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艷
(濟寧市第15中學,山東 濟寧 272002)
“導學互動”是數(shù)學學科教學中重要的應用模式,“導學”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圍繞學生做學習引導,提供學習服務,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和效率?!盎印笔呛献鲗W習的樣式,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教師合理組織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皩W”與“互動”相結合,其應用價值更為豐富,教師要做好教學對接處理,讓學生在實際學習操作中培養(yǎng)學科綜合能力。
進行學科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調查,在掌握學情和教情基礎上推開教程,以提升教學適配性。在設計情境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做具體分析,科學設定情境方式,對準學生學習興趣取向做出推送,以提升教學針對性。如果有需要,教師還可以吸納學生的意見,對教學計劃做合理設計。
如教學魯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教師推出幾何證明任務:要證明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于180°,需要通過哪些步驟呢?學生開始討論這個問題,教師指導學生做輔助線,通過分解手段,將三個內角變成一個平角,或者是同旁內角,并寫出具體的證明過程。為促進學生認知內化,教師鼓勵學生做知識梳理:這些證明方法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做對應思考,課堂學習進入深度探索環(huán)節(jié)。
“導學”是方法傳授,也是內容整合和配送,教師要對教學資源做統(tǒng)合處理,在內容配置、環(huán)節(jié)設計、活動組織、訓練拓展等方面做出綜合考慮。特別是導學內容的選擇,對順利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要對學生學情做客觀分析,針對性地推出導學內容,其激發(fā)效果會更為顯著。
教師進行導學設計時,要抓住學生學習思維啟動點,對學習內容做整合處理,利用輔助手段做發(fā)動設計。如教學“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教師在導學環(huán)節(jié)列舉諸多生活案例,對不等式基本性質做強化解讀。如不等式與等式的性質很相似,就可以商品打折出售為例,A 種服裝標價比B 種服裝要高,促銷時,商家將兩種商品都打7 折出售,A 種服裝的價格還是比B 種服裝價格高。教師鼓勵學生列舉生活案例,對不等式性質做直觀解讀。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很快就找到一些案例信息。如:甲同學比乙同學大兩歲,過了三年之后,甲同學還是比乙同學大兩歲。為強化學生認知,教師推出一些訓練題目,讓學生做具體分析和判斷。學生以不等式基本性質為依據(jù),對這些訓練題目做深度解析,學習進入內化階段。
學生對互動性、探索性、開放性、趣味性學習活動有特殊興趣,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心理做設計和組織,能夠帶來全新的學習動力,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要。數(shù)學操作、數(shù)學觀察、數(shù)學實驗等,都屬于數(shù)學活動范疇,教師要做好配合設計,將不同活動內容做滲透,組織展開多種形式的學習和探索。
學生進入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后,教師教學引導要跟上,及時退出學習活動,這樣做能夠對學生形成感官沖擊,調動學生順利進入到深度學習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在深入探索中建立數(shù)學認知基礎。在教學“平行線的性質定理”時,教師先讓學生做定理概念閱讀,對定義內容做自我消化,然后推出證明任務:平行線性質定理是文字說明,你能夠畫出圖形,并做相關求證嗎?同桌合作學習,交流探索體驗,準備做集體演示操作。學生對平行線基本形式定理有了一定認識,主動展開畫圖操作,并自覺展開互動交流,課堂合作學習逐漸打開。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其合作學習情況做觀察,并給出一些操作建議,教師適時做出指導,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
學生學習情況如何,是教師需要時時掌握的信息,以便做出必要的教學調整,或者是做出教學投放。在學情反饋階段,教師借助問題、測試、詢問等手段做調查,能夠啟動學生反饋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做信息回饋,為教師做下一步的教學調整提供最真實的信息。學生對互動性學習有特殊情結,教師要特別關注這部分信息回饋。
教師有意識做導學設計,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要給學生做出方法指導,讓學生借助學習探索的機會,在互動性學習中建立清晰的學科認知,提升學習能力。如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教師要求學生利用剪刀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并對這個三角形做研究,看有什么樣的新發(fā)現(xiàn)。學生先制作出等腰三角形,并做詳細觀察,很快就有一些目標發(fā)現(xiàn)。如對折這個三角形,可以發(fā)現(xiàn),等腰三角形的腰邊是完全相等的,兩個底角也完全重合的。打開對折面,還可以發(fā)現(xiàn),對折線是頂角的角平分線,頂角被分為兩個相等的角,而這個折痕將底邊一分為二,交點是底線中點。學生將學習發(fā)現(xiàn)反饋出來,課堂研究討論氣氛活躍起來。教師對學生展示的信息做梳理,歸結出等腰三角形的知識體系,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路線。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指導學生做具體操作,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讓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這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其導學特征極為鮮明,啟動效果也比較顯著。
“導學互動”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做好優(yōu)化設計和科學應用,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服務,以提升其學習品質。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圍繞學生做具體的引導,利用多種輔助手段設計教學情境,在學法方面做出更多傳授,組織學生展開多種學習實踐活動,都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科思維,幫助學生在主動性學習過程中建立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