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華潤實驗小學 張萌萌
核心素養(yǎng)作為現代教育關注的熱點,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既要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習能力,樹立學習態(tài)度,又要著眼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逐步引領學生建立必要的道德品質和學習素質。所以,強調基礎知識多元化的傳授方式,以及圍繞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才能真正發(fā)揮出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功能。
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主要側重于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自身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共同提高所形成的一種素養(yǎng),也是學生學習發(fā)展與未來成長素應當具備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下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對學生學習成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將發(fā)揮出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功能。從基礎知識鞏固與學習方法掌握為起點,促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和勇于擔當的思想品德,才能實現學生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教學模式中,針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情感道德價值觀的表現,全方位地對學生展開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促進學生發(fā)展及其綜合能力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目標的明確以及教學方式的多元化體現,可以根據道德與法治教育發(fā)展的主體需要,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所以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體現,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就必須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宗旨,挖掘教材內的知識內容進行恰當的豐富,以此實現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此外,針對抽象性的知識要點以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進行分析,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思維方式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這不但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理性的邏輯思維。
課堂環(huán)境愉悅性是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條件,也是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構建的重要依據,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下消除學習的壓力,以此通過緩解學習負擔,在思考過程中敞開心靈。在學生積極表達自身的觀點與想法時,教師應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與幫助,這樣既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成就感,也能使學生在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以及得到被尊重與認可的感覺后,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學習并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觀。
提高教學實效性,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構建的一種體現方式,也是發(fā)揮其教育價值的最終成效。所以提高教學實效性,應當從教學模式優(yōu)化和教學方式完善為突破口,徹底將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向主動學習,有助于學生在逐漸養(yǎng)成獨立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學習習慣時,進一步提升主觀能動性,確保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共同提高,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與方法,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結合生活實際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內容后,認識到所學的知識注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所以,結合生活實際的課堂教學,就應當圍繞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生活案例,帶領學生深入探索生活中存在的案例,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因此,通過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以學生為中心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以達到學生道德與法治生活化的教育目標,促使學生在看待生活與體悟生活的過程中,大幅度增強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性。由此可見,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能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成長。
確定學科教學主題是拓展教學覆蓋面的重要依據,也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開展的前提條件。為此,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理論知識教學,應側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以及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真正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中心,給小學生適當的指導與教育,以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所以,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出道德與法治知識掌握的必要性,并且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到課程內容及其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的應用價值,進而有效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四制小學道德與法治《健康游戲我常玩》時,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區(qū)分健康游戲和不健康游戲,讓學生對益智游戲和體育活動形成更強烈的興趣,以此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應確定學科教學主題,并運用以學生為本的課程理念,通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明確課堂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工作。比如,以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手機游戲弊端分析作為教學主題,讓學生通過自由發(fā)言與相互討論的方式對游戲優(yōu)劣進行辨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討論小組,讓其針對手機游戲弊端與戶外游戲的好處提出相關的觀點。這種學科教學主題的確定,明確了學生學習的主導方向,也將讓學生在教師有效的教學指導下積極地加入更多的益智游戲和體育活動中,最終形成積極向上的思維意識和道德品質。
設計情境教育課堂時,要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的例子合理地融入課堂中,以增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意識。所以,在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思想下,教師設計情境教育課程的主要原則,就必須圍繞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訓練學生獨立思考為核心,使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中,既能全面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也能提高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效性。所以,通過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的教育課堂,以及教師針對教育課堂內容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教育情境,讓學生站在生活化的學習角度理解具有較強概念性的知識,將會進一步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的效率。例如,部編版五四制小學道德與法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來維護,以及在形成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和公共精神后,真正明確共同生活的有序發(fā)展規(guī)律;既要讓學生參與到公共生活建設中去,又要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現狀,并且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以真正提升學生公共精神和思維品質。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共同生活和學習的課堂作為教學的起點,圍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當遵守的相關紀律進行教學,如回答問題時舉手示意、自習課中保持安靜、不打擾其他學生等。通過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活中公共秩序與自身的關聯(lián)性,以及明確良好的公共秩序建立,是公共生活穩(wěn)定和進步的基礎,以此體現出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重要作用。此外,還可以創(chuàng)設公共場所的課堂教學情景,促使學生明確公共場所應當遵守的公共秩序,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與理解。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構建中,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是構建效果理想的直觀體現,也是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所以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積極營造符合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身心健康成長的氛圍,不但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業(yè)負擔,還將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學生核心素質全面發(fā)展。側重于教師自身的教育引導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掌握學生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以及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結合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都將為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構建效率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四制小學道德與法治《低碳生活每一天》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氣候變化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和傷害,教師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以及相互探討的方式找出地球變暖的真正原因,幫助學生了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真正懂得環(huán)境保護的方式。所以,在課堂教學準備階段,以問題導入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思考,讓學生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以及分享與查閱有關資源的學習感受等,可以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認知。比如,學生在教材內容中了解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影響之外,還可以在收集相關的學習材料時,進一步深入探究全球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具體原因,以此在提升學習視野時,明確認識到減少碳排放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在低碳生活中所做出的貢獻。將保護地球環(huán)境,開啟綠色低碳生活為主題,既實現了知識內容的良好輸出,也延展了課堂教學的途徑,落實了學生主體意識激活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自主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性。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案例教育方式是對課堂知識講授的最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內容的重要保證。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掌握到的知識點內容引入相應的例子,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有理有據的案例教學導入方式,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識和把握,進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側重增加案例教學的引導方式,既能避免單一教學內容所呈現出的枯燥乏味,也能結合相關的案例進行引導教育,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與法治觀念。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四制小學道德與法治《知法守法,依法維權》時,為了使學生真正掌握公民所擁有的各種權益,并且熟悉保障公民權利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教師采取案例教學的方式,比如,結合社會熱點話題中的校園欺凌具體案例的呈現,主要是通過具體案例導入課題教學研究中,讓學生明確認識到法律維護權利的重要作用,通過辨析和討論對知法守法形成整體的認知,并對校園欺凌的行為勇敢地說“不”。以生活實際的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有助于引導學生在懂得權利受到侵害時,如何通過相關的法律維護自身的權利,并且在尋求自我保護的同時如何選擇合法、智慧、有效的維權方式。
總之,核心素養(yǎng)下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新課堂,應當從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的角度出發(fā),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才能實現教師大膽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所以將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完善,能幫助學生夯實課堂所學到的基礎知識,進一步推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穩(wěn)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