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關小學 毛 慧
如今,網絡教學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助推之下普及率越來越高。尤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的高效融合,可以顯著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本文以信息時代為背景,針對小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融合策略進行了專項研究,希望能為大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不僅衍生出網絡教學模式,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還匯集了大量與小學英語教學相關的電子圖片、動態(tài)視頻、音頻文件、教學案例等眾多優(yōu)質資源。如果小學英語教師能夠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高效融合與科學運用,必將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效、小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以及學習興趣、學習熱情的全面提升。
在小學英語網絡教學中,教師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高效融合與精心制作,生成一套緊貼教學需求、滿足小學生興趣喜好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展示,這是英語網絡教學資源融合的主要作用之一。另外,一套精品教學課件,可以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呈現出較高的課堂參與感與聽課專注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使教學質效獲得顯著提升。要想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海量網絡教學資源當中篩選出部分優(yōu)質資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小學生興趣喜好、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鎖定所需要的網絡資源。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了解本學期或者本學年教學需求,同時建立起較強的互聯網教學意識,只要在網絡上遇到優(yōu)勢教學資源,便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下載與存儲,在日積月累中建立起一個網絡教學資源庫,再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為制作多媒體課件提供資源儲備;其次,明確課件表現形式。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于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考慮以何種方式呈現出課件內容,從而最大限度發(fā)揮輔助教學作用。
例如,在講解“food”這一部分英語知識時,教師不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學生展示chicken、cake、hamburger、fries這些與食物相關的單詞,調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感。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段“熊出沒”動畫片,畫面內容是熊大和熊二去超市買食物。通過這種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進課堂教學質效的整體提升。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教學課件作為出發(fā)點,引導小學生開展角色扮演,運用單詞模擬在超市購物,進行對話練習。借助網絡資源的大力支持,既優(yōu)質高效地完成了課內教學任務,又使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得到鍛煉與提升。課件是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過程當中教學方法有效落實、教學目標有效達成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和客觀依托,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可以起到較大的幫助和影響。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要重視多媒體課件所帶來的影響和幫助,在多媒體課件當中引入更多的視頻資源、圖片資源和音頻資源,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小學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調動后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自然而然也會不斷提升和發(fā)展。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存在多種形式的網絡化工具,例如微信、QQ、電子白板,等等。小學要通過這些網絡工具的巧妙應用,提高優(yōu)質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率,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緊密互動性。比如教師可以將一些有趣的英語動畫短片、重要學習資料上傳到班組微信群中,讓家長陪同小學生一起觀看;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課件發(fā)送到班級QQ群中,以便于小學生利用居家時間開展自主復習,及時掃清學習障礙。以“fruit”這一部分英語知識為例,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喜歡講故事這一喜好,讓學生以聲情并茂的形式大聲朗讀“猴子下山”這則趣味小故事。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自己加入一些表情、動作,還可以與其他小伙伴一起進行互動,開展情境對話。家長使用智能手機將這一過程錄制下來,發(fā)送到班組微信群當中進行展示。教師除了針對學生朗讀過程中的語調、語速、單詞發(fā)音進行點評以外,還要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贊賞和褒獎,使小學生更加自信,享受到說英語、學英語的樂趣;此外,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開展思維導圖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小學生建立起英語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與邏輯性,幫助小學生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英語知識結構,從而實現英語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現階段的教育工作強調,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和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終身成長奠定好基礎和保障。在這樣的情況下,想從簡短的課堂教學著手,達成預期的目標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素養(yǎng)培育上所要花費的時間更多。所以,教師要借助網絡工具,為學生的課下學習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借鑒,指導學生開展學習,讓學生在課下學習的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更高、更好,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減負增效,讓學生用更短的時間達成更高的學習效益,既滿足了學習需求又還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在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和課本知識的講解。而是要通過網絡教學資源的融合,引進大量課外教學資源,營造出與課文內容相貼近的生活化情境或者對話情境。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對課內教學進行拓展與延伸,又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起英語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聯性,使其真正認識到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實用性與必要性,促進其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的整體提升。比如小學英語教師時常結合自身教學需求瀏 覽“story line Online”“starfall”“ABCYa”和“CoolMath”這些線上英語教學網站,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課外教學元素,并以適當的方式引用到本班教學活動中。
例如,在學習Hello、HiGoodbye、Bye-bye、My name is……等單詞或者短語時,可以結合線上教學引導學生編寫英語劇本,排練情景劇,繪制英文漫畫,使小學生獲得多樣化的學習體驗;此外,教師還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小學生推薦一些英語在線學習網站或者線上自學App,讓小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開展課外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課內教學的課外延伸,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生成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本身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是相對較強的,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可以立足于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長和拓寬,通過知識領域拓寬來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通過教學內容的延伸反饋于學生課堂知識學習當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在打開學生視野的過程中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幫助,獲得更多的成長。
小學英語教學中引進網絡教學資源,要求教師把控好課堂教學與網絡教育資源之間的比例關系,充分發(fā)揮出網絡教學資源的輔助作用。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大量引用網絡教學資源,嚴重擠占了課內教學時間。這一做法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性,營造出寬松的課堂氛圍,但也造成小學生注意力過于分散、對于課內知識理解記憶不夠深刻等一系列弊端問題。對此,需要小學英語教師把控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適時、適量、適度引進網絡教學資源。只要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生動趣味性的目的,便要適可而止,及時帶領學生回歸到課內教學當中,使課堂教學時間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在小學英語教師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要注意對網絡上存儲的視頻、圖片、PPT課件等各類網絡教學資源的搜集,直接將其下載下來,還要定期針對搜集到的網絡教育資源進行篩選與分類,為后續(xù)使用做好相應的準備。在課前準備階段,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需求以及小學生的興趣喜好挑選出適合的網絡教育資源,將其以微課、短視頻、圖文并茂、PPT等形式合理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這一系列工作的開展,需要小學英語教師針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系統(tǒng)化學習與研究,全面掌握其理論基礎、應用原理、使用技巧和相關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專業(yè)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真正發(fā)揮出網絡教育資源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效、活躍課堂氛圍等方面的實用價值。另外,小學英語教師還要主動學習微課視頻、PPT課件的制作方法和應用技巧,通過極具吸引力的教學課件,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在日常工作中,小學英語教師要主動與其他教師進行經驗交流,不斷加深自己對網絡教學的理解與認知,學習和借鑒對方的成功經驗,時常開展自我總結與教學反思。久而久之,便會逐漸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網絡教學模式,使小學英語課堂呈現出新鮮活力與無窮魅力。
在互聯網上,存在大量與小學英語教育相關的教學資源。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資源都是優(yōu)質的,或者適合用于本班教學的。對此,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引進網絡教育資源時,把握好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了解學生。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旺盛、想象力豐富、喜歡卡通造型、動畫片、鮮艷色彩、聽故事和做游戲等年齡特點,而且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較差等共性。這就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基于對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喜好的了解,篩選出適合的網絡教育資源,并結合教學需求給學生播放一些動畫片、展示一些卡通圖片,再順勢導入教學內容或者提出一些問題,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感;其次,尊重學生。小學英語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篩選網絡教育資源時,要從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愿的角度出發(fā),剔除掉生硬、刻板的劣質資源,保留并且不斷豐富優(yōu)質資源,使網絡教學煥發(fā)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例如,在學習“find and say”這一課時,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帶有“Where is it?It’s in/on...”句式的動畫短片。然后,再讓學生找一找、說一說自己看到了哪些物體。還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強化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對此,需要小學英語教師注重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賦予課堂教學較強的靈活多樣性。只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各種深受小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才能最大限度吸引小學生的聽課注意力,收獲更加理想的教學成果。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上,由于教師經驗不足,或者對網絡化教育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往往使用大量網絡教學資源取代了課本知識,甚至使網絡化教學取代了常規(guī)教學,導致最終的教學成效偏離了教學初衷,反而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更不利于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聽課習慣的養(yǎng)成。
針對這一問題,小學英語教師要加深對網絡教學的理解與認知,明確網絡教育資源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的輔助作用。在此基礎上,把握好引進網絡教育資源的時機,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教學資源,控制好網絡教學時長,本著“適時、適量、適度”的原則,努力協調好網絡教學與常規(guī)教學的比例關系,由此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比如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或者較為抽象難懂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網絡上的動畫視頻。通過這種方式,既降低了教學難度,為后續(xù)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又可以激發(fā)起小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質效獲得顯著提升;或者當大部分學生在聽課過程中,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下降、左顧右盼等傾向時,教師可以給大家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動畫片,講解一段與課文情節(jié)相關的小故事,使小學生的注意力再次回歸到課堂上。此后,再進行課本知識的講解,就可收到理想的教學成效。還可以借助網絡教育資源提出一些問題,引發(fā)小學生的思考,再順勢導入課本知識,這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傊處熢诶镁W絡教育資源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做到突出重點,針對性強,只要達到降低教學難度、啟發(fā)學生思維、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即可。
在小學生英語教學中引進網絡教學資源具有較強的必要性與實效性。但是需要小學英語教師針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全方位的融合,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優(yōu)質教學資源,將其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本著適時、適量、適度的原則,將其合理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構建起先進科學的課堂教學新模式,促進小學生英語知識水平、學習興趣以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