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紅,黃巧盈
(武漢大學文學院,湖北武漢430061)
20世紀末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詩》收錄了不少唐五代詩人的詩歌,自其問世以來不斷有學者撰文考辨?!度卧姟氛`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即有些詩人由五代入宋,按斷代總集編纂的一般原則,可以歸屬為宋代詩人,但他們早期的一些詩歌創(chuàng)作于入宋之前,從創(chuàng)作時間上考察,這些作品不應歸入宋詩的范疇。給《全宋詩》所收早期詩歌編年,弄清楚哪些寫于五代,并將它們作為一個整體考察,具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本文即為《全宋詩》所收的五代詩作編年系地。
1.《全宋詩》卷一收宋太祖《日詩》一首及殘句一則?!度赵姟吩疲骸坝鑫闯龉饫边_,千山萬山如火發(fā)。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雹俦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頁。此詩輯自陳郁《藏一話腴》,《庚溪詩話》所載第一、三句不同。陳郁《藏一話腴》內編卷上云:“藝祖微時《日詩》云:‘欲出未出光辣撻,千山萬山如火發(fā)。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國史潤飾之,乃云:‘未離海嶠千山黑,才到天心萬國明?!臍獗叭?,大不如元作辭意慷慨,規(guī)模遠大,凜凜乎已有萬世帝王氣象也。”②[宋]陳郁:《藏一話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5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39頁。按,宋太祖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后漢乾祐元年(948)開始隨五代后周開國君主郭威征戰(zhàn),逐漸發(fā)跡?!对掚椤芳仍圃娔怂翁妗拔r”所作,故可編于乾祐元年(948)前后。此詩雖氣象不凡,然用語稚拙,亦可證乃其年輕時所作也。
殘句一則云:“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雹郾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頁。陳師道《后山詩話》云:“王師圍金陵,唐使徐鉉來。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有圣人之能。使誦其詩,曰:‘《秋月》之篇,天下傳誦之,其句云云?!娲笮υ唬骸空Z爾,吾不道也?!C內不服,謂大言無實,可窮也。遂以請。殿上驚懼相目。太祖曰:‘吾微時自秦中歸,道華山下,醉臥田間,覺而月出,有句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鉉大驚,殿上稱壽?!雹埽鬯危蓐悗煹溃骸逗笊皆娫挕?,何文煥輯《歷代詩話》上冊,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302頁。既云“微時”,故亦可如《日詩》同編于乾祐元年(948)前后。
2.《全宋詩》卷一收朱存詩十六首,總題曰《金陵覽古》。⑤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頁。其中前九首《秦淮》《石頭城》《段石岡》《北渠》《新亭》《天闕山》《東山》《烏衣巷》《阿育王塔》輯自《輿地紀勝》卷一七《江南東路·建康府》,余七首《烏衣巷》《后湖》《半陽湖》《潮溝》《直瀆》《運瀆》《鳳凰臺》輯自《景定建康志》。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二九南唐十五云:“朱存,金陵人。保大時,常取吳大帝及六朝興亡成敗之跡,作覽古詩二百章,章四句,地志家多援以為證?!雹伲矍澹輩侨纬甲?,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415頁。知此十六首詩乃保大年間(943—957)作于金陵。
3.《全宋詩》卷一收釋志端《偈》一首殘句一則。殘句云:“木馬走似煙,石人趁不及?!雹诒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6頁。輯自普濟《五燈會元》卷八。釋惠洪《僧寶傳》卷十云:“禪師名志端,福州俞氏子。受業(yè)于南澗寺。年二十四,謁安國弘瑫禪師。有僧問:‘萬象之中,如何獨露身?’瑫舉一指,其僧惘然而退。端忽契悟,至夜啟瑫曰:‘今日見和尚一指,乃知和尚用處?!曉唬骸暌姾蔚览??’端亦舉一指,瑫笑令去。尋住林陽,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曰:‘木馬走似煙,石人趁不及。’”③[宋]惠洪著,呂有祥點校:《禪林僧寶傳》,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2、73頁。曰“尋住林陽”,其住林陽當亦在二十四歲時?!渡畬殏鳌肪硎衷疲骸伴_寶元年八月作偈曰:‘來年二月二,與汝暫相棄。爇灰散長江,勿占檀那地?!浪捉詫懹浿?。越明年正月二十八日,郡人竟入山?!梁r問眾曰:‘世尊滅度時節(jié)是何時?’對曰:‘二月十五日。’子時,端曰:‘吾今日子前?!谑遣慈欢?。閱世七十八。坐六十夏。”④[宋]惠洪著,呂有祥點校:《禪林僧寶傳》,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73頁。知釋志端生于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則其二十四歲時為后梁乾化五年(915)。知此殘句于乾化五年(915)作于福州。
4.《全宋詩》卷一收陳摶詩十六首、殘句兩則?!队峁珟r》云:“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他時南岳去,記得此巖名。”⑤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八五《京西南路·均州》載陳摶此詩。宋建隆元年(960)均州領縣武當、鄖鄉(xiāng),知此詩作于陳摶隱居武當山時,其時在后唐長興年間(930—933)之后的二十余年。《宋史》卷四五七《陳摶傳》云:“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戲渦水岸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聰悟日益。及長,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后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麞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guī)r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歷二十余年,但日飲酒數(shù)杯?!雹蓿墼菝撁摰茸骸端问贰返?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420頁。知詩歌于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之后的二十余年間作于武當山。
《贈金勵睡詩》二首其一云:“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堪笑塵中人,不知夢是夢?!逼涠疲骸爸寥吮緹o夢,其夢本游仙。真人本無睡,睡則浮云煙。爐里近為藥,壺中別有天。欲知睡夢里,人間第一玄?!雹弑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9頁。此二詩《全宋詩》輯自阮閱《詩話總龜》卷四六:“陳希夷先生每睡則半載或數(shù)月,近亦不下月余。《贈金勵睡詩》曰(詩略)?!雹啵鬯危萑铋喚帲鼙敬拘|c:《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440頁。陳摶《贈金勵睡詩》二首寫其睡功,當亦作于其游邛州隨何昌一學鎖鼻術之時,乃后晉天福二年(937)作于邛州(今四川邛崍)天慶觀。見下文陳摶《石刻詩》考證。
《對御歌》云:“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酣睡。閑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閑氣,爭如臣向青山頂頭。白云堆里,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但一覺睡。管什玉兔東升,紅輪西墜?!雹岜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頁?!度卧姟份嬜匀铋啞对娫捒傹敗非凹硭钠咭墩勊挕贰2陶龑O《詩林廣記》后集卷九云:“《談藪》云:陳摶隱武當山,后居華州云臺觀,多閉戶獨臥,或累月不起。周世宗召入禁中,扃戶試之,月余始開,摶熟寐如故,嘗對御歌此詩云?!雹伲鬯危莶陶龑O:《詩林廣記》,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第9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781頁。《宋史》卷四五七列傳二一六:“周世宗好黃白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余,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致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既知其無他術,放還所止,詔本州長吏歲時存問。”②[元]脫脫等撰:《宋史》第3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420頁。知此詩乃顯德三年(956)作于開封。
《辭上歸進詩》云:“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三峰千載客,四海一閑人。世態(tài)從來薄,詩情自得真。乞全獐鹿性,何處不稱臣。”③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頁。輯自陶岳《五代史補》卷五:“陳摶,陜西人,能為詩。數(shù)舉不第,慨然有塵外之趣,隱居華山,自是其名大振。世宗之在位也,以四方未服,思欲牢籠英杰,且以摶曾踐場屋不得志而隱,必有奇才遠略,于是召到闕下,拜左拾遺,摶不就,堅乞歸山,世宗許之。……初,摶之被召,嘗為詩一章云:‘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閑人。世態(tài)從來薄,詩情自得真。超然居物外,何必使為臣。’好事者欣然,謂之答詔詩。”④[宋]陶岳:《五代史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07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679頁。由前《對御歌》一詩考證所引《宋史》可知,周世宗召見陳摶在顯德三年,故此詩乃顯德三年(956)作于開封。
《石刻詩》:“我謂浮榮真是幻,醉來舍轡謁高公。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中。”⑤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頁。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云:“予游邛州天慶觀,有陳希夷詩石刻,云:‘因攀奉縣尹尚書,水南小酌回,舍轡特叩松扃謁高公。茶話移時,偶書二十八字。道門弟子圖南上?!湓娫疲骸抑^浮榮真是幻,醉來舍轡謁高公。因聆玄論冥冥理,轉覺塵寰一夢中。’末書太歲丁酉,蓋蜀孟昶時,當石晉天福中也。天慶本唐天師觀,詩后有文與可跋,大略云:‘高公者,此觀都威儀何昌一也,希夷從之學鎖鼻術。’”⑥[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全宋筆記》第5編第8冊,大象出版社2012年版,第72、73頁。文同《丹淵集》拾遺下《書邛州天慶觀希夷先生詩后》曰:“希夷先生陳摶,字圖南,后晉天福中來游蜀。聞是州天師觀都威儀何昌一有道術,善鎖鼻息,飛精漠然,一就枕輒越月始寤。遂留此學,卒能行之。”⑦[宋]文同:《丹淵集》拾遺下,《四部叢刊》景明汲古閣刊本。知后晉天福二年(937)作于邛州(今四川邛崍)天慶觀。
《謝賜宮女》云:“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到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云雨下陽臺?!贝嗽姟度卧姟肺词?,《全宋詩訂補》收錄。⑧陳新等訂補:《全宋詩訂補》,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2頁。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七云:“后唐明宗聞先生名,親為手詔,召先生至,長揖人主。明宗待之愈謹,賜先生號清虛處士,仍以宮女三人賜先生。先生為表謝上云:‘趙國名姬,漢庭淑女,行尤婉美,身本良家。一入深宮,久膺富貴,昔居天上,今落人間。臣不敢納于私家,謹用安之別館,臣性如麋鹿,跡若萍蓬,飄若從風之云,泛如無纜之舸。臣送彼復歸清禁?!坝性娚蟽衤犛[,詩云:‘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到來。處士不生巫峽夢,空煩云雨下陽臺?!雹幔墼葳w道一:《仙鑒》上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版,第1588、1589頁。后唐明宗于后唐天成元年(926)至長興四年(933)在位,故知詩于此期間作于后唐都城洛陽。按,劉斧《青瑣高議》云:“先生多游京索間。僖宗待之愈謹,封先生為清虛處士,仍以宮女三人賜先生。先生為奏謝詩云……”⑩[宋]劉斧撰,施林良校點:《青瑣高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頁。系此事于唐僖宗。唐僖宗于乾符元年(874)至光啟四年(888)在位,其時陳摶尚未出生,故云唐僖宗當誤。
《西峰》云:“為愛西峰好,吟頭盡日昂。巖花紅作陣,溪水綠成行。幾夜礙新月,半山無夕陽。寄言嘉遁客,此處是仙鄉(xiāng)?!陛嬜匀铋啞对娫捒傹敗非凹硭牧逗哺劇??!拔鞣濉敝溉A山西峰,詩當作于陳摶隱居華山期間。陳摶曾兩隱華山,一在后晉天福年間?!端问贰肪硭奈迤摺蛾悡粋鳌吩疲骸疤脚d國中來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復來朝,上益加禮重,謂宰相宋琪等曰:‘摶獨善其身,不干勢利,所謂方外之士也。摶居華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歲。自言經承五代離亂,幸天下太平,故來朝覲。與之語,甚可聽?!蚯仓惺顾椭林袝?。”①[元]脫脫等撰:《宋史》第3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420頁。[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頁。言其太平興國九年(984)已隱居華山四十余年,則知摶最晚于后晉天福九年(944)即已隱居華山。一為《邵氏聞見錄》卷七所言,其隱居華山始于宋初宋太祖登基時:“常騎白騾,從惡少年數(shù)百,欲入汴州。中途聞藝祖登極,大笑墜騾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華山為道士,葺唐云臺觀居之?!雹冢鬯危萆鄄疁刈?,王根林校點:《邵氏聞見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頁。今暫編陳摶首次隱居華山時,即后晉天福年間。
《題落帽峰》云:“我愛武當好,將軍曾得道。昇舉入云霄,高岑名落帽?!贝嗽姟度卧姟肺词眨度卧娪喲a》收錄。③陳新等訂補:《全宋詩訂補》,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3頁。詩作于陳摶隱居武當時,時在后唐明宗長興元年(930)之后的二十余年間,見文前對陳摶《俞公巖》之考證。
5.《全宋詩》卷一收單氏殘句云:“帝王師不得,日月老應難?!雹鼙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頁。阮閱《詩話總龜》卷一二《唐宋遺史》云:“成都妓單氏《贈陳希夷》詩云:‘帝王師不得,日月老應難?!慷喾Q之。”⑤[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頁。此詩當作于陳摶后晉天福年間(936—944)游蜀期間,文同《丹淵集》卷拾遺下云:“希夷先生陳摶,字圖南,后晉天福中來游蜀。”⑥[宋]文同:《丹淵集》拾遺下,《四部叢刊》景明汲古閣刊本。
6.《全宋詩》卷三孟賓于《贈顏詡》詩云:“園林蕭爽聞來久,欲訪因循二十秋。此日開襟吟不盡,碧山重疊水長流?!雹弑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謝旻《江西通志》卷七五:“又宋史謂乾德元年(963),詡卒?!雹啵矍澹葜x旻:《江西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15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569頁。《宋史》卷四五六有《顏詡傳》,只云“年七十余卒”,未見有“乾德元年詡卒”之語。設若顏詡四十歲成名,孟賓于欲訪之,又“因循”二十年后始得識顏詡,故或作于顏詡六十歲左右。如“年七十余卒”以七十五歲計的話,可編后漢乾祐元年(948)?!端问贰酚衷破湓诩萦佬隆傲x居數(shù)十年,終日怡愉,家人不見其喜慍”⑨[元]脫脫等撰:《宋史》第3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413、13414頁。,故詩當作于江西永新。
《獻主司》云:“那堪雨后更聞蟬,溪隔重湖路七千。憶昔故園楊柳岸,全家送上渡頭船?!雹獗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阮閱《詩話總龜》卷五云:“孟賓于獻主司詩云:‘那堪雨后更聞蟬,溪隔重湖路七千。憶昔故園楊栁岸,全家送上渡頭船?!魉镜迷?,自謂得賓于之晚。當年中第。”?[元]脫脫等撰:《宋史》第38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420頁。[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頁。知此詩作于孟賓于中舉之年。王禹偁《小畜集》卷二十《孟水部詩集序》云:“晉天福甲辰歲,禮部侍郎蒙門人也,尋以拜慶就養(yǎng),歸于長沙?!?[宋]王禹偁:《小畜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6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98、199頁?!对娫捒傹敗肪硎艘嘣疲骸疤旄>拍?,禮部侍郎符蒙下及第?!?[宋]阮閱編,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頁。均云其于后晉天福九年(944)及第。既是獻主司,當作于后晉都城開封。龍袞《江南野史》卷八云其“至明年春,與故李司昉同年擢進士第”,李昉登第在后漢乾祐年間(948),當誤。
《第四舉》云:“失意從他桃李春,嵩陽經過歇行塵。云僧不見城中事,問是今年第幾人?!?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頁。阮閱《詩話總龜》卷十八:“孟賓于字國儀,連州輔國鄉(xiāng)人。天福中,自福、湘越京、洛應舉。遠人無援,遂卜命于華山神珓,有如一年乞一珓,凡六擲,得上上大吉。每年下第有詩,今略舉一聯(lián)用表其第:一年云:‘蟾宮空手下,澤國更誰來!’二年云:‘水國二親應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暝疲骸蓫u卻回空說夢,清朝未達自嫌身。’第四年云:‘失意從他桃李春,嵩陽經過歇行塵。云僧不見城中事,問是今年第幾人?!迥暝疲骸蚍耆照呓讨貞瘫辉粕畡駞s歸?!旄>拍甓Y部侍郎符蒙下及第,果六舉?!雹伲鬯危萑铋喚?,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頁。據(jù)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可知,后晉天福元年至九年間,除天福四年(939)停舉外,余皆有科學考試。②[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中華書局2019年版,第1002—1010頁。孟賓于凡六考而于天福九年(944)中第,故其第四次科考當在天福七年(942)。
7.《全宋詩》卷三范質《賀李昉》詩曰:“翰苑重求李謫仙,詞鋒穎利勝龍泉。朝趨建禮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圣主重知緣國士,相公多喜為同年。青春才子金門貴,蜀錦袍新奪日鮮。”③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頁?!对娫捒傹敗肪矶咴疲骸袄钕鄷r為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有北門之召,遷屯田正郎。丞相范質、端明殿學士竇儀俱作詩賀之,曰:‘翰苑重求李謫仙,詞鋒穎利勝龍泉。朝趨建禮霞烘日,夜直承明月印天。圣主重知緣國士,相公多喜為同年。青春才子金門貴,蜀錦袍新奪日鮮?!朔对娨病!雹埽鬯危萑铋喚帲鼙敬拘|c:《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77、278頁。李昉遷屯田正郎在顯德四年(957)?!端问贰肪矶濉独顣P傳》云:“周顯德二年,宰相李穀征淮南,昉為記室。世宗覽軍中章奏,愛其辭理明白,已知為昉所作,及見相國寺文英院集,乃昉與扈蒙、崔頌、劉袞、竇儼、趙逢及昉弟載所題,益善昉詩而稱賞之曰:‘吾久知有此人矣。’師還,擢為主客員外郎、知制誥、集賢殿直學士。四年,加史館修撰、判館事。是年冬,世宗南征,從至高郵,會陶谷出使,內署書詔填委,乃命為屯田郎中、翰林學士?!雹荩墼菝撁摰茸骸端问贰返?6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135頁。知詩于周世宗顯德四年(957)作于高郵。
8.《全宋詩》卷三孫光憲《荊臺》曰:“百尺荊臺草徑荒,如何前日謂云陽。古今不盡遷移恨,依舊臺邊水渺茫?!雹薇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頁。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底,前蜀亡于后唐,孫光憲沿江出蜀,自此結束了蜀中生活,同光四年(926)受蜀人梁震之薦,入仕荊南高氏,從此寄宦江陵不歸,至建隆四年(963)歸順宋朝,前后長達37年,事見《宋史》卷四八三本傳及《資治通鑒》卷二七五《后唐紀四》(明宗天成元年)所載⑦[元]脫脫等撰:《宋史》第40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956頁。[宋]司馬光編,[宋]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鑒》第28冊,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9221頁。。知此詩于同光四年(926)至建隆四年(963)間作于荊臺。
9.《全宋詩》卷三竇儀《賀李昉》曰:“廄馬牽來噦噦嘶,馬蹄隨步躡云梯。新街錦帳達三字,舊制星垣放五題。視草健毫從席選,受降恩詔待公批。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見劉晨為指迷?!雹啾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頁。《詩話總龜》前集卷二七云:“李相時為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有北門之召,遷屯田正郎。丞相范質、端明殿學士竇儀俱作詩賀之,曰(詩略)?!雹幔鬯危萑铋喚?,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77頁。李昉遷屯田正郎在顯德四年(957),見前考證范質《賀李昉》時所引《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傳》。此詩當在周世宗顯德四年(957)作于高郵。
10.《全宋詩》卷三釋印粲《贈徐鼎臣常侍》曰:“不將才名暫時夸,人仰聲名遍海涯。月滿朝衣聽禁漏,更闌分直掃宮花。諫書未上先焚稿,御筆曾傳立草麻。見說下朝無一事,小池栽葦學僧家?!雹獗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頁。鄭文寶《江南余載》卷下云:“徐鉉為人忠厚,不以位貌驕人。在海州時,蒯亮為錄事參軍,鉉與往還如僚友。亮授代,鉉以詩送之曰:‘昔時聞有蒯先生,二十年來道不行。抵掌曾談天下事,折腰猶忤俗人情。老還上國風光少,貧裹歸裝結束輕。遷客臨流倍惆悵,晩風黃葉滿孤城?!杏◆诱?,獻詩曰:(詩略)?!雹伲鬯危萼嵨膶殻骸督嫌噍d》,《全宋筆記》第1編第2冊,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頁。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頁。所謂“在海州時”,指徐鉉于南唐保大七年(949)春至保大九年(951)貶泰州,詩當作于此期。
11.《全宋詩》卷一一許堅《題幽棲觀》曰:“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山色接天臺,湖光照寥廓。玉洞絕無人,老檜猶棲鶴。我欲掣青蛇,他時沖碧落?!雹诒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頁。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三十四南唐二十《許堅傳》云:“保大時,以異人召,堅恥其名,不起。常題幽棲觀云(詩略)。居數(shù)年,至陽羨,人不之識?!雹郏矍澹輩侨纬甲?,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2010年版,第478頁。尋繹語氣,詩當于保大年間(943—957)作于幽棲觀。張鉉《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一云:“幽棲觀,在溧陽州北三十五里?!雹埽墼輳堛C:《至正金陵新志》第2冊,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第674頁。
12.《全宋詩》卷一一王溥《詩一首》曰:“揮毫文戰(zhàn)偶搴旗,待詔金華亦偶為。白社遽當宗伯選,赤心旋遇圣人知。九霄得路榮雖極,三接承恩出每遲。職在臺司多少暇,親師不及舞雩時。”⑤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162頁。阮閱《詩話總龜》卷十四云:“乾祐元年,戶部侍郎王仁裕放王溥狀元及第。溥不數(shù)年拜相。仁裕時為太子少保,有詩賀曰:‘一戰(zhàn)文場拔趙旗,便攜金鼎贊無為。白麻驟降恩何厚,黃閣初聞喜可知。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馬行遲。押班長幸遙相見,親狎爭如未貴時!’溥和曰:‘揮毫文戰(zhàn)偶搴旗,待詔金華亦偶為。白社遽當宗伯選,赤心旋遇圣人知。九霄得路榮雖極,三接承恩出每遲。職在臺司多少暇,親師不及舞雩時?!雹蓿鬯危萑铋喚?,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頁。王溥顯德元年(954)拜相。歐陽修《新五代史》卷十二云:“顯德元年春正月……壬辰,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雹撸鬯危輾W陽修:《新五代史》,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35頁。知詩于顯德元年(954)作于開封。
《詩一首》:“白馬金鞍碧玉鞭,紅樓十里晚風前。青娥不識中書令,笑問誰家美少年?!贝嗽姟度卧姟肺词眨度卧娪喲a》收錄。⑧陳新等訂補:《全宋詩訂補》,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6頁。褚人獲《堅瓠集》補集卷六云:“又其尊人嘗口授王溥所吟詩云:‘白馬金鞍碧玉鞭,紅樓十里晚風前。青娥不識中書令,笑問誰家美少年。’謂溥入相時年方三十,故其自詫如此。今王集亦不載,乃知詩文刻本中遺漏多矣?!雹幔矍澹蓠胰双@:《堅瓠集》補集,《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26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點校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影民國十五年柏香書屋校印本俱將“口授王溥”誤作“日授王溥”?!端问贰肪矶木拧锻蹁邆鳌吩疲骸疤脚d國初,封祁國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⑩[元]脫脫等撰:《宋史》第25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8801頁。知其生于后梁龍德二年(922)。據(jù)上詩考證可知,王溥拜相在顯德元年(954),其時王溥三十三歲,非如此處所云三十。故此詩乃顯德元年(954)作于開封。
13.《全宋詩》卷一三李昉《贈賈黃中》曰:“七歲神童古所難,賈家門戶有衣冠。十人科第排頭上,五部經書誦舌端。見榜不知名字貴,登筵未識管弦歡。從今穩(wěn)上青云去,萬里誰能測羽翰?!?[宋]鄭文寶:《江南余載》,《全宋筆記》第1編第2冊,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8頁。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頁。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七云:“賈黃中乃唐造《華夷圖》丞相耽四世孫。七歲舉童子,開頭及第,李文正昉以詩贈之:‘七歲神童古所難,賈家門戶有衣冠。七人科第排頭上,五部經書誦舌端。見榜不知名字貴,登筵未識管弦歡。從茲穩(wěn)上青霄去,萬里誰能測羽翰?!?[宋]文瑩撰,楊立揚校點:《玉壺清話》,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73頁?!端问贰肪矶濉顿Z黃中傳》云:“(至道)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元]脫脫等撰:《宋史》第26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162頁。由至道二年(996)逆推五十六歲,知其生于后晉天福六年(941),七歲時則為天福十二年(947)。天福十二年(947)作于開封。
《寄孟賓于》詩曰:“幼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昔日聲塵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長為邑令情終屈,縱處曹郎志未甘。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雹俦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頁。龍袞《江南野史》卷八《孟賓于》云:“及江南攻下湘湖,賓于隨馬氏歸朝,嗣主授以豐城簿,尋遷淦陽令。因黷貨以贓罪當死,會昉遷翰林學士,聞其縲紲,以詩寄賓于云:‘幼攜書劍別湘潭,金榜標名第十三。昔日聲名喧洛下,近年詩價滿江南。長為邑吏情終屈,縱處曹郎志未甘。莫學馮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為慚?!笾饕娫姡J之,復其官。未幾,求致,隱于玉笥山,自號群玉峰叟?!雹邶埿枺骸督弦笆贰?,南京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頁。知此詩作于李昉遷翰林學士時?!端问贰肪矶濉独顣P傳》云:“(周顯德)四年,加史館修撰、判館事。是年冬,世宗南征,從至高郵,會陶谷出使,內署書詔填委,乃命為屯田郎中、翰林學士。”③[元]脫脫等撰:《宋史》第26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135頁。知此詩于顯德四年(957)作于高郵。
14.《全宋詩》卷一九范杲斷句詩曰:“千里版圖來浙右,一聲金鼓下河東?!雹鼙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頁。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七云:“藝祖收河東凱旋,范杲叩馬進詩曰:‘千里版圖來浙右,一聲金鼓下河東?!蠍蹏@不已,增秩,賜章服?!雹荩鬯危萃醣僦?,韓谷校點:《澠水燕談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頁?!端问贰肪硪弧短姹炯o》:“世宗即位,復典禁兵。北漢來寇,世宗率師御之,戰(zhàn)于高平。將合,指揮樊愛能等先遁,軍危,太祖麾同列馳馬沖其鋒,漢兵大潰。乘勝攻河東城,焚其門,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還,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⑥[元]脫脫等撰:《宋史》第1冊,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頁。周世宗于954年即位,知詩作于此年。
15.《全宋詩》卷二十一王處厚《游古陌吟》曰:“誰言今古事難窮,大抵榮枯總是空。算得生前隨夢蝶,爭如云外指冥鴻。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臉上紅。惆悵荒原懶回首,暮林蕭索起悲風?!雹弑本┐髮W古文獻研究所:《全宋詩》第1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95頁?!对娫捒傹敗非凹砣抖次⒅尽吩疲骸巴跆幒褡衷?,益州華陽縣人。嘗遇一老僧論浮世苦空事。登第后出郭,徘徊古陌,軫懷長吟曰(詩略)。及暮還家,心疾而卒?!雹啵鬯危萑铋喚?,周本淳校點:《詩話總龜》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30頁。王處厚于五代后蜀廣政十九年(956)進士及第。釋贊寧《宋高僧傳》卷二十二:“有華陽進士王處厚者,乙卯歲于偽蜀落第,則周顯德二年也。入寺寫憂于松竹間,見緘。緘曰:‘得非王處厚乎?’處厚驚曰:‘未嘗相狎,何遽呼耶?’緘曰:‘偶知耳?!煺f本唐文宗大和初生,止今一百三十余載矣。處厚曰:‘某身跡奚若?’‘子將來之事極于明年。而今而后,事可知矣?!链涸嚵T,緘來處厚家,留一簡云:‘暫還弊廬,無復再面也?!笸律弥袉栔阉m矣。乃拆短封視之,但書四句云:‘周成同成,二王殊名。王居一焉,百日為程?!昂鯛コ?,驗之有八士也。二王,處厚與王慎言也,王居一焉。惡其百日為程,處厚唯狎同年,置酒高會,極遂性之歡。由是荒亂不起,是夜暴亡?!雹幔鬯危葙潓幾断橛狐c校:《宋高僧傳》,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566、567頁。知詩作于后蜀廣政十九年(956)。
據(jù)此可知,《全宋詩》所收以上詩歌從時間上看都創(chuàng)作于五代,將它們視為宋詩,似顯牽強。今后編纂斷代總集時,是否可以考慮將明知不是該朝的作品剔除出去呢?跨代作家可以進入新朝的總集,但是他們的作品需要區(qū)別對待,在能夠對作品明確編年斷代的情況下,應當將創(chuàng)作于舊朝的作品歸入舊朝總集,而將寫于新朝的作品歸入新朝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