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亞娜
夜里十一點多,我看到妹妹來電,一接通,三歲的外甥女帶著哭腔一聲聲喊著“大姨,大姨”,我心里一緊,忙問怎么了。原來,是外甥女夢到了我,大半夜非得給我打個電話“聽聽大姨的聲音”。
安撫了電話那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外甥女,掛掉電話,我竟也抑制不住熱淚奔流。我不知道外甥女到底夢到了什么,以至于讓她哭醒還要打個電話確認我沒有“丟”,才能睡得踏實。而我,亦為這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在這星月闌珊的夜里,潸然淚下。
小時候,不知親情為何物,常常在與弟弟妹妹的“戰(zhàn)斗”中自成一派,為能夠戰(zhàn)勝他們而沾沾自喜,還嘲笑比我小六歲的大妹時常為幼小的小妹小弟所累,明明是兩個小的惹了禍,大妹卻總傻傻地承擔(dān),被父母一頓臭罵。而我的“獨善其身”,卻總是讓母親發(fā)出一聲嘆息。
直到有一天,家里來了客人,給從小體弱多病的小妹帶了漂亮的玩偶娃娃,還說自己家條件好些,不像我們家負擔(dān)不起那么多開銷。原來他們是想要領(lǐng)養(yǎng)小妹,我內(nèi)心萌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難過,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抓住娃娃就扔了出去,哭著喊著讓他們走。那一刻,我才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內(nèi)心:雖然討厭弟弟妹妹像狗皮膏藥似的黏在我身邊,跟我爭,跟我斗,可真要失去他們,就是我不能承受的事情。
破天荒地,父母并沒有因為我的撒潑責(zé)罵于我,反而是在以后的時間里,我與弟弟妹妹再不會發(fā)生“窩里斗”,而是相親相愛、陪伴長大。
長大以后,才明白,那就是所謂的親情。我欺負你,是知道這在你能夠承受的范圍內(nèi);我嘲笑你,是基于我明白你怎么也不會離開我;我保護你,才是我們作為親人,最本能、沒有一絲虛假的心甘情愿。
轉(zhuǎn)眼間我與弟弟妹妹都長大成人,大家庭成員也因為各自相繼成家逐漸變得更多。猶記得我生了孩子后接到大妹電話,她因為高興而且心疼我,以至于哽咽著說不出話。而她所有的心情,我都懂。正如后來我站在產(chǎn)房門口,接過護士遞出來的侄子,就像抱住了整個世界。那一天,我在朋友圈里記錄下這樣的文字:“感謝時光,恩賜生命;感謝歲月,溫暖如初;感謝你,從此,讓這世間,我又多了一個親人……”
于是我終于明白:人生是一場未知的航行,在無邊無際的海面上漂蕩,很多東西都是猶如泡沫般存在,唯有親情,是永恒的燈塔,在茫茫大海之上,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照亮我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