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 寅 圖_申利娜
許久沒有去過書店,一次次被忙碌的工作、繁雜的家務(wù)還有許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瑣碎事拖住了步伐……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終于得空走進了書店,經(jīng)濟的、社科的、文學(xué)的,還有熱銷正當(dāng)紅的書,真是名目繁多。在這萬花叢中,《小小孩的春天》似暖風(fēng)撲面而來,讓眼睛因這片新綠而愉悅,讓心靈在這份清新里蕩滌。
懷揣著這本書回家,就像揣著一個春天,我的心情也變得豁然開朗,喜歡它青蔥翠綠的封面,喜歡它純真質(zhì)樸的文字,更喜歡它那妙趣橫生的插圖?!缎⌒『⒌拇禾臁肥莾和膶W(xué)作家孫衛(wèi)衛(wèi)的作品,描寫了作者少年兒童生活的故事,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串起了昔日美好的生活,串起了今日溫馨的回憶。作為孫衛(wèi)衛(wèi)的同齡人,我被他的文字所打動,透過他的文字,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我的春天。
孫衛(wèi)衛(wèi)說:“這些文章,是我對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回憶,對我來說,那是我最快樂的生活。雖然那時候缺吃少穿,但是,精神生活豐富,一本書、一張紙、一支筆,可以讓我高興很多天。如果時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時候,而且,我會認(rèn)真過好每一天、每一個小時,不著急長大?!彼奈淖终缢脑捯粯訕銓嵡逍?、真實自然,一兩句話,就刻畫出一個場景、一種心情,就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感情、滲透著親情,真是“用筆如有神”。在他的筆下,有《小時候的喜歡》《看電影》《吃臘八粥》《我的膽小》《喜歡書》《媽媽的頭發(fā)》,故事很簡單,有些甚至沒有情節(jié),卻生動展現(xiàn)出小小孩的小小心境,就像春天里綠綠的嫩芽,靜靜地生長著,卻、一下子就走進了人的心里。
印象最深的是《媽媽的頭發(fā)》。“媽媽燙發(fā)成了爆炸新聞,引爆了整個校園,大家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媽媽的發(fā)型很好看,可是我卻不高興,大家都說她像個女特務(wù)。不久,媽媽又把頭發(fā)恢復(fù)成青年頭,再也沒有燙過發(fā)??蓩寢屇菚r還不到三十歲,那是多么好的年齡?。 笨吹竭@里,我的眼眶濕了。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媽媽為我們付出了很多。記得家里唯一的一張燙發(fā)票,媽媽沒舍得用,而是給我做了頭發(fā)。那時我5歲,頂著一頭卷發(fā),美滋滋地照了許多照片。媽媽有著一手縫紉好手藝,可她卻總是在給我們姊妹做衣服,從未想到過自己。現(xiàn)在我們長大了,每年我都要給母親購置新衣,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
《年是給小孩過的》《吃臘八粥》,生動地刻畫出孩子對年的期盼。那時的年,雖然辛苦,留下的記憶卻是那么甜蜜,值得回味。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家那時住的是平房,爸爸總在門口支上一口大鐵鍋,燒上柴火,于是噴香的酥肉、帶魚相繼出鍋,我們這些“小饞貓”,圍著鍋臺轉(zhuǎn),趁著大人不注意,抓一把吃食撒腿就跑,耳邊是老爸的聲音,“慢點,慢點,別燙著!”大年三十,說是守歲,可我總是熬不過去,耳邊伴著媽媽踩縫紉機的響聲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大年初一醒來的時候,枕邊的新衣疊放得整整齊齊,我穿上新衣服,心里充滿著幸福和快樂!
《小小孩的春天》里涌動著親情和愛,在一個個小小的細(xì)節(jié)中,傳遞著爺孫之愛、母子之愛,溫暖著自己,也溫暖著他人。在《年是給小孩過的》中,“我和爺爺一起圍著火爐守歲,爺爺整理一下我的衣領(lǐng),說我又長大了,今年比去年高不少,他說要多吃飯,別老這么瘦。我長大一歲,爺爺奶奶就變老一歲。那時沒覺得,等覺得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走了。”《小時候的喜歡》中,“我自己學(xué)做皮影,需要媽媽幫我綰結(jié)。媽媽放下手頭的活,一會兒綰一個,一會兒綰一個,一點也不煩我?!蔽覀兙瓦@樣在愛的包圍中漸漸長大,父母卻在慢慢變老,能否停下忙碌的腳步,多抽出點時間回家看看,陪父母親人嘮嘮家常,報個平安。
《小小孩的春天》是寫給孩子的,也是寫給曾經(jīng)是孩子的大人的。漫步在童年的小路上,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回到了童年的日子里。我愿意陶醉在春天里,做一個小小孩,愿春天和夢想永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