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一詞,是清末民初一個頻頻出現(xiàn)的詞語,末代皇帝、末代皇后、末代王爺等,但是“末代大阿哥”卻是人們很少提及的。他是政治斗爭的傀儡,也是為了保車而犧牲的小卒子,他就是差一點成了大清最后一任皇帝的愛新覺羅·溥儁。
同治皇帝的接班人
以清朝皇帝的排序來說,同治皇帝的接班人看起來是光緒皇帝,但其實按清代規(guī)定的皇室輩分“永綿奕載溥毓恒啟”來看,同治皇帝載淳與光緒皇帝載湉,皆是愛新覺羅“載”字輩的兒孫,是同輩關系。
在同治皇帝駕崩后,慈安和慈禧召集諸位王公大臣商定,因同治皇帝沒有子嗣(同治皇帝是咸豐皇帝的獨子,他去世后,咸豐一系也隨之絕嗣),所以將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文宗為子,入承大統(tǒng),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即承繼大行皇帝”。
這一套“兄終弟及”的手段,意思就是讓載湉繼承咸豐皇帝的皇位,等載湉有了孩子之后,將孩子再過繼給已經去世的同治皇帝,繼承同治皇帝的帝位。這其中復雜的關系和操作自然是慈安和慈禧保存自身權勢的策略,也是她們在各方勢力中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不過這也給光緒皇帝之后繼承皇位的人立下了規(guī)矩,即必須是“載”字輩之后的“溥”字輩。
在光緒皇帝親政之前,帝后一直相安無事,但是在戊戌政變之后,鑒于不好掌控的光緒皇帝,慈禧有心將其廢除,立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jùn)為皇帝,并計劃于1900年扶持溥儁繼位,年號為“保慶”。當時“溥”字輩的宗室皇親有很多,為什么慈禧單單選中了溥儁?
為什么大阿哥會是溥儁
這一點從溥儁的出身可以看出一二。溥儁的父親是端郡王載漪,他的母親是葉赫那拉·靜芳,他的姨媽是葉赫那拉·靜芬,也就是隆?;屎?,他的親姨姥姥就是慈禧太后。因此讓有葉赫那拉氏血脈的繼承人當皇帝,是慈禧當時的首選。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溥儁是一個“人情上的事兒一點不通,吃喝玩樂,盡情享受,與人無爭”的主兒,他的所愛只有兩樣,一樣是吹拉彈唱,一樣是犬馬鳥蟲。
對于這樣的繼承人慈禧是相當的“放心”,再加上溥儁背后有急于想做太上皇的載漪聯(lián)合義和團推波助瀾,于是溥儁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進宮繼為同治皇帝的子嗣,賞賜頭品頂戴,號為“大阿哥”。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的大年初一,他代替光緒皇帝前往大高殿、奉先殿向祖宗行禮。
明眼人都知道,新的權力交接要開始了。但是對于這樣的繼承人,西方各國卻極度不滿,而且大學士榮祿和慶親王奕劻對此也有異議,因阻力太大,這件事情只得暫時作罷。
此后溥儁在宮中便經常將泥人刻上李鴻章、榮祿和奕劻的名字,用木刀斬之。也就是在這一年,義和團運動的火焰燒到了京城,并且成為八國聯(lián)軍進犯大清的直接導火索。七月,慈禧攜帶光緒、溥儁等人西逃。
大阿哥只是一個“孩子”
時局危急之下,在西逃的這一路上,溥儁依舊是浪蕩王孫的作派,絲毫沒有皇家應有的政治敏銳性。西行路上,慈禧與光緒皇帝都驚懼異常,甚至頻頻落淚,但這個大阿哥卻毫無危機感,一路上還有閑情唱京劇,甚至在逃難的隊伍后面吹嗩吶。
面對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主子,奴才們只得委婉地提醒他不要再吹了。畢竟慈禧在前面的轎子上,后面“跟著個吹嗩吶的,不成出殯的了嗎?老太后哪有不翻臉的”。直到此刻,慈禧還是沒有產生廢除溥儁的想法。因為到了西安行宮之后,慈禧還把溥儁和光緒皇帝安排到自己的身邊住。
但是溥儁性格張揚,不知收斂,在西安行宮依舊是飛揚跋扈。國家正值多事之秋,可溥儁干的依舊是“音樂、騎馬、拳棒”老三樣。
據《西巡回鑾始末記》記載,溥儁與光緒皇帝常常爭執(zhí),“屢遭太后鞭撻”,這樣的記錄在《宮女談往錄》和《庚子西狩叢談》中皆有印證。甚至在西安行宮之時,溥儁趁光緒皇帝不注意,從其身后以拳擊之,將光緒打倒在地,后被慈禧責打二十棍。面對溥儁如此種種不肖之狀,他的老師高庚恩曾言:“可惜一候補皇上將來恐成開缺太子。”
被趕出宮廷的大阿哥
真正讓慈禧產生放棄溥儁想法的還是來自朝中大臣和洋人的態(tài)度。
在西安時,慈禧曾派原懷來知縣吳永為前路糧臺,前往湖廣催促糧餉。當吳永見到湖廣總督張之洞,談及大阿哥的時候,張之洞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態(tài)度:“此次禍端,實皆由彼而起……現(xiàn)在尚留處儲宮,何以平天下人之心。且禍根不除,尤恐宵小生心,釀成意外事故……於將來合議必增無數障礙,此時宜發(fā)遣出宮為要著……”
作為能與洋人簽訂“東南互保條約”的三巨頭之一,張之洞的意見是慈禧不得不考慮的。且洋人要求懲辦的“拳匪”禍首名單上,溥儁的父親載漪名列其中。當慈禧聽到吳永轉述的張之洞給出的建議后,便重新有了考量。
1901年,《辛丑條約》議和成功后,慈禧攜光緒率領百官回鑾。在到達開封后,慈禧發(fā)布懿旨:“溥儁著撤去大阿哥名號,立即出宮,加恩賞給入八分公銜俸,毋庸當差云云?!闭綄邇y趕出宮門,并給三千兩銀子安家費,由河南巡撫松壽派人伺候。
據溥儁的侄子毓運所述,在回到北京后,因為端郡王府已經被洋人燒毀,溥儁便回到了他爺爺的惇親王府中。但是他的叔叔載瀛并不待見溥儁這個落魄的鳳凰。載瀛只將王府東跨院中的二三十間房子分給溥儁居住使用,而且還不給他辦理“過戶”的手續(xù),另外每年象征性地給溥儁幾百兩銀子。可這些哪里夠溥儁過活。
后來,溥儁生活落魄,晚景凄涼,于1942年病逝。
(澎湃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