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崢
【中圖分類號】R75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5--01
蕁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滲出而導致的局限性水腫反應[1] ??梢猿霈F大小不一紅斑風團伴瘙癢。根據病程,可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蕁麻疹。據統計約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腫。部分病例無明顯誘因,稱為特發(fā)性蕁麻疹,甚至其體內可檢測到自身抗體。通常蕁麻疹誘因包括免疫性因素及非免疫性因素。食入和吸入的過敏原刺激肥大細胞及嗜堿細胞釋放的組胺是導致蕁麻疹的主要介質,進一步地,特異性IgE與結合在肥大細胞表面的IgE受體交聯,刺激炎癥介質的釋放。為了理清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將對137例蕁麻疹患者血清sIgE及總IgE進行檢測,現將結果匯總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137例患者,其中75例為男性, 62例為女性,選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門診病人,因全身反復紅斑風團或明顯劃痕,伴或不伴瘙癢就診,病程4周至2年不等,年齡1~80歲,急性蕁麻疹47例,慢性蕁麻疹63例,皮膚劃痕癥27例,所有患者檢查前均未接受系統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送檢標本為患者血清。
1.2? 檢測方法:充分離心血清(4500round),避免血清中的纖維蛋白沉積沖洗不徹底。采用德國Mediwiss公司產品:Allergy Screen 變應原定量免疫印跡法檢測吸入組及食入組變應原。吸入組包括:戶塵螨(屋塵螨,粉塵螨)、桑樹、屋塵、狗毛皮屑、貓毛皮屑、霉菌類(點青霉、分枝孢霉、煙曲霉)、樹花粉(柳樹、楊樹、榆樹)、蟑螂、混合草(普通豚草、艾蒿)等。食入組包括:雞蛋白、牛奶、蝦蟹、羊肉、牛肉、芒果、貝類、腰果等。
1.3? 操作方法:(1)先把吸附特異性過敏原的硝酸纖維素膜,置于反應槽中。接著用移液器加入病人血清,繼續(xù)室溫下孵育,讓IgE與過敏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吸附至硝酸纖維素膜上(2)洗脫多余的IgE抗體,加入生物素標記的抗人IgE抗體,室溫下孵育形成抗IgE-IgE-Ag復合物,再次洗脫未結合的抗IgE抗體 (3)加入堿性磷酸酶標記的鏈酶親和素,利用其與生物素結合,再將未結合上的酶標鏈酶親和素徹底沖洗干凈。
1.4? 結果判定標準:檢測板對應的過敏原平行出現紅帶即為陽性,并定量分析,計算每種過敏原IgE及總IgE濃度(Iu/mL)。
1.5統計學方法:SPSS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過敏原總陽性率為62.04%;其中52例IgE陰性,吸入組前三位,戶塵螨,屋塵,霉菌類,食入組前三位,牛奶,雞蛋白,芒果。 (*P<0.05,**P<0.01).
3. 討論:
本次研究發(fā)現23例患者有2-3種過敏原過敏,兒童比例較大,可能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進一步發(fā)育完善,過敏反應發(fā)生相對減少有關。有14例總IgE陽性,但特異性IgE為陰性,與非免疫因素,寄生蟲感染,非特異性物理刺激有關。另外蕁麻疹的過敏原眾多,也可能不在本次檢測的范圍內。
目前微陣列技術運用于重組或純天然過敏原檢測,并且已建立了過敏原蛋白的綜合數據庫,利于今后多中心結果的整合,方便大數據的建立,為患者提供福音。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也加強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樹立對疾病正確的認識,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也利于疾病的恢復。通過本次分析蕁麻疹患者體內過敏原狀況,為今后工作提供了依據,可以更加科學的指導患者,也為將來開展特異性免疫治療提供方向。
參考文獻: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第3 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13-614.
[2]Balakireva OV, Netschay IV. New approachesin th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RTI 2002,26(5):18.
[3] 張志紅,錢秋芳,嬰幼兒濕疹過敏原檢測及分析 臨床皮膚科雜志2012,41(4):215-217
[4]Sampson HA. Utility of food-specific IgE concentrations in predicting symptomatic food allergy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10(7): 891-896.
[5]Gehring U ,Bischof W,Schlanvoigt G ,et al.Exposure? to? house? dust? endotoxin? and? allergic? sensitization? in? adults[J] .Allergy,2004,59(9):946-952
[6]Zeiger RS, Heller S.The development and prediction of atopy in high-risk children: follow-up at age seven years in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combined matemal and infant food allergen avoidance[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5, 95(6): 1179-1190.
12085017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