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靈
(福建省廈門海滄實驗中學 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學校教育的開放力度不斷加大,教育的各種矛盾也越來越多,孩子的教育僅靠學校單方面的教育是很難完成任務的。許多家庭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動手實踐能力不重視,學生在家基本不干家務,基本的勞動工具都不會使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提出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同步發(fā)展。勞動教育如何開展成了難題?;诖耍Y合我校開展勞動教育工作實際,本文總結了開展過程中的新經(jīng)驗、新成果、新做法,以期為廣大中小學和幼兒園進一步更好的開展勞動教育提供參考。
2.1 勞動教育的概念界定。勞動是人類生存的本質,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勞動不僅能夠增強體魄,而且可以培養(yǎng)必要的生活體驗以及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闡明了勞動教育的內涵,指出勞動教育是充分發(fā)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以及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
2.2 勞動教育的意義。早在1949年,恩格斯就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就指出由于勞動才使猿轉變?yōu)槿?。可見,勞動教育的意義是相當重大的。
勞動教育是我國教育方針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不止在一個場合表達過尊重勞動、大力將勞模精神深入人心的理念。我國的教育方針長期目標也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此,勞動教育要從中小學甚至娃娃抓起,從勞動中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愛勞動的精神。
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還體現(xiàn)在滲透核心價值觀方面。當下,我們生活在豐富的信息時代,不僅要穿的暖、吃得飽,更要懂得飲水思源,在勞動教育實踐中體味勞動的艱辛、美好生活的不易、心存感恩,進一步弘揚勞動精神,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潤物于無聲。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進行了系統(tǒng)設計和全面部署。將勞動教育列入必修課,強化了勞動教育評價,強調實施途徑多樣化,家庭要發(fā)揮基礎作用,注重日常養(yǎng)成;學校要發(fā)揮主導作用,注重系統(tǒng)培育。
構建“三類課程”的學校整體課程體系
圖1 學校整體課程體系
學校圍繞“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遵循“德業(yè)兼修,師生共進”的辦學理念,堅持“五育”并舉,發(fā)展素質教育,改革育人方式,著力打造以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為基礎、以地方課程區(qū)域化為目標、以校本課程個性化為重心的三種類型“三類一體”學校整體課程體系。《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義務教育階段及高中都要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學校應注重全過程、全員、全方位育人,從勞動教育主體到客體、線上到線下、課內到課外,積極參與勞動教育中。
3.1 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師資的培養(yǎng)。開展勞動技術教育的關鍵是學校有相應的專、兼職老師,會牽頭研發(fā)相應的課程,組織相應的活動。學??梢詮恼n時、職稱等方面鼓勵老師有效開展勞動技術教育中。同時應該增設區(qū)、市、省際交流,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可以利用廈門市海滄區(qū)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福建省公共服務平臺中名師工作室板塊開設綜合實踐欄目進行網(wǎng)絡研修,及時發(fā)布研究成果,與全省教學同仁,共同探討提高學生勞動素養(yǎng)。
鼓勵校園師生家屬、身邊的人走進校園開展系列課程。
3.2 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針對不同年級,打造符合學校學情的校本特色課。根據(jù)學生年齡段應有的學情開設自理小能手、編織中國結、每組一塊田耕讀中思考等課程體系。課程都富有育人意義。幼兒園可開設自我服務勞動教育,比如疊被子比賽、夾豆子比賽,以及穿衣服比賽等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小學可開設種植、栽培以及飼養(yǎng)的系列課程。中學可開設工藝品,編織,裁剪與縫制類課程,讓學生動手實踐中鍛煉,五育并舉融合發(fā)展。高中可以開設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系列課程,并舉辦相應的活動,比如制作魯班鎖、便攜式板凳、相框等,讓學生做中學,培養(yǎng)勞動創(chuàng)造成就的喜悅。
我們還要注重勞動教育與學科融合,如信息技術課程融合,開設我為校園植物做名片項目活動,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搜索、查找植物名稱,并制作圖文并茂的名片,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體驗勞動的效率。再如勞動技術與道德與法治課程融合,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強化勞動觀的養(yǎng)成。
3.3 開設勞動教育活動第二課堂。開設第二課,補充延展勞動教育必修課。第二課堂相對來說,學生可以將勞動知識和勞動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在第二課堂中融入志愿服務、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勞動活動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勞動知識,甚至可以讓學生在社區(qū)開展垃圾分類、節(jié)水減排宣講或者宣傳手冊制作及分發(fā)。
元旦期間安排初中所有學生分組競選做菜小能手社會實踐。小組學生主要采用分工協(xié)作的形式,有的負責買菜,有的負責洗菜、有的煮菜,并用拍照的形式記錄勞動的過程。班級最終推選出優(yōu)秀小組到年段并進一步匯報小組在勞動中的過程及心得。本次活動通過學生煮菜動手實踐,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在匯報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制作幻燈片的能力,充分展現(xiàn)了學科融合的魅力。
高中整個年段適合在寒假期間開展家務社會實踐勞動教育。高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強,活動內容并未局限在煮菜上面,活動內容主要分成:整理類勞動。如把廚房物品科學合理的擺放,使房間衣物物品保持整齊有序,清潔類勞動;清掃地板,洗衣服等;烹飪類勞動;做飯、做菜、準備食材等;修理、制作類勞動;維修家中損壞的物品,利用家中無用的物品完成小制作變廢為寶;種植和養(yǎng)護類活動;種一盆植物,照料貓,狗等小動物。為了更有效提升學生家務實踐能力,在學生家務勞動過程中,老師提供圖片或視頻示范,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快成長。
積極開設社團活動,比如3d打印,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科技創(chuàng)新、美味食品制作,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勞動實踐。
利用廢舊物品開展DIY作品制作。莫蘭蒂臺風肆虐福建,房屋樹木倒塌,造成強大的創(chuàng)傷。我們同樣可以增設風雨樹人的教育,如圖2。
圖2
老師將學生寒假勞動實踐與通用技術學科教學結合,進一步延伸可讓學生繪制三視圖。如讓學生繪制蛋炒飯的流程圖,圖3,讓學生真正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知識之間很好地進行了遷移。
圖3 蛋炒飯流程圖
教育活動安排,組織師生植樹節(jié)參與護綠、種樹等活動。
3.4 實踐中滲透勞動教育。結合班級勞動進行實踐教育。做好班級值日指導,確保每位學生參與班級勞動。每周一至周五分別安排不同的同學負責班級衛(wèi)生,如表1值日生安排表,都能為班級做出應有的貢獻。還可以組織最美值日生評選。
表1 值日生安排表
家校一體家務勞動教育。深化家?;訖C制,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面對勞動,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具體開展中,可以開展系列活動,如結合五一勞動節(jié)全家大掃除,感恩節(jié)我給家人做道菜,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給爸爸媽媽勞動“送禮”。家校聯(lián)動還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不作弊。如表2家校一體勞動教育。
表2 家校一體勞動教育
公益勞動教育。學校與社區(qū)、敬老院保持聯(lián)系,慰問敬老院的老人?;顒咏Y束后,我們還應組織公益勞動分享會,可把當天的感受說給同學,老師,父母,長輩。
3.5 示范引領。利用省學科帶頭人的優(yōu)勢面向全省教師、家長、學生開設勞動教育課程,擴大了影響。比如開設居家生活技術(一)及居家生活技術(二)等系列課程。
3.6 家校對勞動教育的意義達成共識。學校要發(fā)揮主導作用,以學校教育來引導家庭教育,用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來彌補學校教育課時、場地的不足,使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形成強大的支持,最終使雙方優(yōu)勢互補,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3.7 合理運用鄉(xiāng)土資源,培養(yǎng)勞動情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勞動情感是勞動教育中一項重要的培訓目標。勞動情感是人們在工作過程中展示的對某一事物的關系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情感意味著培養(yǎng)學生對工作的熱愛、對工作的尊重、對工作的表揚、對努力工作的自豪感和對懶惰的羞恥感。鄉(xiāng)土資源與當?shù)氐淖匀弧⑸鐣?、人文、習慣等相關聯(lián),是師生成長、生活和學習的地方。鄉(xiāng)土資源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具有其他學習資源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具有很強的公信力和說服力。教師使用鄉(xiāng)土資源進行勞動教育,它彌合了學習者和抽象知識之間的鴻溝,讓學習者能夠擴展知識,提升情感,激發(fā)思考。它將幫助學生體驗和理解知識的價值和意義??梢哉f,鄉(xiāng)土資源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意識的重要出發(fā)點。
3.8 學習提高勞動技能。學校在高中開展勞動課程,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明白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社會福祉,充分體現(xiàn)個人價值,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工作,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例如,勞動課中有一個“學釘紐扣”課程,學生經(jīng)常見到,但沒有真正實踐。作者創(chuàng)建了觀察問題和建議,以便學生可以密切觀察和研究他們的父母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釘紐扣的?你能告訴我?guī)追N釘紐扣的方法嗎?如何提高釘紐扣的效率?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去實踐。在課堂上可以舉辦釘紐扣挑戰(zhàn),教師評論學生的實際作品,并結合教科書材料來描述釘紐扣的要領和方法。示例:進針的地方、打結的要求、精度、紐扣顏色應與線或織物相同或相似。由于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方法的綜合,讓學生可以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識。
3.9 不斷積累,深入推進。利用勞動實踐活動基地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健康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努力工作的心理特征,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強調形式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新性,抓住學習者的注意力,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實踐。可以通過評選“勞動之星”和“小勞?!钡然顒?,以促進學校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在以勞動教育活動為基礎的教育活動中,所有學生都應該能夠參加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給學生一個展示他們才華的絕佳機會。示例:在農業(yè)科學實踐活動中,作者提到要注重學生在開展農學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以確保農業(yè)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在活動當中,學生要積極探索和解決問題,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在工作中體驗成就感和勞動光榮的意識,讓學生們愛上勞動,在勞動中進行學習,在學習當中勞動。
本文從勞動教育的認識以及勞動教育的開展策略等方面對本課題進行了研究。動教育可根據(jù)學校實際一校一策,但總的來說,首先要加強勞動教育的思想教育,其次需要配備教育師資力量,組織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開設第二課堂,同時還需要家校聯(lián)動,將勞動教育滲透生活、學習、工作之中,盡可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