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雷,沉悶,羞答答,貼著山崗滾了幾個前空翻,把蟄伏于地底下一冬的春筍驚醒了。小精靈們伸伸懶腰,舒展舒展筋骨,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它們使勁地擠呀拱呀,好不容易拱破厚實的地皮,把頭露了出來,于是,張大嘴巴呼吸春的氣息,對著妍麗的春色綻放笑臉。
山里多竹,盤根錯節(jié)的竹根延綿到哪里,筍芽便冒在哪兒,幾乎用不著費什么勁刻意去找,隨處可見穿著新衣的筍娃。
春筍亦稱竹筍,為禾本科植物毛竹之嫩苗,因富含水分、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歷來享有“春季菜王”的美譽。吃了蘊含天地精華的筍,就是在品嘗春天的滋味吧!
竹筍上市時節(jié),母親會隔三岔五買些沾有黃泥的矮胖筍回家,將筍殼一層層剝下來,把紫色的筍痣削掉,再一劈兩瓣,洗干凈,放進鍋里煮。筍煮透了,吃起來才不澀嘴。
山里人和筍親,有時踏在松軟的山地上,會倏然喃喃道,喲,我腳下有筍。
筍子有大、小年之分, 大年吃筍,小年留竹。有一個大年,我心血來潮溜達至鎮(zhèn)西郊的山貨集市看光景。集市聚集著許多山農(nóng),身旁盡是他們拿來賣的筍,電動車車斗里裝著筍,路兩側(cè)成排成行的蛇皮袋內(nèi)是筍,商鋪的空地上是堆成小山的筍,我煞是驚詫,那山太奇妙了,竟孕育出那么多的筍。
大自然是個寶庫,饋贈給我們的這個寶物,鮮,嫩,脆,其味獨特,百吃不厭。竹筍燒肉、咸肉煨筍、筍衣炒韭菜、花生筍黃豆等經(jīng)典菜品,江南人尤其喜歡。
為了能把這鮮美味道儲存住,母親會趁天氣晴好,曬上一批筍干。曬筍干是件煩瑣事,將焯過水的筍板切成薄片,鋪在竹篩子上,時不時地幫筍片翻身。曬筍干很吃工夫,晴天至少連曬三四個毒日頭,才會干透。若運氣不好遇上陰雨天,那筍片大多會發(fā)膩發(fā)餿,生霉變質(zhì),最終報廢。母親每年都曬筍干,到了秋冬季,泡些筍干燒肉,筍干柔韌有嚼勁,鹵汁甚入味,大家不食肉,專撿筍干吃。來年大伏天,抓把浸泡過的筍干放在冬瓜湯內(nèi),那湯頓時又鮮又香,十分開胃。
有年暮春,山里的堂兄邀約母親、姐姐和我去做客,吃過午飯,品過野山茶,堂兄說,走,我?guī)銈兺诠S。堂兄扛起山鋤,鋤頭后挑著只筍籃,帶著我們進山了。山路陡峭,我們走得踉踉蹌蹌,氣喘吁吁。堂兄輕靈似松鼠,敏捷地穿梭于竹林,時而抬起右腳踢踢地面,便彎下腰,舉起山鋤開始挖,不一會,就挖到了滿滿一大籃子筍,而我,僅繳獲了兩支不甚肥碩的竹筍,已折騰得大汗淋漓。那一刻,我知道,饋贈我們美味的,不只有大自然,還有山里人的勤勞。
褚福海: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掬水聞香》《心音》。
編輯??? 沈不言?? 786559681@qq.com
30905019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