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名明
基于新課改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改進措施
羅名明
(甘肅省天水市第九中學,甘肅天水741000)
傳統(tǒng)時期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學生進步與成長的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改革發(fā)展背景下的必然趨勢。倘若教師按照傳統(tǒng)時期的教學思維一意孤行地授課,勢必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改善形成極其嚴重的阻礙?;诖?,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當融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主動深入地學習新課改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待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優(yōu)質的教學方法下發(fā)揮出來,助力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向好的方向發(fā)展,達到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而本文將會對基于新課改理念下改進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進行一番闡述說明。
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為當下教師課堂實踐活動有效開展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教育理念,所以對于傳統(tǒng)時期的教學理念,教師及時摒棄掉是必要行動。主動接觸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是關鍵任務。因此,從事高中生物教師這份職業(yè)于新課改下,必須要有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思想意識,在此基礎上付諸改進教學方法的實際行動。當教師落實的教學策略能夠體現(xiàn)對學生的高度尊重時,則學生便會以飽滿的熱情融入到課堂活動當中求取知識,必然會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與技能的獲取能力,綻放出精彩的高中生物課堂。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基于新課改理念下改進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論述。
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習生物知識的目的之一,提問則是生物教學活動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新課改理念的推動下,過去的題海戰(zhàn)術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已經不能應用。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生物教師,需充分考慮學生能力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教材的變化,所以教師應當懂得基于學生認知與教材內容展開提問,使學生以強烈的探究欲望參與到課堂實踐活動當中,使學生面對問題有積極的探究態(tài)度,從而把握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學生探究的方向以充滿引導性的語言展開對學生的點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讓學生獲得成功解決問題后的愉悅體驗,使學生享受這種過程,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生物、展開對問題探究的良好習慣,實現(xiàn)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比如,在開展《細胞中的無機物》這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于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依據三維教學目標簡單為學生介紹了水和無機鹽在細胞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做了簡單的筆記,希望學生形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學習觀念,令學生初步熟悉了學習內容,為后續(xù)教學活動展開作好鋪墊。然后,筆者將“細胞中的水”進行板書,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生命與水》播放,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感受水與人的密切關系,對學生提問道:“為什么說水是構成細胞最多的化合物?”引發(fā)學生探究意識,使學生以投入的態(tài)度研讀教材內容。接著,筆者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了幾張幼兒、老年人以及人一生不同時期體內含水量的圖片,對學生提問道:“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時期,含水量有何特點?”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同一生物在生長發(fā)育的不同時期,含水量也不同,以及不同的組織、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相同。當教學活動結束時,筆者引導學生梳理了這堂課的學習過程,以輪廓圖為引導對學生進行提問,助力學生形成了對所學內容的系統(tǒng)理解,安排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堂課的學習收獲。這樣,筆者通過基于學生認知與教材內容展開提問,令學生以強烈的探究興趣參與了學習的過程,令學生以活躍的大腦思維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技能充分獲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以及保護水資源、關注人類健康的態(tài)度,不僅順利實現(xiàn)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素質。
新課改中多次提到“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向教師頻繁強調了教學活動的展開要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具有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小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學生看作課堂活動的主人翁,僅僅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授課。這令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始終持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當這種狀態(tài)感染到教師時,教師的教學興趣也會逐漸褪去。因此,作為一名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師,要本著新課程改革中提到的生本教育理念,懂得基于學生知識與能力將其劃分科學小組,為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學習生物知識創(chuàng)建一個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期望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生物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集思廣益的環(huán)境下享受學習生物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與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品質,達到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以引導學生學習《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這部分內容為例。首先,筆者在課下做了調查問卷,了解了學生對基因相關內容的掌握情況,基于此將學生劃分成了具有科學互助性質的學習小組,為學生能夠在氣氛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中將知識與技能吸收奠定了基礎。然后,筆者為學生提供了掌握本節(jié)知識與技能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合作分析,自主舉例說出基因突變的特點和原因、基因重組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集思廣益的意識,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了解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內容。之后,筆者通過圖示的方式指導學生對探究的內容展開分析,使學生逐漸形成了關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態(tài)度。最后,筆者引導學生總結了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意義,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學習收獲,對學生進行了珍惜生命的教育。這樣,筆者基于學生知識與能力劃分科學小組,組織學生在民主的課堂環(huán)境中合作學習,使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被充分落實,極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由此使得對學生的指導事半功倍,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深化了學生對生物課堂的喜愛,充分達到了優(yōu)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傳統(tǒng)時期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卻是被教師經常忽略的一部分內容。只因教育理念與教學資源的落后使得課堂授課時間十分緊張,教師實施的單調教學策略,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當中將實驗、理論盡數滲透,若是強硬實施,勢必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在新時期天時地利的教育環(huán)境下,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要懂得基于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發(fā)展強化實驗性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通過實驗感受生物學科的魅力與樂趣,完成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強化學生生物知識理解,使學生形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觀念,實現(xiàn)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學生生物能力水平的目標。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這部分內容時,首先,筆者展示了一些動物及人類的親子照片,讓學生思考圖片中蘊藏著的玄機,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對生物學科的魅力有了初步的感受,從而引出了課題內容。然后,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回顧了遺傳學的探究歷史,指導學生觀看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在形象畫面下指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及做法進行分析。通過不斷探究幫助學生清晰了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原理和過程,讓學生歸納了“同位素標記法”,使學生懂得了這是研究噬菌體侵染細菌采取的科學方法。之后,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于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幫助其了解到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對學生強調了生命的物質性,為學生梳理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增添了助力。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歸納了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原因,向學生強調了生物實驗的重要性,安排學生交流了這堂課的學習體會。這樣,筆者通過基于學生實踐技能的發(fā)展開展實驗性活動,讓學生在直觀實驗中感受到了生物研究的一般方法,充分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訓練了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生物水平的優(yōu)化,極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取得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處在高中階段,學生愈來愈渴望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而生物是一門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具有極強應用價值的學科,且生物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有機融合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之一。基于此,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要了解學生隨著成長渴望獲取到充滿應用價值的生物知識,從而基于學生應用意識的發(fā)展開啟生活化教學。教師應在課堂上發(fā)揮自身的課堂主導作用,將新課程改革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授課的要求充分踐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物的現(xiàn)實意義,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參與生物知識與技能的獲取過程。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語言點撥,讓學生不斷感受生物學科的魅力所在之處,培養(yǎng)學生將生物知識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使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能夠應用生物知識科學解釋的能力,最終綻放出精彩的高中生物課堂。
比如,在幫助學生獲取《細胞的衰老和死亡》這節(jié)生物知識與技能時,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圖片,讓學生在直觀畫面下初步感受細胞和死亡的有關內容。如此以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入手,使學生以強烈的學習積極性進入到了課題的學習,為學生能夠將充滿現(xiàn)實價值的生物知識與技能獲取奠定了極好的基礎。然后,筆者對學生說道:“請大家現(xiàn)在結合日常生活實際,思考人體衰老的特征?!庇谑桥c學生展開互動交流,逐漸使得課堂氣氛和諧、民主,進而以動畫形式演示衰老細胞與生命力旺盛的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上的區(qū)別。接著,筆者依據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總結細胞衰老的原因。之后,筆者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語言進行闡述,從中對學生展開點撥,加深了學生對這堂課的印象。最后,筆者做了課堂活動總結,引導學生歸納了學習內容,讓學生交流了本節(jié)生物知識與技能的獲取體驗。這樣,筆者通過基于學生應用意識開展生活化教學,使得生物學科的學習價值被學生深深感受到,又結合多媒體技術助力學生將重點知識深刻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生物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充分踐行了新課程改革中對教師提出的教學要求,取得了高中生物課堂的精彩綻放。
當新時期的教育理念未曾被當下教師密切接觸時,大部分教師不懂得用心和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交流,僅僅是以權威性的語言和神態(tài)對學生授課,極大程度上讓學生感受到了懼怕之意,影響了學生的好學之心。然而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具有主觀參與度,才能夠使得課堂教學質量達到理想效果。而要使學生產生參與課堂活動的主觀意愿,師生互動的加強十分有必要。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師生在課堂中各自起到的作用,從而發(fā)揮自身的課堂主導作用,要主動和學生在情感上將距離拉進,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途徑將學生的主觀參與度充分激發(fā)出來;對學習熱情高漲的學生進行恰當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下感受到和諧的課堂氛圍,達到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比如,在《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這堂課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首先,筆者和學生對關于所學的細胞知識進行了簡單的回顧,初步形成了融洽的師生關系。接著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了豚鼠胰腺泡細胞分泌物的形成過程,并提供了具體的文字資料與圖片資料,與學生共同總結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了細胞內的各種器官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聯(lián)系,細胞之間的相互配合與協(xié)同工作才使得這臺高度精密的生命機器能夠繼續(xù)、高效地運轉。然后,筆者要求學生回顧學習內容,互相交流了不解之處,從而在巡視過程中就學生的不解之處與其進行互動,進一步與學生拉進情感,展開對學生的恰當點撥,深刻了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樂趣,加強了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的好學之心。最后,筆者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做了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引導學生歸納了研究生物膜系統(tǒng)的意義,讓學生交流了這堂課的心得體會。這樣,筆者通過基于學生主觀參與度加強師生互動,與學生共同獲取生物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得到了生物知識的積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以及積極上課的認真態(tài)度,切實達到了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而言之,改進后的教學方法有效與否,取決于學生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取得的進步與成長。因此,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發(fā)展,依據教學具體內容思索更多如展開合理提問、劃分科學小組、開展實驗性活動、展開生活化教學、加強師生互動等具有可行性的教學方法應用在課堂活動當中,令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學習,從而以語言點撥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生物素養(yǎng),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喜愛,以求取得最優(yōu)化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1] 鄭承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研究[J].才智,2020(18):117.
[2] 常錄紅.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巧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7):155-156.
[3] 聶鳳英.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J].華夏教師,2019(36):44.DOI:10.16704/j.cnki.hxjs.2019.36.041.
[4] 馬生君.關注學科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生物教學策略——基于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教育觀察,2019,8(29):96-97.
[5] 王玉琦.新課改要求下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交際,2019(10):173+172.
[6] 董健.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8(15):124.
G632
A
1002-7661(2022)02-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