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麗麗
為人父母者,閑暇之余最愛談?wù)摰脑掝}大概就是“孩子”。大家在一起互相訴說著自己的苦衷,并羨慕著別人家的聽話孩子,總希望別人家的聽話孩子是自己家的。當(dāng)別人表揚自己家的孩子時,我們做父母的總要說一些孩子的缺點表示一下謙虛,有時甚至不惜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出這樣的話,殊不知這已經(jīng)觸碰了孩子的“底線”,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傷害——我以前就是這樣的媽媽。
每次,當(dāng)朋友表揚我兒子的時候,我總是習(xí)慣性地接上一句:“好什么呀,這孩子太懶了……”沒想到,我本無心的一句謙虛卻傷害了孩子的心。一次外出回來,兒子很認(rèn)真地拉著我的手,要求和我談一談。他說:“媽媽,你知道嗎?我今天特別傷心,因為你老在別人面前說我懶。我都告訴你不要再說了,可你還要繼續(xù)。難道你就沒有看到我的努力嗎?難道在你的眼中,我只剩下懶了嗎……”兒子一邊說,一邊抹眼淚,發(fā)泄著心中的委屈。我很驚訝,我認(rèn)為我說的是客氣話,沒想到這些話在孩子的眼中竟然變成了傷害。我解釋道:“兒子,你不要太敏感,你自己說你平時是不是比較懶?”“媽媽,我知道我有時候時間觀念不是很強(qiáng),但你不要老在外面說。我知道你想提醒我,但你可以在家里提醒我。你一跟別人說我懶,我覺得大家都在笑話我!”還別說,這我真沒想到。也許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這對他來說,是一件讓他沒有面子的事情??粗鴥鹤硬煌5啬ㄑ蹨I,我的心里也很難受。是呀,我一直認(rèn)為孩子不在乎,我一直以為自己是開玩笑,但沒有想到孩子會對這件事情這樣反感,是我在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孩子。
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事后我想了許久,為什么兒子會那樣傷心?其實我做了大部分媽媽都會做的事情,那就是當(dāng)別人夸獎我們的孩子時,我們會象征性地說點孩子的缺點,以此表示謙虛。語言上看起來像吐槽,語氣卻是在炫耀。言外之意是,孩子現(xiàn)在沒有特別優(yōu)秀,只是因為懶;一旦孩子勤奮起來,前途是不可限量的??珊⒆硬⒉荒芡耆邮苓@種“客氣話”。也許,有時候我們并不是有意地去觸碰孩子的“底線”,但那也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老話常說:罵人不揭短。在行事風(fēng)格上,我們成年人早已熟悉這樣一套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那就是不要揭別人的短,不要觸碰他人的底線。然而,何止成年人有底線,孩子同樣也有自己的“底線”!想做合格父母,請別觸碰“底線”,哪怕是開玩笑也不行。每個孩子都有個性,我們做父母的,要充分發(fā)揮孩子的優(yōu)勢,正確鼓勵,不貼“標(biāo)簽”?!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大人都做不到完美,何況孩子們呢?我想起了在教育中我們常常用到的一句話:“我們應(yīng)用放大鏡挖掘孩子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孩子的缺點;強(qiáng)化優(yōu)點,忽視缺點。”作為老師,面對學(xué)生時,我尚且可以做到這點,可為什么在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卻將它忘得一干二凈呢?
于是,我鄭重地向兒子道歉:“兒子,對不起,沒想到你這么在乎這件事。從此以后媽媽再也不在外人面前說你懶了,但你也要答應(yīng)媽媽,凡事自己要有計劃,注意抓緊時間,可以每天給自己列一個計劃表……”就這樣,我們的談話愉快地結(jié)束了。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命個體,他們不僅需要被愛、被保護(hù),他們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當(dāng)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yōu)秀的時候,要用正確的方法鼓勵孩子,而不是觸碰孩子的“底線”,傷害他們。
[一鼓勵要具體明確]
家長對孩子的鼓勵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表揚、鼓勵孩子的時候,也要有具體目標(biāo)。比如最近一段時間,你希望孩子能夠把自己拿的東西放回原處,那么就要針對具體的事情提出表揚。表揚的話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zhǔn)努力的方向。在表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強(qiáng)調(diào)是因為什么樣的結(jié)果而表揚孩子。例如,孩子看完書后,自己把書放回原處,擺放整齊。如果這時家長只是說“你今天表現(xiàn)得不錯”,那么表揚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因為孩子不明白“不錯”是指什么。你可以說:“你自己把書收拾得這么整齊,我真高興!”另外,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也可以看重過程。因為他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暫時還沒有什么結(jié)果,但是孩子認(rèn)真做的過程也是值得我們?nèi)ケ頁P的。我們只有讓孩子意識到,當(dāng)他們做這件事時,努力是會換來鼓勵的,才能更好地激勵他們。
[二鼓勵要立足現(xiàn)實]
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失敗后,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學(xué)會立足現(xiàn)實,不能因為孩子沒有達(dá)到自己的期望而一味地指責(zé)孩子。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成長起來的,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所以不要對孩子過于苛刻,抓住孩子的小錯誤不放,忽視孩子的改變與進(jìn)步。在孩子失敗后,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我們要適當(dāng)?shù)毓膭钏麄?,?qiáng)調(diào)優(yōu)點,弱化不足,這樣才能讓他們勇敢地再接再厲。例如,孩子在畫畫的時候,將顏色填充得一塌糊涂,原本畫得還不錯的畫面變得面目全非。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這樣說:“你的構(gòu)圖很大膽,我很喜歡。如果下次顏色能夠涂得更均勻,相信會更好看的!”
[三鼓勵要換位思考]
家長不要以為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總是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來判斷孩子?!肚f子》 中曾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不是孩子,怎么知道孩子到底是怎樣想的呢?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獲得成就感,我們成人也許無法感受到。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鼓勵他們,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審視自己,用他們眼中的成就感去促使他們不斷進(jìn)步。例如,可以對他們這樣說:“我明白,你在這個題目上努力了很長時間!你能和媽媽說說你的想法嗎?想想你可以做哪些改進(jìn)呢?”
最后我想說的是,家長的尊重與鼓勵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劑良藥,但切記不要觸碰孩子的“底線”。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表揚、鼓勵他們,讓孩子從小做充滿自信、責(zé)任感強(qiáng)、有進(jìn)取精神的人。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第一實驗幼兒園)
35015019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