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永嘉南渡詩人的生活際遇與心態(tài)轉變

        2022-03-17 20:05:58董秀秀
        關鍵詞:郭璞南渡永嘉

        楊 健,董秀秀

        (1.滁州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2.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安徽 滁州 239000)

        永嘉南渡詩人(1)本文所謂永嘉南渡詩人,是指在永嘉元年至大興四年(307--321)間渡江,且有詩歌作品存世者或據(jù)史傳記載其能詩者,共13人,存詩85首,辭賦37篇。之所以將時間下限定在大興四年,理由有二:一是中原動蕩,不少永嘉年間意欲南渡的詩人,幾經(jīng)周折到達江南時,已是東晉大興年間;二是東晉政權建立之初,內憂外患嚴重,政權穩(wěn)定尚需一段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仍可視作永嘉時期的延續(xù)。在兩晉文學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一方面,他們是西晉文化與詩風的傳承者,渡江以后將西晉談玄論道的風氣和儒玄兼綜的思想傳播到江南,詩歌創(chuàng)作繼承了永嘉以來“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的美學風格;另一方面,渡江前后不同的生活際遇使詩人們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轉變,這就影響到了他們的詩賦創(chuàng)作,進而對東晉文學的題材、體裁、語言風格、藝術表現(xiàn)技巧等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研究永嘉南渡詩人的生活際遇與心態(tài)轉變,對深入理解東晉文學的思想內容與審美風尚大有裨益。

        一、詩人南渡后的生活際遇

        永嘉亂起,中原板蕩,大批詩人死于這場浩劫之中,如曹攄戰(zhàn)死于永嘉二年(308),阮修被害于永嘉四年(310),摯虞餓死于永嘉五年(311),潘尼也在永嘉年間病死于塢壁,這些人均未能隨晉室渡江。只有荀組、溫嶠、王羲之、郭璞、庾闡、孫綽等少數(shù)詩人成功南渡,并在江南安頓下來。他們渡江的方式各不相同,或是隨家族群體渡江,或是與他人結成姻親或聯(lián)盟節(jié)節(jié)南移,或是兄弟乃至獨自一人艱難跋涉、輾轉過江。他們在東晉王朝的生活際遇也各具特點。大體說來,永嘉南渡詩人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出身名門,貴盛依舊

        西晉亂亡,中原世族紛紛南渡,其中就有一部分詩人,如王廙、王羲之、王彪之等,由于出身高貴,或世居高官,或德高望重,渡江以后仍然享受很高的待遇。王廙是晉元帝的姨弟、丞相王導的從弟,永嘉元年渡江。史載“元帝作鎮(zhèn)江左,廙棄郡過江。帝見之大悅,以為司馬”,“以功累增封邑”[1]2003。而王羲之的父親王曠,是提議元帝過江的第一人,丞相王導是王羲之從伯,羲之少時受周顗賞識,后來深受王敦和王導器重,加之自身才藝不凡,在當時享有盛名。王彪之乃王導從子,永嘉元年隨父渡江,其父王彬官終尚書右仆射。王彪之累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等職,后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其病重之時,晉孝武帝賜錢三十萬給他買藥,可見其地位之顯貴。

        由此可知,這批詩人是東晉顯貴世族瑯琊王氏家族中的成員,出身名門,其父兄叔伯多半官位顯赫,或與當朝權貴乃至皇室有不同程度的親屬關系。永嘉亂起,他們或隨家族群體過江,或過江之后融入家族之中。他們起初并不顯貴,但憑借家族的蔭庇,很快就官居顯要,加之自身具備一定的玄學修養(yǎng)和文學才華,名譽和聲望也隨之而來。

        此外,還存在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在南渡前已經(jīng)顯貴于世,后來天下大亂,為了避難,便組織一批力量南渡過江,荀組就是其中一例?!稌x書·荀組傳》載“于是天下大亂,(荀)組兄弟貴盛,懼不容于世”,永嘉末,“會劉曜、王彌逼洛陽,組與藩俱出奔”,大興初,“自許昌率其屬數(shù)百人渡江”[1]1159-1160。其實在出奔至南渡這段時間里,他曾移檄天下,擁立司馬睿為盟主,睿稱帝后不久便“欲以組為司徒,以問太常賀循。循曰:‘組舊望清重,忠勤顯著,遷訓五品,實允眾望?!谑前萁M為司徒”[1]1160。南渡后,其“先所領仍皆統(tǒng)攝”,不久又錄尚書事,遷太尉、太子太保等職,其“貴盛依舊”可見一斑。

        (二)家道中衰,文仕并舉

        永嘉南渡詩人群體中存在這樣一支:其家族在中朝原是高門大族,西晉末年,或因戰(zhàn)亂紛起,或因子嗣不旺,或因不文,于是漸趨衰落,到他們這一代已不再顯貴。為了避難,他們三三兩兩南渡過江,孫統(tǒng)、孫綽、孫盛兄弟以及庾闡、溫嶠等人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

        以上五人由于家道中衰,在渡江過后,他們便不能像王氏家族詩人那樣,坐致高官。要想獲得聲望與地位,必須付出努力,因此他們大多選擇了文仕并舉的道路,也就是以仕求顯、以文求名。溫嶠過江以后,輔佐帝業(yè),忠勤朝政,在任期間屢陳規(guī)諷,卒至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受封建寧縣開國公,死后被追贈大將軍。庾闡先后擔任尚書郎、司空參軍、從事中郎、散騎侍郎等官,在平蘇峻之亂時立功,被封吉陽縣男,拜彭城內史。同時,他們也以文才高妙被帝王、權要賞識。《晉書》本傳記載溫嶠“博學能屬文”[1]1785,庾闡“好學,九歲能屬文……又作《揚都賦》,為世所重”[1]2385-2386。《文心雕龍·時序》曰:“庾以筆才逾親,溫以文思益厚?!盵4]674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孫氏兄弟也不例外,兄弟三人除孫統(tǒng)“居職不留心碎務”外,孫綽歷任尚書郎、建威長史、右軍長史、永嘉太守等職,襲爵長樂侯;孫盛做過征西主簿、從事中郎、長沙太守、秘書監(jiān)等官,以功進封吳昌縣侯,可見他們都曾出仕做官。至于文學才華更不用說,《晉書》本傳曰“(統(tǒng))誕任不羈,而善屬文”[1]1543;“綽少以文才垂稱,于是文士,綽為其冠”[1]1547;“《晉陽秋》詞直而理正,咸稱良史”[1]2148。

        (三)出身寒素,勤政求顯

        除以上兩種類型外,還有一類詩人,他們既非名門望族之后,亦非家道中衰、靠文仕并舉求顯之族,而是本就出身寒門,他們也有文才,也能屬文綴字,但主要是靠積極參與朝政以求實現(xiàn)自身價值,干寶、郭璞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干寶于永嘉五年(311)渡江,其祖、父既不是貴族,也未做過大官,他憑借自身才能擔任佐著作郎的官職,后因平定杜弢叛亂有功,贏得關內侯的爵位。他曾做過東晉史官,撰寫《晉紀》。在這部史書中,干寶深入分析了西晉滅亡的原因,強調道德禮儀與民情風教的重要性,顯現(xiàn)出強烈的務實精神,故《晉書》稱其“直而能婉,咸稱良史”[1]2150。此外,其《司徒議》《山亡論》等文也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實政治的強烈關注。郭璞于惠懷之際,見世將亂,“于是潛結姻昵及交游數(shù)十家,欲避地東南”[1]1899。其父官不過建平太守,可見他也是一位寒素詩人。當時刑獄繁興,百姓多有怨言,他便上書言事,要求元帝減輕刑罰、廣開教化。其《奏請平刑》《諫禁荻地疏》等文也涉及國計民生問題,他在任時“數(shù)言便宜,多所匡益”。而當仕途不得意時,他便撰文表示不滿,“自以才高位卑,乃著《客傲》”[1]1905。這些可以看出他積極的用世精神。梅陶也屬于這種類型?!稌x書》無此人傳記,其生卒年也不可考,但據(jù)《刑法志》《陶侃傳》和《鵩鳥賦序》,知其永嘉年間南渡,元帝初為王敦諮議參軍,曾和王導、庾亮等人參與討論肉刑,據(jù)其《自敘》,可知他居官御史中丞時曾以法鞭笞太子之師,以執(zhí)法嚴明見稱。

        需要說明的是,出身環(huán)境不同,生活際遇就不盡相同,這也影響到了人生道路的選擇,以上三類詩人,或坐致高官,或文仕并舉,或勤政求顯,人生道路各不相同,正如王瑤所說:“史籍中每一個擅長學術文筆的人,都絕不僅僅以文章顯。而且屬文在他平生的事跡中,反而多半是比較次要的。但名門大族,多以玄理文筆等當作他們高貴和才能的表現(xiàn),所以成就也多。寒士則孜孜勤苦,希圖以文籍學業(yè)作為進身之資,因之也間有成功和被賞識的?!盵5]

        二、詩人南渡后心態(tài)的轉變及其類型

        較之于西晉末年詩人大多朝不保夕的悲慘際遇,永嘉南渡后詩人們的生活狀況要好很多,他們不再為保全性命而過多地擔憂,因而心態(tài)與行為方式較之于前期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對社會現(xiàn)實不再是激憤與感愴的態(tài)度,也不再抽身遠害、退避鄉(xiāng)里,而多具入世精神,對社會也多了一份理解與包容;他們雖也參政議政,但卻少了一份劉琨式的悲壯感恨,多了一份平和與恬淡。由于生活際遇的變化,永嘉南渡詩人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明顯的轉變。擇要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由激憤到平和

        南渡詩人在經(jīng)歷了重大世變后,輾轉來到江南,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他們考慮的是穩(wěn)定以及如何適應的問題,因而無暇于憤世嫉俗。較之于西晉末年詩人,他們對社會弊端多了一分理解與包容,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它,并希望通過共同努力改善狀況。如上所述,東晉初年,刑獄繁多,世多抱怨,郭璞見狀便呈上《省刑疏》,建議元帝減輕刑罰,撫育百姓。干寶著《晉紀》,強調“民情風教”是“國家安危之本”,警醒統(tǒng)治者要吸取西晉滅亡的教訓,注重教化道德,修明禮法刑政。王羲之見“朝廷賦役繁重,吳會尤甚”,“每上書爭之,事多見從”[1]2097。諸如此類,可以說明他們以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看待種種社會問題,并力圖予以解決或改善。

        出現(xiàn)這種轉變,主要原因在于:江左政權剛剛建立,于內百業(yè)待興,于外北方胡虜?shù)能娛峦{時時存在,南渡詩人要想安身立命,必須協(xié)同最高統(tǒng)治者鞏固新生政權,“當共勠力王室,克復神州”,無暇“作楚囚相對”[3]92,哀嘆或抱怨時局。

        (二)由感恨到偏安

        隨著東晉政權逐漸鞏固和郭璞、溫嶠、干寶等第一代渡江詩人的相繼去世,那一批幼年渡江,成長于江左的文壇新秀,逐漸產(chǎn)生了偏安心態(tài)。兩晉之際劉琨式的悲壯與感恨不復得見,取而代之的是悠游山水與談玄論道,而這正是偏安心態(tài)最突出的外在表現(xiàn)。這一點在王羲之與孫氏兄弟身上體現(xiàn)得比較明顯。

        從構成學意義來說,點、線和面是不論色彩還是平面,又或者立體構成的最基本的組成要素。所以這三個基本組成要素的不同設計理念和組合形式,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對于建筑物實在設計構型亦是如此。以建筑物的實際功能以及居住者真正要體現(xiàn)傳遞的信息為基礎,來對建筑他外觀設計進行科學規(guī)劃和設計。從而最大程度的把建筑的美特征表現(xiàn)出來,同時兼?zhèn)鋮f(xié)調以及簡潔特性。

        王羲之曾組織過蘭亭雅集,在山水游覽中暢敘幽情,去官后又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不遠千里采藥服食。較之于王羲之,孫氏兄弟也并不遜色。孫統(tǒng)“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游肆,名山勝川,靡不窮究”[1]1543。孫綽自稱“托懷玄勝,遠詠《老》《莊》,蕭條高寄,不與時務經(jīng)懷,自謂此心無所與讓”[3]521。孫盛“嘗詣浩談論,對食,奮擲麈尾,毛悉落飯中,食冷而復暖者數(shù)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1]2147。超然世事,揮麈談玄,偏安于一隅的心態(tài)可以管窺。

        (三)由避世到“出處同歸”

        與西晉末年多數(shù)詩人選擇抽身遠害、退避鄉(xiāng)里不同,永嘉南渡詩人大多關心社會,積極參與現(xiàn)實政治,積極用世的精神十分明顯。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群體中有不少人既關心時務、忠勤朝政,又善談玄理,講求自然,從而在出世之思與入世之情之間來回奔波,形成了一種“出處同歸”的特殊行為模式。這種情況在東晉初年雖不普遍,但是存在。史載王廙“性俊率”,“倚舫樓長嘯,神氣甚逸”[1]2004,他在《奏〈中興賦〉上疏》中也自稱“飄放遐外”。到了東晉中期,這種現(xiàn)象越發(fā)普遍,不勝枚舉。孫盛一方面博學、善言名理,曾與殷浩談玄,“至暮忘餐”,另一方面,他又出仕做官,因家貧“頗營資貨”。孫統(tǒng)誕任不羈,做官不留心碎務。孫綽自謂“托懷玄勝,遠詠《老》《莊》”,“不與時務經(jīng)懷”,但當桓溫提議移都洛陽時,他便斷然上疏諫止。王羲之認為“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3]129,但當支遁談論《逍遙游》,又“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3]223。他們在入世與出世之間找到了一個人生的切合點,那就是“體玄識遠者,出處同歸”[3]270,即只要宅心玄遠,出仕與隱居在本質上就沒有區(qū)別,因為從更深層次來看,他們“所追求、所向往之超世之理想,精神之境界,玄遠之世界,雖說是超越塵世,但究竟本在此世,此世即彼世,如舍此求彼,則如騎驢求驢”,因而他們“追求超世之理想,而仍合現(xiàn)實的與理想的為一”[6]。

        促成這種心態(tài)轉變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東晉政權漸趨穩(wěn)固,政策相對寬和:另一方面,他們沿襲中朝余習,對西晉談玄之風存在甚深的精神依戀。當然上述變化是就與西晉末年詩人心態(tài)比較而言,是從整體上作出的抽象概括,至于這些詩人南渡前后自身心態(tài)是否也有變化,也應予以分析。梅陶在《晉書》里無傳,張亢與荀組渡江后的事跡史書記載也十分簡略,存世作品又極少,因此他們渡江前后心態(tài)是否發(fā)生變化,不得而知。干寶“少勤學,博覽書記,以才器召為著作郎。平杜弢有功,賜爵關內侯”[1]2149,《晉紀》痛斥西晉虛談之風。另外,郭璞過度嗜酒好色,干寶又加以勸誡,由此可知他一貫務實崇儒的作風。郭璞好色,南渡前曾設計獲取主人婢女,南渡后仍舊好色,時常過度。溫嶠少以孝悌見稱邦族,曾舉奏當時有重名的庾敳聚斂之事,南渡后數(shù)陳規(guī)諷,忠勤朝政,可見其心態(tài)與生活行為前后基本沒有變化。庾闡、王羲之、王彪之、孫氏三兄弟等人均是少時隨父或舅渡江,成長時間主要在江南,因而談不上南渡前后心態(tài)的變化。通過史料分析可知,南渡前后詩人自身心態(tài)并無多少變化,即使存在變化,也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南渡伊始,文人心態(tài)隨時勢變化,具體情形比較復雜,上述心態(tài)轉變是就南渡詩人與西晉末年詩人比較而言,如若將永嘉南渡詩人視作一個群體,其心態(tài)又具備相對穩(wěn)定的歷史特征,大體說來,可歸結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務實型,服膺儒學、忠勤朝政是其主要特征。南渡詩人群體中有這樣一類:他們身上體現(xiàn)著鮮明的務實與勤儉的精神風貌,其外在表現(xiàn)就是服膺儒學,對朝廷忠貞不二、數(shù)陳規(guī)諷,意欲匡扶帝業(yè)。干寶、溫嶠、王彪之便是此類人物的代表。干寶的務實精神由《晉紀·總論》一文便可看出,他在文中強調西晉滅亡與“風俗淫僻,恥尚失所”、虛談廢務密切相關,建議晉元帝注重民情風教。他崇尚儒學、服膺禮儀,其《王昌前母服論》言及“使義風弘于王教,慈讓洽乎急難,不亦得禮之本乎”[7]2190,其《司徒議》強調司徒的屬官應“敦明教義,肅勵清風,非禮不言,非法不行”[7]2193,其《駁招魂葬議》力排為司馬越安排招魂葬禮,這些都可以看出他深受儒家的影響。至于溫嶠,《晉書》本傳云其“少以孝悌稱于邦族”,“及在東宮”,“數(shù)陳規(guī)諷”[1]1785-1786,在平定王敦、蘇峻的叛亂中可以看出他務實奮進的心態(tài)。晉明帝為太子時營建西池樓觀,“頗為勞費”,他上疏曰:“朝廷草創(chuàng),巨寇未滅,宜應儉以率下,務農(nóng)重兵?!盵7]1921可見其提倡儉約與務實之風,《文心雕龍·奏啟》稱其“懇惻于費役,并體國之忠規(guī)”[4]422,余嘉錫論及溫嶠云“智勇兼?zhèn)?,忠義過人,求之兩晉,殆罕其匹”[3]518,評價之高,異于他人。王彪之也是這類人,他曾上書強調任人唯賢,考績官吏,黜庸陟能。為維護朝廷威儀,他多次冒犯桓溫?!稌x書》本傳記載他為會稽內史時,“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口”;謝安欲重建宮室,他加以反對,認為“強寇未殄,正是休兵養(yǎng)士之時,何可大興功力,勞擾百姓”[1]2010,“任天下事,當保國寧家,朝政惟允,豈以修屋宇為能邪!”[1]2012務實與勤儉之風可見一斑。此外,庾闡也可歸為此類。據(jù)史書記載,庾闡母親去世后,“闡不櫛沐,不婚宦,絕酒肉,垂二十年,鄉(xiāng)親稱之”[1]2385??梢娝∈囟Y教,深受儒學影響。在平定蘇峻叛亂時,他作《為郗車騎討蘇峻盟文》,后因功賜爵。在零陵太守任上他向朝廷舉薦“立身持操,行著一邦”的屬下,曾抒發(fā)“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的悲慨,這都表明他也是一位勤于政事、效忠朝廷之臣。

        二是偏安型,主要表現(xiàn)為體玄識遠、隨事行藏。到了東晉中期,江左政權相對穩(wěn)定,過江文士中年長者多已去世,以王羲之、孫綽為代表的一批后起名士,中朝故國之思業(yè)已淡薄,他們雖也參與政治,但已沒有了“勠力王室”、克復中原之志。他們懷著偏安的心態(tài),以通達的眼光看待世事,一面參與現(xiàn)實政治,關心時局;一面談玄論道,悠游山水。有事則“行”,無事則“藏”,其“行為與思想發(fā)生了部分的分離,以崇實的態(tài)度處理機務,以超然的人生對待生活”[8]229。以王羲之為例,他過江時尚年少,當殷浩主張北伐時,他兩次遺書勸止,認為以區(qū)區(qū)江左“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1]2095,可見他恢復中原的志向已不復存在,偏安心態(tài)暴露無遺。他勸說謝安“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又勸會稽王“暫廢虛遠之懷,以救倒懸之急”[1]2097。朝廷賦役繁重,他便上疏為民請命,可見他亦有經(jīng)世之懷。謝萬任事,他又寫信勸道:“所謂通識,正自當隨事行藏,乃為遠耳?!?《與謝萬書》)孫綽也是如此,他曾撰《諫移都洛陽疏》,極力反對“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xiāng)”[1]1546,由此足見其偏安心態(tài)。

        三是適性型,外在表現(xiàn)為任誕不羈、舉事自專。這類詩人或狂放任誕,或行事隨心所欲,不愿被世俗事務、禮節(jié)束縛,現(xiàn)出一種追求適性的心態(tài),孫統(tǒng)、郭璞是其代表。孫統(tǒng)“誕任不羈”,“性好山水”[1]1543,褚裒招募他為參軍,他推辭不就。為便于縱意游覽,他求為鄞縣縣令,“每至一處,賞玩累日,或回至半路卻返”[3]750,因而劉惔稱他為“狂士”,時人謂其有“楚風”。郭璞也是如此,《文選》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曰:“璞性放散,不修威儀”[9],房玄齡《晉書》本傳亦云:

        (璞)性輕易,嗜酒好色,時常過度。著作郎干寶常誡之曰:“此非適性之道也?!辫痹唬骸拔崴苡斜鞠蓿弥憧植坏帽M,卿乃憂酒色之為患乎!”[1]1904-1905

        郭璞貪戀酒色,干寶曾予以勸誡,他卻說人生有限,唯恐來不及享受,大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味道,值得注意的是,干寶只是說這并非“適性之道”,即不是追求“適性”的合理途徑,但并未否定“適性”本身,可見他也默認郭璞的這種行為意在追求“適性”,只不過方式不當罷了。

        三、影響詩人心態(tài)的因素

        永嘉南渡詩人心態(tài)的轉變以及務實、偏安、適性等心態(tài)的形成有著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因素,具體而言,影響永嘉南渡詩人心態(tài)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東晉政治形勢的變化

        司馬睿南渡之初,矛盾四伏,當時政局可用“社稷焚滅”“四郊多壘”來形容:一方面,西晉滅亡,江左政權面臨北方勢力的軍事威脅,另一方面,司馬氏集團又面臨南方吳姓士族的強烈抵觸與反抗。此外,不久又經(jīng)歷王敦、蘇峻等人的內部叛亂。東晉王朝若要在江東立足,必須勵精圖治、勤政務實。對南渡詩人來說,他們要想在江南安頓下來,擺脫流亡之苦,也必須盡力協(xié)助統(tǒng)治者穩(wěn)定新生政權。因而,東晉初年,以干寶、溫嶠、郭璞為代表的一批年長渡江詩人,多忠勤朝政、“勠力王室”,以圖克復中原。

        但時間一久,割據(jù)局面得以維持,政權相對穩(wěn)定,加之渡江詩人中年長者相繼去世,王羲之、孫綽、孫統(tǒng)等一批后起之秀,“不僅沒有王導的激奮,就連作楚囚對泣的那份傷感也蕩然煙消,有的只是茂林修竹、天朗氣清,一觴一詠的怡然自得”[10],中朝故國之思日漸淡薄,偏安心態(tài)漸露端倪。他們寧愿固守區(qū)區(qū)之江左,也不愿“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xiāng)”,他們屢次諫阻北伐與反對移都洛陽,便是很好的例證。

        (二)對中朝名士精神風貌的追戀與神往

        晉室南渡,環(huán)境變化,但人們的生活情趣、生活方式卻一時難以改變,“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3]92。王廙依舫長嘯,郭璞不修威儀、嗜酒好色,乃是其自身早年在中朝形成的名士風流的外露。王羲之、孫氏兄弟等人,雖未經(jīng)歷過中朝玄談,但受王導、周顗、殷浩等人的耳濡目染,也對西晉名士與玄談產(chǎn)生了企羨與神往。正所謂“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3]92,他們雖也表現(xiàn)出黍離之痛、故土之思,但更多的是懷念或向往故土上曾經(jīng)發(fā)生的談玄論道[11]。郭璞、溫嶠等中興名臣也不免于此。時人評論過江第一流人物,言談將盡之際,“溫常失色”便是例證。正如劉運好所述:“東晉前期,一方面沿襲元康之風,清談玄理,追求超脫自由;一方面又復興儒教,裁抑浮虛,注重社會實踐。中興名臣以崇實的作風實踐生命價值的追求,又以超脫自由的境界顯現(xiàn)生命的情調?!盵8]220

        (三)對理想人格模式的追求

        關于理想人格模式的追求,錢志熙有一段精彩的論述:

        東晉初期,由于面對著西晉覆亡的事實,人們希望找出造成悲劇的原因,因此思想界普遍存在著反思的情緒。玄學名士之外的其他士人,對玄風的抨擊最烈,而玄學名士自身對他們的人格行為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各個階層、各種流派的思想交互作用的結果,形成了具有較高實踐意義的名教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這一人格模式影響著東晉一代的思想文化[12]251。

        名教與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既然是各種思想交互作用的產(chǎn)物,就有可能被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它最先成為門閥士族的理想追求,這就影響到了永嘉南渡詩人。因為在東晉,門閥士族不僅握有政治經(jīng)濟的特權,而且也是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者與開拓者,因而其好尚與追求對當時社會思潮、審美風尚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永嘉南渡詩人中王氏文人本就是門閥士族,而溫嶠、郭璞、庾闡、孫氏兄弟等人又與門閥士族有著密切的交往與聯(lián)系,時間一長,自然不免受其影響。

        名教與自然合一的人格模式,“重在由名教的精神去理解自然人格的含義,并從自然人格中體現(xiàn)出他們心目中的名教精神”,其中“自然”主要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個性自由;一是超脫精神[12]252-253,而郭璞“不修威儀”嗜酒好色,王羲之“隨事行藏”,孫綽“出處同歸”,孫統(tǒng)“居職不留心碎務,縱意游肆”,孫盛“善言名理”,而年老“庭訓愈峻”,這些行為正體現(xiàn)了這一人格模式,反映了他們對名教自然合一人格自覺或不自覺的追求。

        (四)江南秀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

        江南地理環(huán)境對部分永嘉南渡詩人心態(tài)也產(chǎn)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江南山清水秀、溫潤明麗的自然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了山水怡情的可能;另一方面,買田置地,發(fā)展莊園經(jīng)濟,當然這僅相對其中一部分士族文人而言,他們有雄厚的資本營建莊園,可以為山水游覽提供強有力的經(jīng)濟支持。

        西晉文人已經(jīng)開始把山水游樂作為他們生活的點綴,而“把(這種)點綴變成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的,是東晉士人”[13]244,前面說過,孫統(tǒng)、孫綽、王羲之等人居于會稽、恣意游覽,這恐怕與當?shù)仫L景秀麗不無關系,“他們從粗獷的風沙的北國,來到了山水明瑟的江南,面對的是四時蒼郁的景色,或杏花春雨,或鶯飛草長,或淡煙疏柳,或漁歌晚唱,如何能不動心!”[13]244此外,作為門閥士族文人的代表,王羲之還在這里買田置地,經(jīng)營他的莊園,這從他寫給謝萬的信中可知:“去當于安石東游山海,并行田盡地利,頤養(yǎng)閑暇。”“頃東游還,修植桑果?!盵7]1582他們經(jīng)營莊園,一方面是把風景勝地據(jù)為己有,另一方面是為山水怡情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物質條件,以便衣食之余,縱意游覽。所以,當桓溫建議移都洛陽時,孫綽極力反對,認為“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xiāng)”并非明智之舉,孫綽此言實則抒發(fā)了門閥士族的心聲。

        綜上所述,永嘉南渡對詩人內心的震動是很大的。異族入侵、江山淪落,背井離鄉(xiāng)、倉皇南渡,使詩人們真正意識到了國破家亡的深切悲痛。起初,其中不少人勵精圖治,忠勤朝政,希冀早日克復神州。然而,西晉談玄之風仍舊深深地影響著南渡詩人的行為方式、生活情趣,中朝余習在他們身上仍有比較明顯的體現(xiàn),而待到東晉政權日趨穩(wěn)固,第二代渡江詩人成長起來之后,偏安心態(tài)便也逐漸占據(jù)上風。永嘉南渡詩人或為名門之后,或出身寒素,或靠勤政求顯達,或以文仕并舉圖聞名。伴隨生活際遇的變化,詩人心態(tài)也發(fā)生轉變,由激憤到平和,由感恨到偏安,由避世到“出處同歸”,永嘉南渡詩人或務實或偏安的心態(tài),實與東晉政治形勢的變化直接相關,而適性心態(tài)與其對中朝名士精神風貌的追戀與神往密不可分。他們忠勤朝政是為了安定社稷,而體玄識遠、隨事行藏,則要歸因于其對名教自然合一的理想人格模式的追求。此外,江南的自然環(huán)境也對他們適性與偏安心態(tài)的產(chǎn)生起到了促進與推動的作用。

        猜你喜歡
        郭璞南渡永嘉
        英文目錄/摘要
        史學集刊(2024年2期)2024-03-28 15:44:46
        溧陽市南渡鎮(zhèn)推進“聯(lián)防聯(lián)治聯(lián)建”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郭璞奏疏文的政治思想探究
        我們一定會勝利
        他睡在九月的曇花里
        花火A(2019年8期)2019-11-05 09:44:20
        郭璞詩經(jīng)學論略
        文教資料(2017年35期)2017-09-25 05:45:52
        李清照詞在不同時期所表達的情感與心境
        淺說李清照后期詞的特點
        文教資料(2014年13期)2014-08-26 05:07:52
        郭璞《游仙詩》思想情感構成
        名作欣賞(2014年29期)2014-02-28 11:24:28
        古人的特殊盜墓手段——占卜測藏
        欧美奶涨边摸边做爰视频|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 | 精品少妇白浆一二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二区|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韩无专砖码高清|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香蕉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麻麻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黄色一级到三级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人妻无码aⅴ中文系列久久免费| 国产青春草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天堂免费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suv|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国产自拍一区在线视频|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日本av一区二区播放|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高清|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不卡 |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不卡| 97超碰中文字幕久久|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成人做爰高潮尖叫声免费观看|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影院国产av|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98在线视频噜噜噜国产| 日韩字幕无线乱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乱码|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婷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