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陽
維修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常會與一些新奇故障不期而遇。這些故障時而令人感到異常棘手,時而讓人興奮不已,它們在考驗人的同時,也讓其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如果人們能養(yǎng)成一種習慣,及時記錄下故障的一些重要信息,就能為今后的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筆者結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對故障現象、特點和形成機理的深入剖析,旨在總結出一些即符合本人特點,又能行之有效的診斷方法。筆者以為這不失為一條提高技術的途徑,希望通過自己的這些切身體會來與大家分享汽車故障診斷的思路。
一輛2021年產廣汽本田飛度轎車,搭載1.5 L發(fā)動機和無級變速器(CVT),行駛里程1 035 km。用戶反映車輛行李艙蓋打不開,而且關上駕駛員側車門時,門鎖會發(fā)出類似鎖車的聲音。
維修人員檢查車輛,拉動行李艙蓋外把手,果然無法打開行李艙蓋。用遙控器可以解鎖或鎖止4個車門,車外應急警告燈也隨之正常閃爍;關閉駕駛員側車門時,可以聽到門鎖作動的聲音。由于此車沒有中控鎖開關,所以在車內只能扳動內拉手上方的門鎖按鈕,將門鎖按鈕扳到鎖止位置時可以鎖止所有車門。但當門鎖按鈕扳到解鎖位置時只能解鎖駕駛員側車門門鎖,其他門鎖沒有任何反映(圖205)。
圖205 通過車內門鎖按鈕閉鎖和解鎖
門鎖按鈕開關和門鎖作動器內置于每扇車門的鎖閂中(圖206)。門鎖按鈕開關檢測鎖止機構的鎖止和解鎖狀態(tài),門鎖作動器使鎖止機構在鎖止和解鎖位置之間來回移動。作動器從車身控制單元接收鎖止和解鎖指令。
圖206 前門鎖閂示意圖
當拉動行李艙蓋外把手要打開行李艙蓋時,車身控制單元從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接收到ON信號,然后將信號輸出到行李艙蓋釋放作動器,并解鎖行李艙蓋鎖閂(圖207)。行李艙蓋鎖閂開關就是用來檢測行李艙蓋打開/關閉的ON/OFF開關。
圖207 行李艙蓋鎖閂
根據行李艙蓋釋放功能控制策略(圖208),當車輛以低于2 km/h的速度行駛時,車身控制單元通過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操作激活行李艙蓋釋放作動器。如果所有車門解鎖且沒有遙控器時,通過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操作也可解鎖行李艙蓋。
圖208 行李艙蓋釋放功能控制策略
查看行李艙蓋電路圖(圖209),儀表板下熔絲/繼電器盒上的C16號(20 A)熔絲為集成在儀表板熔絲/繼電器盒內的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供電。當車身控制單元控制A18端子(淺藍色線)搭鐵時,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的線圈吸引觸點閉合。此時來自C16號熔絲的電源通過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儀表板下熔絲/繼電器盒插接器的B8端子(綠色線)——行李艙蓋鎖閂4號端子(黑色線)驅動行李艙蓋釋放作動器,并通過G403搭鐵。那么從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電路來看,由于行李艙蓋和4個車門的門鎖共用C16號熔絲,所以排除熔絲故障的可能性。
圖209 行李艙蓋電路圖
此車不帶無鑰匙進入功能。查看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電路(圖210),當按下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時,車身控制單元的A9端子2個插接器與G403搭鐵點導通。由于G403搭鐵點同時還是高位制動燈和左倒車燈等的搭鐵,這些燈光可以正常點亮,因此可以排除G403搭鐵點故障的可能性。
圖210 行李艙蓋外把手電路圖
查看行李艙蓋相關電路圖(圖211),當駕駛員側門鎖按鈕開關處于解鎖時,車身控制單元的B30端子通過門鎖按鈕開關搭鐵到G301搭鐵點。而當駕駛員側門鎖按鈕開關處于鎖止時,車身控制單元的B49端子則通過門鎖按鈕開關搭鐵到G301搭鐵點。根據經驗,如果駕駛員側門鎖按鈕開關內部的6號與8號端子發(fā)生斷路故障,也會導致車身控制單元判斷車門始終處于鎖止狀態(tài),不讓行李艙蓋解鎖開啟。
圖211 行李艙蓋相關電路圖
根據上述分析,維修人員判斷故障可能的原因有:①尾門外把手開關故障;②尾門外把手開關線路故障;③尾門鎖閂故障;④儀表板下熔絲/繼電器盒(內涵尾門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故障;⑤尾門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線路故障;⑥駕駛員側車門鎖閂故障;⑦駕駛員側車門鎖閂線路故障。
維修人員關閉點火開關,將車身控制單元的A插接器斷開,使用萬用表歐姆擋測量。當按下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時,A9號端子與車身搭鐵導通,排除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相關線路故障的可能性。
使用短接線將車身控制單元的A18號端子短接到搭鐵線上,此時行李艙蓋開啟。這就排除了行李艙蓋鎖閂故障、儀表板下熔絲/繼電器盒(內含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故障以及行李艙蓋松開執(zhí)行器繼電器相關線路故障的可能性。
既然行李艙蓋執(zhí)行器及相關線路都沒有問題,那么車身控制單元為什么收到行李艙蓋外把手開關信號后,也不開啟行李艙蓋呢。維修人員將車內照明燈開關移至DOOR(車門)位置,操作燈光開關進入B-CAN系統(tǒng)診斷測試模式2(圖212)。具體操作如下:打開點火開關——拉起超車開關——打開小燈——松手——再次拉起超車開關——將小燈開關關閉、打開、關閉、打開、關閉,重復此步驟2次。扳動車門內拉手上方的門鎖按鈕,將門鎖按鈕扳到鎖止位置時可以鎖止所有車門,車內燈正常閃爍一次,正常。但當門鎖按鈕扳到解鎖位置時,車內燈不閃爍,異常。
圖212 B-CAN 系統(tǒng)診斷測試模式2 操作方法
拆開駕駛員側車門飾板,對駕駛員側車門鎖閂進行測試(圖213)。解鎖時鎖閂的6號端子與8號端子導通;鎖止時鎖閂的7號端子與8號端子導通。測試結果正常,排除駕駛員側車門鎖閂內部故障的可能性。
圖213 駕駛員側車門鎖閂測試
關閉點火開關,斷開車身控制單元B插接器,測量B30端子到駕駛員側車門鎖閂6號端子的導通性,結果不導通,異常;測量B49端子到駕駛員側車門鎖閂7號端子的導通性,導通,正常。
發(fā)現異常后,維修人員順著駕駛員側車門鎖閂的線束檢查,當斷開駕駛員側車門線束插接器時,發(fā)現車身控制單元B30端子到車門鎖閂之間的1根白色線斷路。
焊接斷路的白色線(圖214),并用絕緣膠布進行包扎,恢復所有拆裝部件后試車,行李艙蓋可以正常開啟;關閉駕駛員側車門時,門鎖作動的聲音消失,故障徹底排除。
圖214 修復斷路的白線
事后與用戶溝通得知,該車在其他地方加裝了外后視鏡,分析故障原因為穿線過程中使車身控制單元的B30端子到駕駛員側車門鎖閂6號端子腳之間的白色線斷路??偨Y該故障,在今后的維修中需要注意以下2點。
(1)本案例中的鎖閂解鎖線斷路,將導致車身控制單元接收不到來自鎖閂的解鎖信號,使車身控制單元誤認為車輛始終處于鎖止狀態(tài),從而禁止打開行李艙蓋。
(2)對于此類故障,使用B-CAN系統(tǒng)診斷測試模式2,可以快速確認車身控制單元是否接收到相關信號,從而快速縮小故障范圍。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