物更好地生長。
道路景觀施工中,綠化養(yǎng)護是重點而且是長期工作,需要持續(xù)開展。因此,制定科學可行的維護管理計劃,做好養(yǎng)護工作,使道路景觀養(yǎng)護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為了確保維護管理的質量,日常工作也應檢查到位并定期評估,并對工作的實際績效進行評分。定期檢查常規(guī)技術工作的質量,仔細觀察和記錄綠色植物的生長情況,做好檢查工作。如果發(fā)現植物病蟲害,應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景觀建筑中有許多人性化的標志,可以引導人們參觀,人們在這里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從目前道路景觀建設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缺乏針對性,需要進一步調整[4]。
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優(yōu)化人性化標志的布局,充分發(fā)揮其功能。例如,道路沿著河岸修建,以綠色植物裝飾隔離帶,河邊屬于危險區(qū)域,因此“遠離危險”的標志應設置在清晰的位置。在施工過程中,應確保其處于清晰位置,顏色對比鮮明,具有獨特的紋理,同時應確保施工安全。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保證這種人性化的標識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有良好的和諧度,提高了審美價值。
道路景觀環(huán)境中還有一些配套的服務設施,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其安全性。當下道路景觀中的各種配套設施越來越齊全,因此建設內容非常復雜,甚至有些設施可以發(fā)揮多種功能,其功能多樣性提升綜合體驗感,從整體景觀的角度來看,會給人一種新的感覺。
例如,道路景觀中的路燈是重要的配套設施,可以在道路景觀中起到夜間照明、裝飾和標志的作用。施工中應保證整體美觀,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
第一,草坪養(yǎng)護技術。道路景觀中,草坪是重點架構,要做好修剪工作,這是技術管理的關鍵,此時應考慮草坪的季節(jié)特征和生長條件。修剪之后,所有草應保持在同一高度,邊緣應整齊,并使草皮獲得良好的透氣性。在草坪植物生長期間,應增加噴水和追肥[5]。只有肥料和水充足,草才能長得更好。要采用科學的方法保證施肥過程中的均勻性,以免對草造成肥害。在降雨量很少的情況下,應確保土壤的含水量。
一般來說,砂質土壤的含水量應保持在3%~6%之間,砂質壤土的含水量應該保持在6%~12%之間,壤土的含水分應保持在12%~23%之間。有些植物需要非常多的水分,因此土壤含水量相對較高。其中,砂質土壤的含水量應保持在4.5%~6%之間,砂質壤土的含水量保持在9%~12%之間,壤土的含水分保持在18%~23%之間,黏土的含水量維持在22%~23%之間。有些植物不需要經常澆水,澆水過程中應合理控制土壤含水量。砂質土壤的含水量應保持在3%~4.5%之間,砂質壤土的含水量保持在6%~9%之間,壤土的含水量保持在12%~18%之間,黏土的含水量則保持在21%~22%之間。一年中的干燥期為10月至次年2月,應多噴水,適當增加施肥量。
病蟲害可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筛鶕嶋H需要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采用相關防治措施可以抑制其傳播,并確保植物的健康生長[6]。
第二,保護灌木和花卉的技術。在降雨量很少的情況下,噴灑在灌木和花卉上的水量將超過這類植物水分蒸發(fā)量。通常在春季和秋季給植物施肥2~3次。對于杜鵑花等花卉,應適當控制澆水量,以促進花芽分化?;ㄑ糠只笮枰贩?,通常是鉀肥和磷肥,這樣可以使花朵更加鮮艷,延長花期。
第三,樹木養(yǎng)護技術。不同種類的樹木都有自己的生長特點,包括發(fā)芽期和開花期。大多數樹木的花蕾和葉芽在分化之前需要修剪,這樣才能使樹木生長得更加茂盛。樹木也可以在修剪期間重塑,以提高其美觀性,并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良好的協調[7]。在修剪道路兩側樹木的過程中,應保持樹冠完整,并具有較高的美觀度,樹枝和側枝可以均勻分布,數量適當。內腔不應是空的,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和透光。通常道路比較很長,保證景觀一致性的同時還要避免景觀過于單調。
為了不會影響行車視線,樹的高度超過10m,但不超過17m。由于道路兩側有路燈、高壓線和交通標志,需要對樹枝定期修剪,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操作。傷口應盡可能小,以確保切口平整。為了確保駕駛員在駕駛時視野開闊,應將樹木下垂樹枝、蔭蔽樹枝和干枯樹枝剪掉,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明確,在城市規(guī)劃過程中,景觀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城市中的道路景觀施工技術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道路整體景觀效果,因此需要高度重視,以確保景觀的可持續(xù)性。道路景觀施工技術管理精細化,采取科學有效措施以保證道路景觀施工質量。因此,為了在城市發(fā)展中取得良好的生態(tài)效果,提高道路景觀效應,有必要合理規(guī)劃園林,迅速提高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在城市道路景觀中,植物種植是重要的施工內容,植物施工技術精細化管理,會有較高的存活率并保持健康生長,從而塑造良好的道路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