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園
摘要:乳腺癌是一種乳腺科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易感人群主要為中年婦女,在乳腺癌的治療過程中,常采用放療、化療、外科手術治療等方式。其中,外科手術治療因為治療效果顯著、復發(fā)率低,被用作臨床上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但是,外科手術治療也有其弊端,其中幾乎所有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幾乎都會出現(xiàn)的一種副作用就是心理問題。部分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后的乳腺癌患者在面對自己身體部分缺失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焦慮、自卑、恐懼、悲觀等負面情緒,對治療結果和術后恢復都產生了消極影響。目前,人們的物質生活基本得到滿足,精神需求也應當?shù)玫街匾暎虼?,在對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病人的生理情況,也要維護患者心理健康。為此,本文就常見的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情況及護理方式進行簡要綜述,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乳腺癌;乳房缺失;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737.9?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3--01
乳腺癌是一種并不罕見的惡性腫瘤,多發(fā)于中年婦女,在全國范圍內發(fā)病率已經提升至10%-15%,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已經成為一種最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的癌癥,近些年發(fā)病年齡已經降低到40歲左右。臨床上,乳腺癌在治療的過程中常選用手術切除治療的方式,但無論是傳統(tǒng)的根治術還是改良后的根治術,都會給患者帶來外表上永久性的損傷,隨之引起患者焦慮、抑郁的情緒,患者不僅要承受病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脅,還要面對身體殘缺的心理壓力,從而更是一種弱勢群體,更加需要醫(yī)護人員的理解和幫助。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更需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從而從內因上減少患者的負面情緒,改變患者的心理因素和行為,從而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就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情況及護理情況進行討論,對臨床護理工作的進展提供理論基礎。
1 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情況
人的生活情況及接受教育情況存在差異,因此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情況也隨之存在顯著差異,一般情況下,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與患者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數(shù)量和嚴重性成反比。其中,常見的心理問題有焦慮、抑郁、恐慌、悲觀等。
1.1焦慮、抑郁情緒
乳腺癌患者在進行乳房切除手術之后常會產生焦慮情緒,其原因在于乳房缺失導致第二性征紊亂,胸部不對稱導致脊柱側彎,并進一步導致患者產生心理壓力,感到自卑,進而不愿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而進入惡性循環(huán),焦慮、抑郁情緒日益加重。
1.2恐懼情緒
乳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因此很多患者最為擔心的是術后復發(fā),對死亡具有恐懼情緒,因此,恐懼情緒也會對患者產生很大的影響,帶來不良影響。
1.3悲觀情緒
乳腺癌患者另一種常見的情緒是悲觀情緒。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對乳腺癌的了解不夠,對癌癥的認識還停留在若干年前絕癥的認知,為此對死亡的恐懼會導致患者對預后產生悲觀情緒,盡管進行治療,依舊對此感到悲觀絕望;與此同時,乳腺癌本身的特點就是病情容易反復,給患者帶來身體痛苦的同時又導致患者更加憂心忡忡,悲觀情緒進一步發(fā)展;在病情惡化時,患者甚至會對治療產生抗拒心理,對生活失去信心。
2 心理護理措施
相關研究顯示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措施,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因此,對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臨床上,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2.1 傳遞疾病信息
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因為乳房缺失,生理上出現(xiàn)很大的損傷,心理上也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包括對自身的錯誤認知和對疾病的不恰當認知等。為此,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信息傳遞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不恰當?shù)恼J知,使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更加配合治療。
2.2 保持有效溝通
溝通在與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交流中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醫(yī)患交流還是醫(yī)生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亦或是患者與家屬交流,患者家屬的表現(xiàn)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情況有著影響。作為醫(yī)護人員,應當與患者進行合理交流,告訴患者正視病情,告知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鼓勵和支持,給患者帶來幫助。
2.3 知識宣講
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包括其起因及危害等,對患者進行基本的防癌抗癌知識宣講,給患者科普相關知識,拓寬患者的知識面,減少患者的恐慌緊張心理。
3 總結
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由于疾病困擾及身體殘缺,在心理上常出現(xiàn)焦慮、恐慌、悲觀等消極心理情緒,因此,就需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思紅.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對病人身心的影響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4,12(4):351-352.
[2]張莉,朱大江,阮紅衛(wèi),等.配戴義乳對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影響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療,2009,27(12):127-128.
[3]李麗莉,劉葉,徐蕾.思維導圖式指導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植入上臂靜脈輸液港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50(2):180-183.
[4]龐夢婭,郭絲錦.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輸液港相關知識及維護依從性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1,45(1):168-169.
[5]陳晨,劉凌云,薄婧.基于中國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安全性管理專家共識的護理措施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4):580-582.
[6]李艷華,梁微,周珍珍.層級心理護理聯(lián)合人文關懷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6):69-72.
[7]羅詠梅,袁惠紅,葉燕雪,等.基于電話隨訪的延續(xù)性護理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7):78-80.
[8]歐陽軍力,劉東辰,張麗君.基于健康行為改變整合理論的延續(xù)護理在乳腺癌患者整形保乳術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1,30(8):163-166.
[9]徐唱,徐海萍,劉丹丹.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中醫(yī)”三位一體”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化療副作用的影響[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1,37(5):1096-1099.
223550118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