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
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太久沒在電影院,看這么難看的電影。
但說來也有趣,林德祿導演似乎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反貪風暴》系列里的品位很奇怪,所以電影里有兩處道具的使用,看罷讓人頗有會心一笑的默契:
第一處是謝天華扮演的大反派現身時,在豪華游輪上伴著艷女和美酒,結果吃的卻是杯面——似乎還不過癮,導演讓他把旁邊的紅酒倒進泡面里,然后大口地享用起來;
第二處是古天樂扮演的陸志廉,對鄭嘉穎扮演的下屬問話時,用電腦放了一段證明他包庇親弟弟的視頻——那臺是蘋果電腦,運行的卻是Window系統(tǒng)。
派頭很足,但品位很差。
不只《反貪風暴5》,林德祿導演的整個系列,都是這么個調性。
比如第一部里,陳靜扮演的抗癌少女,在王敏德的辦公室里發(fā)現他招嫖,盡管證據確鑿,可王敏德還是靠隨便一個謊言,就把陳靜打發(fā)走了,結果她馬上返回、推門而入、撞破丑事……
拜托王敏德,下次做壞事,先學會關門。
比如第二部里,陳靜的問題少女劉愛碧,警察滿城搜捕都抓不住蛛絲馬跡的職業(yè)殺手,她只要出現在鏡頭里就能跟他打照面,甚至一邊跟他玩起曖昧情愫,一邊還能通知做警察的哥哥來抓他……
比如第三部里,專門負責反貪工作的陸志廉,賬戶里突然出現來路不明的1200萬,相關部門就以此為名調查他——他是個專門搞反貪工作的人,怎么能蠢到犯這么低級的錯誤?
還有第四部里,還是陸志廉,為調查監(jiān)獄系統(tǒng)的腐敗,主動酒駕、主動坐牢——陸志廉,廉政公署調查主任,ICAC中高級別的領導,這么重要的角色坐牢,沒有改名換姓、沒有新聞報道,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導演肯定覺得觀眾們讀書少,確實很好騙。
否則這個一直以來都沒有什么品位的電影系列,怎么能從第一部開始爛,一口氣爛了五部,到第五部最終章甚至顯出“我不是最爛,誰敢做最爛”的一腔孤勇來。
比如黃宗澤扮演的那個弟弟,是如何在眾目睽睽下被綁住嘴巴套上炸彈通過層層安檢放到香港文化中心觀眾群中的?
還有,那么多面似瘋魔癡呆的女性人體炸彈,又是如何越過層層安保最后進入到大廈頂樓的?
另外,為了包庇弟弟逃跑,鄭嘉穎搞得神神秘秘,自以為天衣無縫,結果古天樂只是調取了一輛車上的行車記錄儀,就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以及,電影結尾是不是完全沒預算了,居然跑到一間影廳搞槍戰(zhàn)爆破,結果拿著沖鋒槍、扔著手榴彈的反派們,居然輸給了子彈幾乎打光的ICAC?
很多人會用“爽不就夠了”來為這樣的電影開脫,還會攻擊給出這種差評的言論是吹毛求疵,甚至以“你那么能,你咋不拍電影”來求圍剿。
但事實是,即便我不是冰箱,也犯不著要成為冰箱,才有資格去評判一個冰箱的制冷效果是不是有問題。
回到評論電影也一樣:不懂行的導演,是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懂行的導演,是要給大家講一個人的命運;真正的高手導演,是要在電影里傳遞一種情緒、氛圍和狀態(tài)。
反看《反貪風暴》系列和林德祿導演,盡管在電影語言上問題不大,比如什么時候用手提、什么時候用固定、什么時候推拉、什么時候用全景,安排得明明白白,能在最基本的視聽效果上滿足觀眾走進電影院的需求。
但視聽語言的基本功過關,并不代表它能憑一己之力挽回《反貪風暴5》及整個系列在故事及人物訴求上的全面崩潰。
用“不懂行的導演,是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懂行的導演,是要給大家講一個人的命運;真正的高手導演,是要在電影里傳遞一種情緒、氛圍和狀態(tài)”為標準的話,林德祿和他的整個“反貪系列”,壓根就不在電影的范疇里。
3694500218566